资源简介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课本P9-P13)(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发生的置换反应3、理解置换反应,并能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比较【学习重点】1、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剧烈程度,推测金属的活动性强弱2、根据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推测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教具准备】鎂条铝片、铜片、被氧化了的鎂条、铝片、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砂纸稀盐酸、稀硫酸、铝丝、铜丝、锌粒、铁片、试管【教学过程】自学指导1:阅读课本P9第1-3自然段内容,2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为什么不适宜用钢刷或沙子来洗刷铝制品?2.你能写出哪几种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它们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怎样?3.“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什么?4.镁、铝、铁、铜、金的活动性怎样?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在常温下,镁和铝可以和氧气反应2Mg+O2==2MgO4Al+3O2==2Al2O32.在高温时,铁和铜也可以和氧气反应3Fe+2O2==Fe3O42Cu+O2==2CuO3.金在高温时不能与氧气反应小结金属活动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学指导2:阅读课本P9-10内容,2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1.所有的金属都可以与酸反应吗?2.它们和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一样吗?3.根据上面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情况,说明了什么?镁、锌、铁、铜的活动性怎样?二.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反应金属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镁产生气泡快,放出热量,形成无色溶液锌产生气泡较快,放出热量,形成无色溶液铁产生气泡慢,形成浅绿色的溶液铜无明显变化小结金属活动性: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用上述金属哪一种?为什么?自学指导3:阅读课本P11内容,2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置换反应?2.比较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三.置换反应:1.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2.A+BC=AC+B3.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比较: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反应物生成物例子当堂训练:1、在下列叙述中,属于铁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铁容易传热导电B.铁在氧气中能燃烧C.纯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D.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2、小兰家收藏一件清末的铝制佛像,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该佛像未锈蚀的主要原因是()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铝不易被氧化C.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化学反应D.铝易被氧化,但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3、“真金不怕火炼”是说明了()A、真金在高温下不融化B、真金不用火炼C、真金遇火不变色D、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高温下不与氧气反应4、将生铁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的物质主要是()A、盐酸B、铁C、碳D、氯化亚铁5、某金属放在稀硫酸中,不产生气泡,该金属可能是()A、CuB、ZnC、AlD、Mg6、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CO+CuO==Cu+CO2BCH4+2O2==CO2+2H2OCFe+CuSO4==Cu+FeSO4DC+O2==CO27、下列盐可由金属和酸发生置换反应而制取的是()A、CuCl2B、Fe2(SO4)3C、FeCl3D、Al2(SO4)38.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铁和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镁和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锌和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铝和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鉴别下列物质的方法(写一种即可)(1)铁和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金和黄铜(铜锌合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反思: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课本P-P)(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金属和金属化合物(盐)的溶液反应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学习重点】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教学过程】温顾知新:将铁钉放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有什么现象发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学指导1:阅读课本P11-P12金有关“实验探究”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铝丝用砂纸打磨的目的是什么?2.铝与硫酸铜溶液、铜与硝酸银溶液、铜与硫酸铝溶液发生反应吗?如能,产生什么现象?3.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可以获得什么信息?一.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实验实验现象反应方程式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上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上有银白色物质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没有明显变化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钾、钙、钠除外)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3、在金属活动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钾、钙、钠除外)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当堂训练: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能发生反应的是()A.Ag和H2SO4溶液B.Fe和CuSO4溶液C.Cu和AgClD.Zn和NaCl溶液2.将X、Y、Z三种金属分别浸入稀硫酸中,Z溶解,X、Y不溶解;将X浸入Y的化合物溶液中,在X的表面析出Y。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Z>Y>XB.Y>Z>XC.Z>X>YD.Y>X>Z3.在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A.ZnB.CuC.Cu和ZnD.Mg和Cu4.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1)填表: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①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充分作用无明显现象③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充分作用。结论:金属活动性Al>Fe>Cu(2)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Fe>H>Cu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是_;堂堂清:1、下列各组物质能否发生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①铝与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②锌与硝酸银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铜与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④铜与硝酸汞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⑤铝与硝酸银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测定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四种方案中不可行的是()AFe、Ag、CuSO4溶液BFe、Cu、AgNO3溶液CCu、Ag、Fe(NO3)2溶液DCu、Fe(NO3)2溶液、AgNO3溶液3.根据下列反应:X+ZSO4==Z+XSO4Z+Y(NO3)2==Y+Z(NO3)2,判断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