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电流的强弱—新授课★整体设计说明★本课由两个实际工作的用电器引入课题,让学生意识到不同的用电器在工作时,流经它们的电流的强弱是不同的,并让学生了解电流强弱的表示方法,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方法。★教材分析★本课安排在《电流和电路》中第4节内容。学习本节内容前,学生已了解电流的形成和电路的基本连接方法——串联和并联,这些知识为学习本节内容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同时,学生学会了正确使用电流表,将为后面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打下坚实基础。★教法建议★本课有四部分内容:电流强弱的表示方法,在电路中连接电流表,电流表的读数,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流表的使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鉴于电流表的特殊性,为安全起见,在探究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时,教师切不可将电流表随意拿给学生,让其连接。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观察电流表,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发现并解决电流表使用时的一些关键问题,并通过课件将其一一展示。在学生清楚地了解了电流表的使用和读数方法后,再放手让他大胆实践——利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学情分析★初中学生的动手欲望都很强烈,有时却会显得盲目,特别是在电流表的使用上,稍有不当,可能就会造成损坏电流表或电源等后果。教师要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动手操作上吸引到理性分析和认知上面,在学生学习并了解相关内容后,再放手让其实践。本节课能否顺利进行,并达成预定目标,教师对课堂的设计尤为重要。★学法引导★让学生阅读电流表的说明书,从中获取重要信息,了解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再放手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认真观察,然后小组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归纳总结。这样来学习,符合初中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既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自然也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流的强弱是用电器工作时的一项重要指标。(2)了解电流的各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关系。(3)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2.过程和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和对比等方法,学习电流表的使用方法。(2)能根据要求,用电流表测出电路中的电流大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设备使用时的重要信息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难点:电流表的使用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约2分钟)教师课前先连接好两个电路(选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如图1所示。上课时,教师闭合开关,两盏灯都亮,但亮暗程度不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教师:(闭合开关)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灯亮了,但是两盏灯的亮度不同。教师:灯亮说明此时电路中有电流流过,但为什么两盏灯的亮度会不同呢?学生:因为流过的电流强弱不同。教师:对。当电流强弱不同时,用电器所处的工作状态也不相同,所以电流的强弱是用电器工作时的一项重要参数。【设计意图】课始,通过展现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二、新课讲解1.电流强弱的表示方法(约5分钟)教师:电流就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I表示。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本,你知道电流的单位有哪些吗?学生:安培(A)、毫安(mA)、微安(μA)。教师:你了解这些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吗?学生:1mA=10-3A1μA=10-6A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的表格,了解一些用电器工作时流过它们的电流。2.电流表的使用方法(约15分钟)教师:电路中的电流可用电流表来测量。如图2所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电流表的外观,你发现了什么特点呢?学生: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教师:对,以前我们所用的电器元件,如开关、灯泡等都只有两个接线柱。电流表的三个接线柱完全相同吗?学生:不同,两个接线柱是红色的,还有一个接线柱是黑色的。学生:黑色的接线柱上标了“-”,红色的接线柱旁边分别标有“0.6”和“3”。教师:很好,同学们知道这些标识代表什么含义吗?请同学们再观察电流表的表盘刻度,你有什么发现呢?学生:电流表的刻度盘上标有两组数值,一组是“0~1~2~3”,另一组是“0~0.2~0.4~0.6”。教师:对,说明电流表有大小不同的两个量程,分别是什么呢?学生:大量程:0~3A,小量程:0~0.6A。教师:你们怎么知道单位是“A”呢?学生:在表盘上有大写字母“A”。教师:对。现在你知道这两个黑色的接线柱的含义了吧?学生:是的,它们分别代表这两个不同的量程。教师:这两个量程所对应的分度值是多少呢?学生:0~3A的量程所对的分度值是0.1A,0~0.6A的量程所对的分度值是0.02A。【设计意图】观察比较是我们生活中认识未知事物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方法,这部分的设计就是通过直接观察来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渗透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教师:非常好。现在请同学们阅读电流表的说明书,了解它的使用方法。教师:通过阅读说明书,你获取了哪些关键信息呢?学生:电流表要与被测用电器串联连接。教师:对。如果电流表与用电器并联,则电流将不会再流过用电器,直接从电流表流过。此时,可能会烧坏电流表或电源,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同学们在连接电路时,一定要注意电流表的连接方法。教师:关于电流表的使用,还有哪些关键信息呢?学生:电流要从“+”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教师:如果接反了会有什么后果呢?学生:电流表的指针会反向偏转。教师:对,这时不仅不能读数,还可能会损坏电流表。所以同学们在连接电路时一定要注意检查电流表,不能将“+”、“-”接线柱接反了。教师:电流表有两个量程,在连接电路时,应如何选择呢?学生:如果被测电流没有超过0.6A,就选择“0~0.6A”的量程,如果被测电流超过0.6A,就选择“0~3A”的量程。教师:在实际测量中,我们通常并不知道电路中的电流多大啊,那应该怎么做呢?介绍“试触法”的使用。教师:如果被测电流超过了电流表的量程,那会有什么后果呢?学生:指针会向右偏转到没有刻度的地方。教师:是的。这时不仅无法读数,而且可能烧坏电流表。所以同学们在使用电流表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量程。当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时,可能会产生这么严重的后果,那为什么不干脆都选大量程呢?这样不是更保险吗?学生:小量程读数更加精确。教师:对。在被测电流没有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时,应选择小量程。【设计意图】在生活中我们使用一个新的设备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阅读说明书,这部分设计就是要培养学生阅读说明书的习惯,及从说明书中获取重要信息的能力。渗透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3.电流表的读数(约5分钟)教师:使用电流表测出电路中的电流,还需要将所测电流值记录下来。电流表要如何读数呢?学生:先要确认所选量程及分度值,再进行读数。教师:非常好。4.探究活动:用电流表测量简单电路中的电流(约10分钟)如图3所示,让学生用电流表任意测量电路中某处的电流。【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并熟悉电流表的使用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三、课堂小结(约2分钟)让学生归纳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四、达标测试(约5分钟)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单独完成学案相关练习,并进行讲解。五、布置作业(约1分钟)★板书设计★一、电流(I):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二、单位:A、mA、μA1mA=10-3A1μA=10-6A三、测量:电流表1.符号:A2.量程和分度值:0~0.6A(0.02A)和0~3A(0.1A)3.使用:(1)串联;(2)“+”进“-”出;(3)选择合适的量程(试触法);★教学反思★本节课用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思考,引入课题。然后通过观察比较和阅读说明书的方法,逐步介绍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最后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顺利结束本节内容。图1图2图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