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功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2、理解计算功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斜面知道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2、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对物体做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加强了学生动手与探究问题的能力。2、培养了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国际单位及物理意义2、会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二)教学难点1、利用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正确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三、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请说出下列词语中“功”的含义功劳立功——贡献大功告成事半功倍——成效新课讲解:1、什么是功什么是力学中的“功”呢?下列图中力的作用取得了效果,那几个图中力的作用没有取得效果?(学生分析)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出了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A、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B、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同时通过的距离(s)注意:要判断某个力是否做功必须两个必要条件同时满足,缺一不可。学生判断训练3、做功功的公式:W=FSwww.renjiaoshe.com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功的国际单位:焦耳,简称焦,用符号J表示。1J的功有多大?(1)1N的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m的距离,力所做的功为1J。(2)从地上捡起一个鸡蛋并缓缓举过头顶,对鸡蛋所做的功大约是1J。(3)缓慢地将两个鸡蛋托起1m的高度,所做的功大约为1J例题1:质量为50Kg雪橇上装载了350Kg的货物,一匹马拉着它匀速运到3000m外的货场。如果雪橇行进中受到的摩擦力是800N,求马运货时做的功。练习:1.某同学一次将5块砖从地面举高到0.8m高的汽车上,如果每块砖重20N,他一次做的功是多少?2.重50牛的物体,在20牛顿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前进了0.5m,试问拉力、重力各做了多少功?思考:使用杠杆、滑轮这些简单机械能够省力,是否在省力的同时也能省功?〖活动〗探究斜面〖提醒〗实验中应匀速拉动小车,且应使拉力的方向与斜面平行。〖方案〗实验中,我们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小车及砝码的重力、匀速拉动小车时的拉力、斜面的长度、斜面的高度。测量次数F/Ns/mG/Nh/mFs/(N·m)Gh/(N·m)①②③〖讨论〗分析、比较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总结〗一、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二、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六、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