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素材-教学计划 教学进度安排 闽教版(2020年修订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素材-教学计划 教学进度安排 闽教版(2020年修订版)

资源简介

闽教版(2020年修订版)信息技术
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福建省义务教育教科书(2020年修订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教材供五年级学生使用,我校五年级共有X个班。学生经过三四年级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具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非常喜欢计算机,但是如果过于热情探索,会使没有组织的课堂乱套,所以应该还要加强学生的课堂教学管理,根据他们好动不喜欢受约束的特点,多安排实践性的学习任务,保证学生的自主探索时间。五年级学生要给他们规范的学习方式,用构建主义原理帮助他们建立关于计算机的系统知识,提倡他们运用信息技术于其他学科学习中,均衡的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二、教材分析
(一)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强调,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
教材内容包含信息交流与安全和演示文稿展示成果两个知识模块,共9课和3个综合活动。信息交流与安全模块由3课和1个综合活动组成,演示文稿展示成果由6课和2个综合活动组成。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两个单元模块。
第一模块:信息交流与安全,本知识模块选取了电子邮件、QQ、网络学习空间三种不同的交流工具或平台,旨在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三种网络交流方式的特点,在体验中学会根据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使用。同时,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网络文明交流习惯,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信息安全意识。能在学习体验中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一些基本特征,以及计算机病毒给人们的生活、工作等方面带来的危害,学会使用杀毒软件防范计算机病毒。
第二模块:演示文稿展成果,本知识模块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清新福建·美丽八闽》,从演示文稿内容结构的搭建开始,按照演示文稿的基本制作流程,逐课深入,依次加入图片的选择,图片的缩放与剪裁,文本字体的属性设置,形状的编辑与使用,动画与切换效果的运用,导航的制作,作品的集成与评价等方面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整个模块的学习体验中了解设计制作演示文稿的基本流程,掌握一定的多媒体作品设计理念和操作技巧,增强信息表达的能力,提升信息素养。
三、教学目标
知识模块 教学目标
信息交流与安全 了解电子邮件的应用及垃圾邮件的危害。
会申请电子邮件,能使用电子邮件收发和管理电子邮件。
会申请QQ账号,会添加QQ好友,能使用QQ进行文明交流和文件的传送与接收。
了解博客的含义,能运用网络学习空间发表日志,会通过评论和留言的方式与他人交流。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其基本特征,学会使用杀毒软件查杀和预防病毒的基本方法。
培养规范、文明的网络交流习惯,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演示文稿展成果 掌握演示文稿的结构组成。
能创建、预览、保存演示文稿。
会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幻灯片,会复制、删除、移动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
了解图片在演示文稿中的作用,会根据展示主题合理选择使用图片。
掌握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图片、缩放图片、裁剪图片的基本操作。
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和艺术字的基本操作,了解根据演示内容合理选择字体和设置字体属性的重要性。
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和编辑形状的基本方法,了解形状在突出重点信息和规整页面空间中所起的作用及相关操作。
会给演示文稿中的对象添加简单的动画,会调整动画的播放顺序,了解动画效果选项设置的基本操作。
会为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添加、更改或删除切换效果。
会在幻灯片中插入音频、视频,了解幻灯片中音视频播放控制的基本设置方法。
掌握创建超链接的基本方法,会使用超链接制作演示文稿的导航。
会演示和打印演示文稿,理解评价演示文稿作品的基本标准。
培养利用数字化工具完成作品设计与创作的能力,增强信息表达的能力,提升信息素养
四、教学措施
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本学期拟采取如下教学措施:
1、任务驱动思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的“任务”为主。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对主体性教学,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创造性能力具有积极性作用。
2、抓好课堂常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本学期,把“课堂表现”(上课纪律、举手发言等)作为评价之一,期末采用“自评、互评、他评、师评”
的方式进行考评。
3、课程整合思想。(1)与相邻学科的课程整合,特别是美术学科,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2)与德育整合,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爱护电脑设备。
4、趣味性思想。 (1)语言的趣味化(2)内容趣味化。
5、培养学生信息素养。(1)结合实例进行应用介绍(2)贯穿信息安全知识。
6、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设置了适合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任务,教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7、教学以活动为重心,通过活动,呈现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信息技术应用的全过程.同时,在教学范例的选择上,注意贴近生活,
渗透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过程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1 9.1-9.4 开学第一课 1
2 9.7-9.11 第1课 收发邮件提效率 1
3 9.14-9.18 第2课 即时通信重沟通 1
4 9.21-9.25 第3课 防范病毒保安全 1
5 9.28-9.30 综合活动1 善用空间写日志 1
6 10.5-10.9 国庆放假 1
7 10.12-10.16 综合活动1 善用空间写日志 1
8 10.19-10.23 第4课 确定主题搭结构 1
9 10.26-10.30 第5课 插入图片秀美景 1
10 11.02-11.06 第6课 修饰文本说成果 1
11 11.09-11.13 第7课 巧用形状突重点 1
12 11.16-11.20 第8课 增设动画添效果 1
13 11.23-11.27 第9课 添加影音显魅力 1
14 11.30-12.04 综合活动2 创设导航集作品 1
15 12.07-12.11 综合活动2 创设导航集作品 1
16 12.14-12.18 综合活动3 演示文稿展成果 1
17 12.21-12.25 综合活动3 演示文稿展成果 1
18 12.28-1.01 期末测试 1
五、教学进度安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