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相互作用—【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检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 相互作用—【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检测

资源简介

3.
相互作用
练习题
学习重点
重力与重力加速度,弹力与胡克定律,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
一、基础练习
力是物体间的_________;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力是由于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______成正比,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行星的______和_____有关.
影响物体重心位置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用_______找出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
弹性形变和非弹性性变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胡克定律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物体之间存在摩擦力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正压力为N,则二者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_,最大静摩擦力为_________。
设在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则该物体受到桌面的静摩擦力大小f的变化范围为_____________。
力的合成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则。
和水平方向成角的力F在竖直方向的分量大小为__________,水平方向的分量大小为________。
二、提高练习
(多选)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力的作用是使物体运动
力的大小相同,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只有接触的物体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地面向下
2.
(多选)关于重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大
B.
重力是由于万有引力产生的
C.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D.
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始终保持不变
E.
球状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球心处
3.
(多选)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簧的弹性系数和弹力F成正比
B.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C.
细绳中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绳所在的直线
D.
细杆中的弹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E.
弹簧的弹力和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4.
(多选)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B.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C.静摩擦力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动摩擦力
D.动摩擦因数与动摩擦力的大小无关
E.静摩擦力与正压力的大小无关
5.
(多选)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
A.合力可能大于分力,也可能小于分力
B.两分力的夹角增大,合力也增大
C.两分力的夹角增大,
合力减小
D.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到的力有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和合外力共四个力的作用。
E.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矢量运算的法则
6.
10
kg的方木块静止在倾角为30度的斜面上,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______;若木
块沿斜面上匀速下滑,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
7.
原长为5
cm的弹簧,在50N的力的拉伸下长度变为10
cm(未超出弹性限度),则弹簧
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_;
如果用40N的力拉弹簧,则弹簧的形变量为________。
8.
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3N和4N,当他们的方向相互垂直时,两力的合力大小为______;若两力的合力大小为7N,则两力的方向夹角为_____;若合力的大小为6N,则两力方向夹角的余弦为_________。
9.
如图所示,重6
N的木块静止在倾角的斜面上,若用平行于斜面大小等于4N的水平力推木块,木块仍保持静止,则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
1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一斜面体,物体静止于斜面上。现对物体施加大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推力F,直到物体即将上滑。此过程中斜面体保持静止,则(  )
A.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B.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逐渐增大
C.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逐渐增大D.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三、练习参考答案
一、随堂练习
1.
相互作用,大小、方向和作用点;2.
地球的吸引,质量,竖直向下,质量和半径;3.
形状和质量分布,悬挂法;4.
弹性形变可以完全恢复,而非弹性形变则不能;5.
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和形变量成正比,F
=
k
x;
6.
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互接触,存在垂直于接触面的力;7.
;8.
;9.
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
10.
.
二、提高练习
1.
ADF;
2.
ACD;
3.
BCD;
4.
BCDE;
5.
BCD;
6.
50N,
50N,.
7.
10
N/cm
或1000
N/m,
4
cm;
8.
5N,
0.46或11/24;9.
5N;10.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