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上册考点汇总 1.2地球的运动-人教版(word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理七年级上册考点汇总 1.2地球的运动-人教版(word版)

资源简介

初中地理 地球的运动
考点梳理:
地球的自转
含义 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
方向 自西向东 从赤道上空看是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

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
周期 一天(约为24小时)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昼夜更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
(2)时间差异:因为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所以人们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
地球的公转
含义 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一年(约为365天)
1. 特点:
(1)地球公转的轨道与地轴的夹角是66.5°。
(2)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如下图所示:
2.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1)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
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有规律地在23.5°N和23.5°S之间移动(如图),这两条特殊的纬线分别为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春分日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移至北回归线时为夏至日,然后太阳直射点又向南移,移至赤道时为秋分日,向南移至南回归线时为冬至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再一次向北移动,周而复始。
(2)季节变化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注: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如: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
(3)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节气 太阳光直射位置 日期 昼夜变化的情况
春分 赤道 3月20或21日 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 北回归线 6月21或22日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南半球相反)
秋分 赤道 9月22或23日 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 南回归线 12月22或23日 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夜现象(南半球相反)
(4)五带的划分
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一年之中,不同纬度的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有多有少,冷热就有差别。
a. 划分的依据: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五个温度带。
b. 五带的比较
温度带 范围 气候特点 阳光直射现象 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终年炎热 有 无
温带 北温带 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 四季变化明显 无 无
南温带 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 四季变化明显 无 无
寒带 北寒带 北极圈以北 终年寒冷 无 有
南寒带 南极圈以南 终年寒冷 无 有
(5)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a. 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也叫太阳高度。正午时分的太阳高度,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b. 变化规律:受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影响,某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冬季最小,夏季最大(北半球)。
典例剖析:
例题1 (济宁中考)下面是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四幅图,其中正确的是(  )
思路分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分析选项,A. 自东向西,故错误;B. 自西向东,故正确;C. 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故正确;D.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应是顺时针,故正确。
答案:BCD
例题2 (江油市模拟)关于地球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转、公转的方向都是自东向西
B. 每天见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现象,是地球公转产生的
C. 地球自转中心是太阳
D.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思路分析:A. 自转、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 每天见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现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 地球公转中心是太阳,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叙述正确,故符合题意。
答案:D
例题3 (东营中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 ,该点一年中有 次太阳直射现象;
(2)B点在A点的 方向;
(3)C点位于五带中的 带;此时该点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4)图为东营某学校的玲玲同学不同时间身影长短变化情况示意图。假如玲玲的身高不变,请比较判断:如果是在同一天,则更接近正午的是 图;如果是在不同季节的正午时刻,则更接近冬至日的是 图。
思路分析:(1)从图中看出,A点所在的经度为150°E,所在的纬度为0°,所以A点的经纬度是(150°E,0°),该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2)从图中看出,B点位于A点的东南方向。
(3)从图中看出,C点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北极圈以南,应位于北温带,从图中知道,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C点应昼长夜短。
(4)如果在同一天,正午的太阳高度角最大,影子应最短,从图中看出乙图影子短,应在正午;如果是在不同季节的正午时刻,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小,影子长,从图中看出甲图影子长,应更接近冬至日。
答案:(1)(150°E,0°);2 (2)东南 (3)北温;昼长夜短 (4)乙;甲
知识点睛:
习题指导
题号 考点 老师建议
1 地球的自转方向 选做(与例题1类似)
2 地球公转的特点 选做(常考点)
3 地球自转方向 必做(自主巩固)
4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必做(自主巩固)
5 地球的公转 必做(重要考点)
6 地球公转的意义 选做(能力锻炼)
7 地球的公转 选做(与例题3类似)
8 温度带的划分 必做(自主巩固)
9 地球的公转 必做(综合拓展)
10 地球的公转 选做(与例题3类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