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七年级上册考点汇总 4.1植物的蒸腾作用-京改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生物七年级上册考点汇总 4.1植物的蒸腾作用-京改版

资源简介

初中生物 植物的蒸腾作用
考点梳理:
植物的蒸腾作用
一、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
【目的要求】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了解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部位。
【材料用具】有分枝的植物,透明塑料袋,细线等。
【方法步骤】
1. 取一株生长健壮的绿色植物,选出三个枝叶相似的枝条,分别做一下处理:甲去掉全部的叶片,乙去掉部分叶片,丙不做任何处理。
2. 用三个不透气的塑料袋分别罩上选出的枝条,用细线将袋口扎紧。
3. 将植株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塑料袋内的现象。
【实验现象】甲塑料袋内水珠极少;乙塑料袋内有少量的水珠;丙塑料袋内有较多的水珠。
【实验结论】植物能够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是叶片。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1.概念:水分以气体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主要是在叶片进行的,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进行。
2.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和空气流动状况。
叶片的结构
一、叶片临时装片的制作
二、叶片的结构
名称 表皮 叶肉 叶脉
组成 上表皮和下表皮 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导管和筛管
结构特点 由一层无色透明、排列紧密的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以及一层角质层构成 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细胞排列整齐,细胞内含叶绿体多;海绵组织接近下表皮,细胞排列疏松,细胞内含叶绿体少 导管是死细胞,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筛管是活细胞,能运输有机物
作用 保护 营养 支持、输导
图示
三、气孔的开闭
植物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水分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反之,气孔就关闭。
气孔的开闭调节
蒸腾作用的过程及意义
一、蒸腾作用的过程
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部导管→茎部导管→叶脉中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
二、蒸腾作用的意义
1.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防止被太阳灼伤,因为水分的汽化可带走叶片的一部分热量。
2.可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叶片里的水分蒸腾以后,叶肉细胞相对缺水,就要吸收叶脉导管的水分,这样促使水分上升到叶片里,从而促进根吸水。
3.可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植物要吸收的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在水分上升的同时,无机盐也上升,随水分被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位。
典例剖析:
例题1 取甲、乙、丙、丁四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新鲜菠菜叶,做如下处理:
组别 甲 乙 丙 丁
涂凡士林的部位 不涂 上表皮 下表皮 上、下表皮
再将上述四组叶片置于通风处,则出现萎蔫现象的先后顺序是( )
A. 甲→乙→丙→丁 B. 甲→丙→乙→丁
C. 丁→乙→丙→甲 D. 丁→丙→乙→甲
思路分析:叶片上的气孔是植物体散失水分的窗口,叶片的下表皮的气孔数比上表皮多;则对甲、乙、丙、丁四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新鲜菠菜叶作表格中的处理后,在同样的时间内,甲叶片散失水分最多,乙叶片次之,丙叶片又次之,丁叶片因为上、下表皮的气孔都被凡士林密封了,基本不散失水;因此,四个叶片出现萎蔫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丁。
答案:A
例题2 一株玉米在生长旺盛时,一天要吸收几千克水,这些水绝大部分用于(  )
A. 蒸腾作用 B. 光合作用 C. 呼吸作用 D. 构成细胞
思路分析: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大约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约99%都被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一种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一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三是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四是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可见A合题意。
答案:A
例题3 在移栽植物时,将无色塑料制剂喷到植物的叶面上,结成一层二氧化碳、氧气可以通过,而水不能透过的薄膜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其原理是(   )
A.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   B.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C.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D.防止植物发生病虫害
思路分析:移栽植物时,根系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用科学家发明的这种无色的物质,将其喷到叶面上,结成一层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而水分不易通过的薄膜,这样就使得植物能照常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而水蒸气则不能蒸发出去,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答案:C
例题4 取四枝大小且叶片数大致相同的同种植物嫩枝,在光照条件下,依图所示的方法进行实验(凡士林具有密封作用)。实验开始时各装置的质量相同(都是80克),其后每隔4小时后重新测量各装置的质量,实验结果用下图曲线表示。曲线2表示的是装置(  )
思路分析:叶片的下表面涂上凡士林,下表皮气孔封闭,不能进行蒸腾作用,上表皮气孔未封闭仍能进行蒸腾作用,由于上表皮的气孔少,因此散失水分相对少一些,质量减轻得少,曲线2表示该装置。
答案:B
知识点睛:
习题指导
题号 考点 老师建议
1 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必做(知识迁移)
2 叶片结构 必做(知识迁移)
3 蒸腾作用的意义 选做(知识巩固)
4 蒸腾作用的意义 选做(知识扩展)
5 蒸腾作用的意义 选做(与例题3类似)
6 蒸腾现象 选做(考题新视角)
7 蒸腾现象 必做(知识扩展)
8 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必做(热点识图题)
9 综合 必做(涉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10 综合 必做(涉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