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人教部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人教部编版

资源简介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鉴赏要点
明背景——焦裕禄事迹。
明文体——人物通讯。
理思路——赏标题。
析手法——细节、语言、环境。
传精神——焦裕禄精神。
背景知识
焦裕禄——山东淄博博山县人,原兰考县委书记,他身上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
背景知识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
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0年,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
1954年8月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
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
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评选活动中,焦裕禄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19年9月25日,焦裕禄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
了解通讯的文体特点。
分析人物形象,鉴赏文中个性化的语言。
感受学习历久弥新的焦裕禄精神。
教学目标:
01
鉴赏要点
学生默读全文,整体感知
语基落实
辨词义: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锻炼·锤炼
青年人在学习中增长知识、_____品格。
这次社会调查活动,使他得到了很好的___ 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细致·细腻
经过______的分析,同学们终于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他虽然外表粗犷,但心思______对我关怀备至。
锤炼
锻炼
细致
细腻
语基落实
辨词义: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依赖·依靠
2020年4月25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每日疫情发布会上表示,加拿大不会_____类似群体免疫的手段来寻求经济重启。
很多孩子太过___ 父母是因为父母管得太多,总是为孩子准备好一切,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观察·观测
该省山区面积广,气候多样,很有必要开展山区物候______。
教育的真谛,就是让孩子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______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
依靠
依赖
观测
观察
语基落实
词语积累:请判断加点词语使用的正误。
1.像这样的例子滔滔不绝,它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 我们所谓“滥调”。
2.困难从来都是欺软怕硬的,只要我们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刻苦学习的精神,任何困难都将望而却步。
3.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为人民的利益不懈奋斗,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4.由我国独立自主修建的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运营,这体现了我国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
5.西方神话里的每一个神都有其来龙去脉,而中国神话里的各路神仙则不是这样。
×




02
鉴赏要点
之重点突破
①在文章中设置小标题,增强文章的层次感。文章篇幅较长,小标题将文章分为若干部分,增强了文章的层次感。
作为长篇通讯,本文通过不同的小标题连接各个部分,有何作用?
②文章或以焦裕禄的话语为小标题,或以他人对焦裕禄的评价为小标题,突出了主题。如“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等是对焦裕禄话语的引用或化用,体现了他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的共产党人精神;而“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他没有死,他还活着”是他人对焦裕禄的评价,这些饱含感情的语句表现了人民对焦裕禄的爱戴之情。
作为长篇通讯,本文通过不同的小标题连接各个部分,有何作用?
①亲民爱民。实地调研洪水流向时,他考虑到群众雨天缺烧火的干柴而拒绝当地派饭;雪灾来临,他首先想到的是关心群众、帮助群众,走访生活困难的群众,一整天,没烤群众一把火,没喝群众一口水。
②艰苦奋斗。为实地调研,他和调查队的同志们经常在截腰深的水里吃干粮,有时夜晚蹲在泥水处歇息;担心大风雪给群众生活带来困难,他顶风冒雪,走访困难户。
焦裕禄是县委书记的榜样,更是全体共产党员的榜样,文章塑造了他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③科学求实。为详尽掌握灾害的底细,了解灾害的来龙去脉,患有慢性肝病的焦裕禄没有听从同事的劝告,坚持实地调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做出科学的判断和部署。
④迎难而上。面对兰考严重的灾荒景象,焦裕禄不怕困难、不惧风险,具有“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⑤无私奉献。肝病严重,他依旧坚持工作;坐火车去看病,在火车开动前的几分钟,他还在布置工作;在病床上,面对来看望他的同志,他总是不谈病情,先问兰考的情况。他将一生都奉献给了人民群众。
焦裕禄是县委书记的榜样,更是全体共产党员的榜样,文章塑造了他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相同点:两者都是新闻体裁,都具有真实性。《别了,“不列颠尼亚”》报道香港回归事件,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则真实回顾了焦裕禄同志的先进事迹。
比较本文与《别了,“不列颠尼亚”》,总结通讯与消息的文体特征的异同。。
不同点:
①从内容上看,消息内容广泛,但多是高度概括的报道,较少作细节探究。如《别了,“不列颠尼亚”》按照时间顺序,集中记录了香港回归的数个“瞬间”;通讯报道的是有影响、有特点的人和事,可以选择典型的事例,全面深入地报道事物的来龙去脉,反映事物的本质,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记录了焦裕禄自任兰考县委书记直至最终生病去世之间的多个场景,时间跨度长,通过不同事件细致而充分地展现了焦裕禄的品质。
比较本文与《别了,“不列颠尼亚”》,总结通讯与消息的文体特征的异同。。
②从表达上看,消息多用叙述,语言简洁明快。如写,但文章还是以简洁的记叙为主。通讯虽也以记叙为主,但是可以灵活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以及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表现力。焦裕禄》通过大量细节描写、富如《县委书记的榜样有个性的人物语言,塑造了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同时,文章除了记叙之外,还通过大量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表现了人民对焦裕禄的深厚感情。
比较本文与《别了,“不列颠尼亚”》,总结通讯与消息的文体特征的异同。。
③从时效性的角度看,消息对时效性的要求更高,它应该比通讯来得更快。《别了,“不列颠尼亚”》发表于香焦裕禄》一文发表港回归当天,而《县委书记的榜样于焦裕禄同志去世两年后。
比较本文与《别了,“不列颠尼亚”》,总结通讯与消息的文体特征的异同。。
03
鉴赏要点
之写法赏析
文章采用了大量细节描写,如焦裕禄冒雨调研时因考虑到群众的困难而拒绝当地派饭;如风雪中,伴随焦裕禄的思虑而亮了一夜的电灯;如病床前,焦裕禄对同志的深情嘱托;等等。其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焦裕禄为压制肝痛,而常年“用右膝顶住肝部……藤椅上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的细节。一个个生动具体的细节,描绘出了一个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的形象。
1.逼真传神的细节描写。
“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表现出焦裕禄不怕困难的精神;“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表现出他科学务实的精神;“我是您的儿子”表现出他对群众发自内心的关爱。个性化的语言,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而鲜活。
2.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不论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黄沙,还是片片内涝的洼窝,兰考县的严重的灾荒的景象,烘托出决心改造这里的焦裕禄的迎难而上的精神;齐腰深的洪水,铺天盖地的风雨,烘托出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品质。具体的环境描写,让读者透过文字,看到了当时的情景,感受到了当时的气氛和人物的个性。
3.环境烘托
03
鉴赏要点
之思辨探究
习近平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并讨论,学习焦裕禄精神的实质是什么?对青少年来说,学习焦裕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①学习他科学求实、实事求是的精神。为了掌握兰考县“三害”情况,焦裕禄本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原则,亲自进行了大规模的实地调研,为之后的治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启示青少年,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急不躁,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人生价值。
②学习他不忘初心的精神。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焦裕禄惦念的依旧是兰考县灾害治理的情况以及兰考县百姓的生活。这种不忘初心的精神,启示青少年在前进的道路上,要始终记得自己为什么而出发,为什么而坚持。
③学习他自强不息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即使身患重病,焦裕禄依旧奔走在除“三害”斗争的一线,蹲在泥水里歇息,冒着大风雪走访,不论自然条件多么恶劣,身体状况多么糟糕,他始终不退缩,从来不放弃。这启示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为了实现理想和目标,要不怕困难,不贪图安逸,坚忍不拔,奋发有为。
传精神
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