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巧用向量法处理平行、垂直问题 重点 1. 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意义;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平面的法向量。 2. 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线线、线面、面面的垂直和平行关系。 3. 能用向量方法证明一些简单的空间线面的平行和垂直关系。 难点 法向量的求法 考试要求 考试 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 难度 中等 核心知识点一: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 1. 直线的方向向量 直线的方向向量是指和这条直线平行或共线的向量。 2. 平面的法向量 直线l⊥α,取直线l的方向向量false,则false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 核心知识点二:空间中平行关系和垂直关系的向量表示 设直线l,m的方向向量分别为false,false,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false,则 线线平行 l∥m?false?false,k∈R; 线面平行 l∥α?false?false=0; 面面平行 α∥β?false?false(k∈R)。 线线垂直 l⊥m?false?false=0; 线面垂直 l⊥α?false?false,k∈R; 面面垂直 α⊥β?false?false=0。 注意: 1. 直线的方向向量不是唯一的,可以分为方向相同和相反两类。解题时,可以选取坐标最简的方向向量。 2. 一个平面的法向量不是唯一的,在应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取,一个平面的所有法向量共线。 3. 因为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可以确定直线和平面的位置,所以可以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来表示空间直线、平面间的平行、垂直等位置关系。 4. 用向量法证明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垂直关系,主要是找出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之间的关系,因此求直线的方向向量及平面的法向量是解题关键。 类型一: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问题 例题1 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E,F分别是棱A1B1,A1D1,B1C1,C1D1的中点。求证:平面AMN∥平面EFDB。 【解析】如图,分别以DA,DC,DD1所在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正方体棱长为a, 则A(a,0,0),A1(a,0,a), D1(0,0,a),B1(a,a,a), B(a,a,0),C1(0,a,a)。 ∴N(false,0,a),M(a,false,a),E(false,a,a),F(0,false,a), ∴false=(-false,0,a),false=(false,false,0), false=(a,a,0),false=(0,false,a)。 设平面AMN与平面EFDB的法向量分别为 false=(x1,y1,z1)和false=(x2,y2,z2), 则false ∴false ∴y1=-x1=-2z1。取z1=1, ∴平面AMN的一个法向量为false=(2,-2,1)。 同理由false可得x2=-y2,y2=-2z2。 令z2=1, ∴平面EFDB的一个法向量为false=(2,-2,1)。 ∵false=false,∴false∥false, ∴平面AMN∥平面EFDB。 总结提升:证明面面平行问题可由以下方法去证明: ①转化为相应的线线平行或线面平行;②分别求出这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然后证明这两个法向量平行。本题采用的是方法②,解题过程虽复杂,但思路清晰,是证明平面平行的常用方法。 类型二:用空间向量证明垂直问题 例题2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BB1,D1B1的中点。 求证:EF⊥平面B1AC。 【解析】法一:设false,false,false, 则falsefalse falsefalse ∵false, ∴falsefalsefalse false。 ∴false⊥false,即EF⊥AB1。同理,EF⊥B1C。 又AB1∩B1C=B1,∴EF⊥平面B1AC。 法二: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以D为原点,以DA,DC,DD1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2,0,0),C(0,2,0),B1(2,2,2),E(2,2,1),F(1,1,2)。 ∴false=(1,1,2)-(2,2,1)=(-1,-1,1), false=(2,2,2)-(2,0,0)=(0,2,2), false=(0,2,0)-(2,0,0)=(-2,2,0)。 ∴false·false=(-1,-1,1)·(0,2,2)=(-1)×0+(-1)×2+1×2=0, false·false=(-1,-1,1)·(-2,2,0)=2-2+0=0, ∴false⊥false,false⊥false, ∴EF⊥AB1,EF⊥AC。 又AB1∩AC=A, ∴EF⊥平面B1AC。 法三:同法二得false=(0,2,2),false=(-2,2,0),false=(-1,-1,1)。 设平面B1AC的法向量false=(x,y,z), 则false·false=0,false·false=0, 即false。取x=1,则y=1,z=-1,∴false=(1,1,-1), ∴false=-false, ∴false∥false, ∴EF⊥平面B1AC。 总结提升:法一选基底,将相关向量用基底表示出来,然后利用向量的计算来证明。法二、法三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坐标将向量的运算转化为实数(坐标)的运算,以达到证明的目的。 1. 利用向量法证明平行问题 (1)建立恰当的坐标系,准确表示各点与相关向量的坐标,是运用向量法证明平行和垂直的关键。 (2)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只需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数量积为零,或证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的不共线的两个向量共面,或证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某直线的方向向量平行,然后说明直线在平面外即可。这样就把几何的证明问题转化为向量运算。 2. 利用向量法证明垂直问题 (1)利用已知的线面垂直关系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准确写出相关点的坐标,从而将几何证明转化为向量运算。其中灵活建系是解题的关键。 (2)用向量法证明垂直的方法 a. 线线垂直:证明两直线所在的方向向量互相垂直,即证它们的数量积为零。 b. 线面垂直: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共线,或将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用向量表示。 c. 面面垂直: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垂直,或将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用向量表示。 (答题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 1. 已知平面内的两个向量false=(2,3,1),false=(5,6,4),则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 A. (1,-1,1) B. (2,-1,1) C. (-2,1,1) D. (-1,1,-1) 2. 设直线l1的方向向量为false=(2,1,-2),直线l2的方向向量为false=(2,2,m),若l1⊥l2,则m=( ) A. 1 B. -2 C. -3 D. 3 3. 如图,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点M,P,Q分别为棱AB,CD,BC的中点,平行六面体的各棱长均相等。给出下列结论: ①A1M∥D1P; ②A1M∥B1Q; ③A1M∥平面DCC1D1; ④A1M∥平面D1PQB1。 这四个结论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 4. 已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false=(2,0,-1),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false=(-2,1,-4),则l与α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 5.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已知点P(2cos x+1,2cos x,0)和点Q(cos x,-1,3),其中x∈[0,π]。若直线OP与直线OQ垂直,则x的值为________。 6. 已知点P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的平面外一点,且有false=(2,-1,-4),false=(4,2,0),false=(-1,2,-1)。给出结论:①AP⊥AB;②AP⊥AD;③false是平面ABCD的法向量;④false∥false。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7. 如图,在正方体AC1中,O为底面ABCD的中心,P是DD1的中点。设Q是CC1上的点。当点Q在什么位置时,平面D1BQ∥平面PAO? 8.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为AC与BD的交点,G为CC1的中点,求证:A1O⊥平面GBD。 1. 答案:C 解析:显然false与false不平行,设平面的法向量为false=(x,y,z), 则有false?false 令z=1,得x=-2,y=1。 ∴false(-2,1,1)。 2. 答案:D 解析:l1⊥l2?false⊥false, ∴2×2+1×2+(-2)×m=0,∴m=3。 3. 答案:C 解析:∵false=false+false=false+falsefalse, false=false+false=false+falsefalse, ∴false∥false,从而A1M∥D1P,可得①③④正确。 又B1Q与D1P不平行,故②不正确。 4. 答案:l∥α或l?α 解析:∵false=(2,0,-1)·(-2,1,-4)=-4+0+4=0, ∴false,∴l∥α或l?α。 5. 答案:false或false 解析:由题意得false⊥false。 ∴cos x·(2cos x+1)-2cos x=0。 ∴2cos2x-cos x=0。∴cos x=0或cos x=false。 又x∈[0,π],∴x=false或x=false。 6. 答案:①②③ 解析:由false·false=-2-2+4=0,知AP⊥AB,故①正确; 由false·false=-4+4+0=0,知AP⊥AD,故②正确; 由①②知false是平面ABCD的法向量,故③正确, false,显然④不正确。 7. 解: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设正方体棱长为2, 则O(1,1,0),A(2,0,0),P(0,0,1),B(2,2,0),D1(0,0,2)。 再设Q(0,2,c), ∴false=(1,-1,0), false=(-1,-1,1), false=(-2,0,c), false=(-2,-2,2)。 设平面PAO的法向量为 false=(x,y,z), 则false?false 令x=1,则y=1,z=2。 ∴平面PAO的一个法向量为false=(1,1,2)。 若平面D1BQ∥平面PAO,那么n1也是平面D1BQ的一个法向量。 ∴false·false=0,即-2+2c=0,∴c=1, 这时false·false=-2-2+4=0, 故当Q为CC1的中点时,平面D1BQ∥平面PAO。 8. 证明:如图,取D为坐标原点,DA,DC,DD1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正方体棱长为2, 则O(1,1,0),A1(2,0,2),G(0,2,1), B(2,2,0),D(0,0,0), ∴false=(1,-1,2),false=(1,1,0),false=(-2,0,1)。 而false·false=1-1+0=0, false·false=-2+0+2=0, ∴false⊥false,false⊥false,即OA1⊥OB,OA1⊥BG。 而OB∩BG=B, ∴OA1⊥平面GB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