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学习目标:1.记住长度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单位。(重点)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重点,难点)3.知道什么是误差?知道减小误差的方法是什么。(重点)学习过程:二.自主学习:导学练习(再结合文本独立完成下列练习)1.1960年,国际上通过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做。在国际制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是()。(记住)2.你所了解的长度单位都有哪些?答:。测量长度的工具你都了解有哪些?。3.你所知道的时间单位有哪些?答:。测量时间的工具你了解有哪些?答:。预习评定:小组长鉴名。三.合作学习(学生先对每一个题目进行独立思考后,才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一)认识长度单位及换算1.请在草稿纸画出要求画的线段:1mm;1cm;1dm。2.请在横线上填出长度单位间的相邻单位的换算关系,并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km=m;1m=dm;1dm=cm;1cm=mm;1mm=μm;1h=min;1min=s;1s=ms;1ms=μs;3.常用的长度单位换算:1m=cm;1m=mm;1cm=m;1mm=m。4.单位换算,先看示例,再完成填空例1:3.75m=cm;5.64cm=m。2h=s;540s=h;换算方法:3.75m=3.75×100cm=375cm;5.64cm=m=0.0546m。2h=2×3600s=7200s;540s=h=0.15h方法小结:大单位化成小单位进制,小单位化在大单位进制。练习:(直接填结果)565.8m=cm;75mm=m。1.5h=s;270s=h;例2:请填出下列数值或单位:1.中学生正常行走一步的距离大约是m。2.你的食指甲的宽度大约是cm。3.普通初二学生的身高大约是1600。4.万里长城大约是6700。(二)长度的测量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2.仔细阅读P20,领会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一看:测量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测量工具,并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观察图示的刻度尺,填出你的观察结果:0刻线,量程是,分度值是。二放:刻度尺应与被测长度线重合或平行,且刻度线紧帖被测物体放置。如下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三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用你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注意正确操作)如下图的读数分别是多少?哪个更准确?书本长是:cm。其中数字是准确值,数字是估计值。书本长是:cm。其中数字是准确值,数字是估计值。四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例3.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木块的长度为其中准确值是,估读值是。交流合作:比较同组同学中书的长、宽数据;例3中的记录数据。讨论:为什么会出现数据中的差异?(三)误差:1.值与值之间的差异就是误差。产生原因:测量工具的不够精确或测量方法的不够完善;测量人的估计。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是错误吗?错误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错误和误差的区别:误差不能绝对消除,但可以减小,错误可以也是应该消除的。2.减小误差的方法:(1);(2)。例4.同一长度的5次测量记录是:25.1mm、25.2mm、27.2mm、25.23mm、25.3mm、其中错误记录的有,这一物体的长应记作。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四.反思和小结:1.长度的国际制单位是,常用单位有,,,,,等。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会看:察刻度尺的、和是否磨损。会放:平行且紧贴,会读:视线与刻度估读到会记:测量结果包括数字和,会减小误差:多次测量求可减小误差五.课堂反馈:1.单位换算:25nm=m,15km=cm。2.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此物体的长度为cm。3.某同学测量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51cm、5.51cm、5.53cm、5.55cm。则这个物体的长度应记作()A.5.51cmB.5.52cmC.5.525cmD.5.53cm4.某同学用一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分别为:8.46cm、8.45cm、8.56cm、8.44cm、8.47cm,那么错误的记录是,该物体的长度是cm。六.课后作业:1.一位同学测量了一些物体的长度,忘记了写单,你帮他填上合适的单位:小明身高为1.64;课桌宽46物理课本的长为250,一枚硬币的厚度为2;小红的鞋长为24;黑山到万盛城区的距离约20。2.如右图所示是测量铜丝直径的方法。则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此铜丝线圈的长度为cm,铜丝的直径为cm。3.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A.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B.在测量中应力求准确,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C.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D.刻度尺的0刻线磨损了就不能测量物体的长度4.某人用一刻度尺三次测量一木板长度分别为14.50dm、14.52dm和14.52dm,则该木板的长度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5.同一长度的四次测量记录是:25.1mm、25.2mm、27.2mm、25.3mm。其中一次记录明显是错误的,它是,根据以上测量记,这一物体的长应记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