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燕子南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头脑风暴说出人们抵抗严寒的各种办法。 2.能提出与鸟类迁徙相关的问题。 3.能对鸟类进行迁徙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 4.能对搜集到的各种关于动植物迁移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妥善存。 5.能解释动植物变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对动物各种迁移方式的研究。 难点: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指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及生物是如何与外境相适应的。 活动一:抵御严寒的方式 一、活动目标: 1.能通过头脑风暴说出人们抵抗严寒的各种办法 2.能联想到动植物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一些生活习性 二、活动过程: 1.教学开始 用轻松的语气请学生谈谈所知道的抵御严寒的方法有哪些 选择有代表性的填写在教材中的相关位置 如增添棉衣、羽绒服等 减少外出活动 适当增加热量高的食品 2.在讨论人类抵御严寒的基础上 联想到其他生物 请学生说一说己都知道哪些动物和植物抵御严寒的方式方法 动物和植物有哪些生活习性与其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3.作为本课其他活动的引子 一定要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调动学生参与本课探究活动的兴趣 活动二:鸟类的迁徒 一、活动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举例说出什么是动物的迁徙 2.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共同搜集有关本地具有迁徙行为的鸟类资料并进行统计 3.能对鸟类进行迁徙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 4.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假设 5.能提出与鸟类迁徙相关的研究小课题 6.能对搜集到的各种关于动植物迁移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妥善保存 7.能感受到生物(鸟类)种类及其生活习性的多样性 二、活动准备:有关动物迁徙的资料片 三、活动过程: 1.播放鸟类迁徙的资料片或课件,唤起学生记忆中曾经提出过的问题.如每年春秋两季:“它们从哪儿来?它们要到哪儿去?”在学生尝试回答的基础上 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迁徙的概念 2.介绍了迁徙的概念后 要求学生统计本地的哪些鸟有迁徙的习性 让学生熟悉本地鸟类的机会 3.除课上的汇报外 鼓励学生在课下继续开展鸟类调查活动 使学生感受到生物(鸟类)种类及其生活习性的多样性 4.学生猜想许多鸟类具有迁徙这一生活习性的原因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让学生之间展开质疑和争论 并开展探究活动 5. 阅读教材中的资料 指导学生认识鱼类的洄游 6.学生初步了解了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习性后 用小鼠标的话将这种习性概括为动物的迁移 帮助学生提升概念 7.最后 将收集到的动物通过迁移方式适应环境变化的例子进行分析并记录在教材提供的表格中 8.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植物的迁移”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举出更多的例子 活动三:动物的冬眠 一、活动目标: 1、能举例说明冬眠对冬眠有什么好处 2、能通过比较说出冬天和夏天动植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有哪些不同 3、能从各种动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现象中总结出动植物变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有关动植物过冬方法的视频资料、记录表 三、活动过程: 1、展示一些有关动物冬眠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问学生是否了解这些现象 2、学生尝试回答后 可组织学生看小鼠标的话及教材中的叙述 对冬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进而让学生再列举一些冬眠动物的名称 3、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27页图 在此图启发下 引导学生认识动植物过冬的其他方法 如熊、狮等皮毛增多 脂肪增厚;有的动物体表颜色变为灰白色 与雪地颜色接近;树叶落地等 4、组织学生讨论:“与夏天相比 冬天里的一些动植物在外部形态或生活习性上会发生哪些变化?”在讨论过程中 指导学生用列表的方式将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 5、交流总结 让学生畅所欲言 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从生物的生活习性和外部形态等方面加以分析、归纳 从而得出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结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