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第四节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2)知道超声波的特点及其用途,了解决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3)知道次声波的特点、危害和利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能力,增强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渗透STS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超声波、次声波的概念及其特点。难点:超声波、次声波的特点及利用。教学器材电脑、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课前活动1.查阅相关资料,收集一些常见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及人与某些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2.查阅相关资料,收集一些超声波的应用的实例及次声波所造成危害的实例。。学习过程一、设疑引入新课你有这样的疑问吗?1、蜜蜂或者蚊子从你耳边飞过时,明显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蝴蝶的翅膀比蜜蜂和蚊子的翅膀大得多,从我们耳边飞行,却听不见声音,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不是所有的声源振动发出的声音,我们都能听得到的。2、地震之前,蛇、鼠等都会出洞,许多动物都表现为不耐烦的状态,而我们人类却毫无感觉,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可能是地震前发出:我们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二、进行新课(板书)一、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自学导航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1.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有多大?2.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3.与可听见声相比,超声波、次声波的主要特点和应用。学生阅读课文,完成练习:人的听觉范围是,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次声波的频率范围是,超声波的特点,次声波的特点:。三、探究活动师:超声波的应用已很广泛,播放课件展示简介下列仪器:A.声纳B.超声波诊断仪C.超声波速度测定器D.超声波清洗器E.超声波焊接器师:你想进一步知道他们的原理、用途或操作过程吗?请各研究小组讨论确定一至二个课题进行研究。师:超声波有哪些特点?请哪个小组同学给大家汇报。生A:人们利用超声波定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特点制成声纳,可以发现潜艇和鱼群,还可以测绘海底形状。生B:超声波可以成像。医院利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做胃部、腹部检查,还可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生C: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制成速度测定器,交警在高速公路上测定车辆的速度。生D:超声波能使清洗液剧烈振动,有去污作用,人们制成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还能使塑料膜之间摩擦生热,粘合在一起,制成超声波焊接器。.师:次声波人耳听不见,它却时刻潜伏在我们身边,它是怎么产生,有哪些危害,请E组同学上台汇报。生E: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飞机飞行,火箭发射,火车,汽车奔驰都会产生次声。大自然中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都会产生次声波,它能传的很远,能轻易绕过障碍物,无孔不入。生F: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使人恐惧、恶心、神经错乱,甚至五脏破裂。强度大的次声会对机器设备、建筑物产生破坏。师总结:地震产生次声波会使房屋倒塌,对人类造成伤害。科学家正在研究、监测和控制次声波,有效避免它的危害,并利用它预报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本节课小结,完成交流、提问、讨论和评价。四、精讲点拨五、作业布置1.人的听觉的频率范围为。2频率高于人的听觉上限,即的声波,称超声波。超声波具有好,穿透能力,易于获得集中的声能等特点,可用于、、、等。3.频率低于人的听觉下限,即的声波,称为次声波。与次声波有助于减少次声波的危害,它可以用来预报、和核爆炸。4.人耳朵能听见鼓被敲击的声音,而听不到手臂上下挥动的声音,这是因为()A.人手臂上下挥动频率太低,所以听不到B.人手臂上下挥动振幅太小,所以听不到C.人挥动手臂不是发声体,所以听不到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说话唱歌时的发声靠声带振动B.大多数人能听到声音频率范围从每秒20次到20000次C.人发出声音的频率,大约是从每秒85次到1100次D.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是因为蜜蜂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大6在下列各项中,对次声波加以利用的是()A.探测敌方潜艇使用声纳B.仪器监听核试验,导弹发射试验C.电视机接收电视信号D.间谍用窃听器进行窃听活动活动二:巩固次声波及可听声交流讨论: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到6次,蜜蜂飞行翅膀每秒振动300多次,为什么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