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共22张PPT+4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共22张PPT+4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3
新课导入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4.1夯实法治基础
1、法治的含义及作用是什么?
2、法治的要求?
3、依法治国的提出、地位、总目标是什么?
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仔细观察四个场景,究竟是什么保证了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
交通井然有序
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
食品安全监督
法庭审判
1含义: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2、作用(为什么要走法治道路):
个人角度:
(1)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建立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
(2)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商君书·定分》
实行法治的前提:要有法
法治要求之一:实行良法之治
法治的要求——良法
2020年5月28日15时08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结合视频思考:良法具有哪些特征?
法治的要求——良法
①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②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
良法(三个判断标准)
③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法治的要求——善治
《食品安全法》第四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2020年“315晚会”曝光:海参“水深”养海参整箱放敌敌畏,南方海参冒充北方海参;山东即墨是中国主要海参养殖区域之一。记者来到养殖基地,发现一个池塘边堆放着近百个玻璃瓶,上面写着:敌敌畏。
汉堡王用过期面包做汉堡,鸡腿排保质期随意改:当班经理发现面包到期后,很自然的吩咐员工更换标签。员工把这批汉堡上的旧标签撕掉,换上了新的标签。
思考:《食品安全法》通过后,公民的食品安全仍然是一个大问题,这说明了什么?
有了法律制度不等于有法治。
法治还要求是行善治。
  区别:①“法制”是指法律制度,侧重于立法层面;而“法治”
强调的是通过法律对国家和社会事物的管理,侧重于执法、司法层面。
②“法制”的产生和发展与国家直接相联系,而“法治”则直接与民主制国家相联系。在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而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就是说,有法制不一定有法治,但实行法治必须以存在法制为前提。
  联系:法制是法治的前提,法治是法制的体现和保障。
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何为善治?
专制
人治
人高于法
权大于法
民主
法治
法高于人
法大于权
法治的要求
中国探索法治的历程
君主专制
变法改制
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P48进程)
(十五大依法治国为基本方略)
人治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走上了一条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党和政府努力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思考:从党的四位领导人的讲话中获取了什么信息?
国家角度:法治是现代文明政治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法治的作用(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
1、个人角度:
(1)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建立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
(2)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国家角度:
法治是现代文明政治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高度重视法治建设
党的十五大
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党的十八大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对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建设新蓝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进程:
描绘法治蓝图
描绘法治蓝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完善的党内监督题词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
共同推进
一体建设
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群众的普遍拥护
每一部法律都要严格执行
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每一个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的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解读全面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
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执法)
司法机关
公民
依法治国新举措
依法治国新方针
执法者要“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铁面无私,秉公执法”
民众全程参与立法过程的《慈善法》正式出炉,首次界定“大慈善”概念
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法律面前,谁都不能例外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司法责任制改革、刑事诉讼体制改革,纠正重大冤假错案
自主提升:仔细阅读表格文字,根据你的理解,参照示例,在空格中填入相应的内容。
科学立法
全民守法
公正司法
严格执法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P49-50
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
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法治是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的。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