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共27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共27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3
新课导入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要点:
思考一:你认为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什么?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在经济、科技、环境、国防等各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
全面深化改革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1.2
走向共同富裕
为什么全面深化改革?
1
2
3
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
重点问题
4
如何共享发展成果?
5
改革进行时
1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内涵
总目标
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和总目标:
探究一:抢购“苹果手机”
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遭受重挫,苹果公司也不例外,今年一季度,苹果手机销量严重下滑,库克思前想后,仍旧将中国作为突破口。
还记得通宵排队抢购苹果手机的画面吗?
618一开场,苹果手机的销量暴涨,在五个小时内,IPhone手机在天猫全平台的销售额度达到了五个亿,这是什么概念?以单价5000元算的话,相当于卖出了100000台iPhone11。
苹果手机以其流畅的操作系统以及简洁的界面吸引了一大批果粉,高品质加上这次实打实的优惠,确实很有诱惑力。
“抢购苹果手机”的现象,说明我国手机制造技术发展不充分,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致使国人抢购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充分体现了我国现在的主要矛盾。
思考:抢购苹果手机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要继续深化改革?
美好生活需要
更满意的收入、更好的教育、更舒适的居住环境、更高水平的医疗、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不平衡
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平衡……
不充分的发展
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
中国经济
增速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年份
中国GDP年度增长率
2019
6.1%
2018
6.6%
2017
6.9%
2016
6.7%
2015
6.9%
2014
7.3%
2013
7.76%
2012
7.86%
2011
9.54%
2010
10.64%
2009
9.4%
2008
9.65%
2007
14.23%
中国从2015年开始,经济增长速度连续5年低于7%,说明中国经济进入了怎样的阶段?
为什么要继续深化改革?
对策:
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知识拓展

新发展理念:
五个方面的内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经济发展新常态提供了具体的思想指导。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第一目改革进行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应对经济发展的对策:
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知识拓展
探究二:国家电网改革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粗放的能源发展方式,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能源浪费。面对挑战,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绿色发展白皮书》指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以电代煤,减少煤炭直接燃烧带来的污染物排放;转变电力发展方式,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智能电网;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开启“无燃煤”的绿色时代。
2016年国家电网发布《促进新能源发展白皮书》指出:未来进一步加快特高压跨区输电通道建设,加快构建中国能源网,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高效利用。
国家电网公司为什么主动进行战略调整、转变发展方式?
提示: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电网发展与经济、能源、环境紧密相关。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能源开发和高效利用。
从社会责任的角度看:企业不仅要盈利,而且要对环境负责,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过大;落后地区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区域无序开发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区域发展不平衡
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教育差距,城乡医疗差距,城乡消费差距,就业差距,政府公共投入差距。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
城镇化水平不高
为什么要继续深化改革?
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镇化水平低
城乡发展不平衡
探究三:三农问题
思考一:你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
村党支部书记小孟: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要小康,关键看“钱袋子”鼓起来没有。去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过万元,收入涨得比城里还快。
村民张大娘:村里人都喝上干净的自来水,用电方便,道路宽阔,房屋整齐,生病有医保保障。
初中生小莉:我上学不用交学杂费,也不用交课本费,妈妈说我赶上了好时代。
村民老李:现在政府支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村村通了公路。只要人勤快,肯动脑筋,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好!
农村
发生的变化
农村经济加快发展,村民收入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多,社会保障措施到位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得到发展
义务教育得到普及,文化事业加快发展。
思考二: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什么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为什么要继续深化改革?
结合视频资料,思考三: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解决好“三农”问题创造了哪些新的发展机遇?
现状:目前我国还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优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体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三农”问题是指农村、农业、农民这三大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多管齐下、综合施治,全面兴产业、强基础、优服务、补短板,有利于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新乡村。
探究三:三农问题
为什么继续深化改革?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为什么继续深化改革?
1
2
3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现实挑战。
4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重点识记
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②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③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现实挑战。
①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①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②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④发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
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原因
对策
是什么
共享发展
为什么
共享发展
关于“共享发展成果”一目题,我们主要解决以上三个问题。
怎么做
共享发展
共享发展成果
2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共享发展成果
注意
什么是共享发展成果
不是部分人享有;
不是同时、同步富裕
要先富带后富
不是短时间能实现的
“人心齐泰山移”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
什么是共享发展成果?
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
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党建业务融合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只有多谋民生之力、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一是: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2
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二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
(西汉)刘安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唐)李世民
幼有所育
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
住有所居
弱有所扶
老有所养
如何共享发展成果
结合视频思考:党和政府采取哪些措施实现共享发展成果?
提示:精准扶贫政策、加大公共服务的投入(教育、医疗等方面)、共享互联网经济发展成果…
如何共享发展成果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11页)
2.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
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12页)
3.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13页)
本课小结
走向共同富裕
改革进行时
共享发展成果
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如何共享发展成果
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为什么共享发展成果
什么是共享发展成果?
本课小测
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体现党的情怀主要是(

A.
脱贫攻坚,平均分配
B.
同等富裕,公平正义
C.
改善民生,人人有责
D.
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D
本课小测
A
2.
如图漫画《援手》(  )
①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 
②说明我国坚持按劳分配制度 
③表明扶贫的目的是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④表明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本课小测
3.自第一张社保卡在1999年在上海发出后,我国今年已发出第10亿张社会保障卡,目前社保卡已覆盖全国超过72%人口,“十三五”期间社保卡将覆盖90%的人口,未来将最终实现人手一张。材料说明(

A.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社会保障制度健全
B.我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
C.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
D.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全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C
本课小测
4.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悬崖村”,曾经牵动人心的藤条梯已变成2550级钢梯,让人“进得来”;得益于教育改革,村里有了幼教点,也让人“留得下”。对此,下列评论不正确的是(
)
A.
改革托举起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B.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C.
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D.
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的改革不可能持续
D
谢谢您的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