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要成为“会走路”的人 ——争当“三学会”美少年主题班会 一、背景分析? 我班大部分学生课间有在楼道奔跑的现象,上社团时,更是无所顾忌,抬脚就跑的问题很严重。而走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每天上下学、大课间、上下楼等很多方面都需要走路。我们学校的德育校本教材《学会走路?学会倾听?学会走路》,也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走路习惯。因此,我决定依据市、区级养成教育三年行动规划,我校养成教育实施方案,从本班学生实际出发,召开“我要成为‘会走路’的人”这一班会。? 旨在让学生在整个班会活动中,有一个从认知,到参与实践活动,到提升认识观念的完整的过程,并促使学生课下延续这种过程,感受有序走路的魅力。? 二、班会目标? 1.?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了解到走路的重要性。? 2.?通过学生展示、表演等方式,更加深入地体会走路自成列的意义,从而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3.?通过儿歌、情景再现、抒发感言等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切身感受文明就在身边,要做一个“会走路”的人。? 班会重难点: 通过儿歌、情景再现、抒发感言等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切身感受文明就在身边,要做一个“会走路”的人。? 三、班会准备? 1.?学生提前分组,并搜集关于走路的资料,如:文明走路的宣传标语、排队日、文明走路的照片等。? 2.?教师准备“桑枣中学在地震中创造的奇迹”的视频,并制作课件。? 3.?老师提前设计并印制好上课所需的卡片。? 四、班会过程? (一)故事导入,了解走路的意义? 1.事件导入,引出走路。? 同学们,还记得吗?前几天,咱们班的一位同学下操回班时,被别的班从后面跑来的同学撞倒了。听了这件事,你想说点什么??? 2.??讲故事,了解不文明走路的害处。? 读《密云区第六小学校本教材“学会走路?学会倾听?学会走路”第2册》第10页的小故事《你会走路吗?》??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由学生亲身经历的事件引入主题,引发了学生的共鸣,进而触动学生的心灵。)? 走路是小事,也体现了一个人的文明素质。不会走路对人有很大的影响的。仔细想想,你养成良好的走路习惯了吗?今天就让我们成为会“走路”的人。?? 有序走路,体现小学生的文明素养? 1.情景判断,辨析规范的走路方式? 学生出示“社团无序”和“放学有序”的照片,全班交流感受。?怎样走路,才是安全、文明的行为呢??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实际,畅谈感受,规范的走路方式水到渠成地印在学生心中。)? ??学生展示,明确走路的标准?小组成员依次上台展示走路宣传语。?大家觉得她们组的汇报怎么样??? 3.排队日? 同学们展示的这些标语非常好,它告诉我们,一定要有序排队。不仅如此,我们还设有专门的排队日呢,请他们继续介绍。? 学生介绍。??生生互动。? 4.学生朗读走路儿歌?????????? (设计意图:小组展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播放视频,感受桑枣中学的奇迹? 播放视频,感受奇迹???? (2)畅谈感受? 6.??展示有序走路的照片,唤起学生的文明意识? 小结:我们多么希望人人都能自觉走路,讲文明、有道德,多么希望生活中,能多一些和谐美好的画面啊!? (三)身临其境,体验走路的规范性?1.学生场景再现,感受文明走路? 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走路时时处处都要做,可是走路与走路也有差别,下面是校园中的情景,请各组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讨论讨论,应该怎么走路?把正确的走路的情景,展开想象,演一演。? A.下节课是大家最喜欢的体育课,兴奋之下同学们一窝蜂跑出教室……? B.?好朋友之间喜欢结伴去厕所,几个人手拉着手并排向厕所走去……? (1)学生分组表演? (2)推选上台展示? (3)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情景再现走路,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体验了走路的重要性及规范性。)? (四)抒发感言,升华情感? 走路,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情。然而,越是简单的事情,越能看出我们的素质,越是微小的事情,越能体现我们的文明。? 学生抒发感言? 相信此时此刻,你有很多的心里话要说,请大家拿出小卡片,写下自己的心灵感悟。(学生在音乐声中书写,书签如图。)写完后,可以送给你的同学、朋友。? 在心愿卡上抒发感言,是对本节班会的总结升华,让学生在认识上再次提升。? 五、拓展延伸?评选“行走美少年”? 希望同学们,从脚下做起,做个会走路的人。同时,我们也要认真观察,互相监督。评选出你心中的“行走美少年”,填好这张颁奖卡,看看谁得到的提名最多,谁就是咱们班的“行走美少年”。? 评选“行走美少年”,是本节班会的一个拓展延伸,在行动上有所监督,有所奖励,达成班会的目标,让学生真正成为会走路的人。? 六、效果与反思:? (一)选题以点带面,切合学生实际? 在一节班会中,不能让学生全面了解养成习惯,因此,我选取了“走路”这一看似简单普遍却非常能体现学生养成习惯的主题,学生整天上学、放学、上下楼、大课间……都离不开走路,它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学生接受,利于学生发展。本次班会,力求以点带面,以小见大,我充分考虑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并结合学生的特点,结合我校德育校本教材的教育的重点内容,选取了与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密切相关的事例。? (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班会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力求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课前学生自主结组、主动查找走路的资料,拍摄与走路有关的图片。课上,学生主动展示走路资料、情景再现走路等,都体现了学生的浓厚兴趣,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来印证走路的意义,强调走路的规范性。? 活动中,学生们那专注的目光、投入的表现、精彩的展示、有序的合作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学生看走路图片时的眉头紧锁、看桑枣中学视频时的由衷赞叹、谈感受时的郑重其事、展示资料的井然有序、抒发感言的情真意切……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很好地诠释着走路这一习惯已悄然于心。? 古人云,言必信,行必果。看到学生们的精彩表现,我相信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会把对走路的规范性的这种理解、这种认识、这种做法延续下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