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在本书中的地位:本课是全书承上启下的连接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在回顾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发展后,需要说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进而阐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主要内容提示:本课紧紧围绕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说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使苦苦寻求救国良方的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崭新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这都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描述与分类:中华民族的复兴面临两大历史任务。2.解析与论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3.预测与选择: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4.辨析与评价: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1.政治认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2.科学精神: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毛泽东思想。3.公共参与:搜集材料,论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议题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材料一 1859年洪仁玕总理太平天国朝政。他制定了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资政新篇》。然而,《资政新篇》未能实施,太平天国运动也注定失败了,洪仁玕沉痛地说:“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材料二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皇帝力陈变法主张,他说:“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经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然而,戊戌变法经过103天就失败了。谭嗣同在就义时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材料三 在我国历史上,人民的反抗斗争都被称为“造反”。后来“革命”一词风行近代中国,应该归功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他后来沉痛地说:“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1)(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2)(解析与论证·科学精神)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提示:(1)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的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三件大事。(2)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最终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一、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原因:当近代西方国家冲破封建制度的罗网,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时,中国仍然处于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了。2.结果: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3.任务: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思考] 争取民族解放是针对什么样的国情提出的任务?提示:半殖民地社会,要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实现民族独立。二、复兴之路1.探索复兴之路: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2.选择复兴之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另辟新路。3.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帝国主义帝国主义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封建势力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指在形式上保留有封建社会国家机关及主权所有,同时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与压迫的社会。随着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控制力度的加强,一部分国家会完全丧失国家主权,成为彻底的殖民地国家;另一部分国家则发生反弹,取得独立地位。大部分国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是不平等条约造成的直接影响。(2)中国共产党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总概括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指近代中国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3)除中国外,近代伊朗、缅甸、暹罗(泰国)、奥斯曼土耳其等国也曾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辛亥革命(1)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2)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但是,辛亥革命未能铲除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统治的根基,也没有改变中国深层的社会结构,更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典例】 毛泽东同志说,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这里的“胜利”是指辛亥革命(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C.冲击了人们的传统思想D.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思维建模]审设问事件:这里的“胜利”是指辛亥革命。审材料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析选项“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定答案D【跟踪训练】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材料中的“这场战争”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 [“战争”是指鸦片战争,A项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于1856年,它使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1894年,它使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于1900年,它使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B、C、D三项与“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不符。]2.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可见( )A.辛亥革命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辛亥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C.辛亥革命促进了社会性质的改变D.辛亥革命使中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富强起来C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C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我国半殖民地性质,没有实现民族独立,A、B不符合题意;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排除D。]议题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国家独立。2019年10月1日,习近平主席讲话指出,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1)(解析与论证·科学精神)在20世纪初的世界历史背景下,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开始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2)(辨析与评价·政治认同)如何评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3)(预测与选择·政治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何意义?提示:(1)①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一个启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道路。②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态度对待中国,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③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反复的比较,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2)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3)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一、马列主义传入中国1.过程: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2.意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二、五四运动1.特点: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2.意义: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三、新民主主义革命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过程: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2)意义: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2.道路: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3.胜利: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4.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5.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6.步骤(1)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2)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3)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相互衔接。7.特点:一是就领导权来说,是由无产阶级领导;二是就革命前途来说,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三是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思考]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何不同?提示:领导阶级不同,前者是无产阶级,后者是资产阶级;革命前途不同,前者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后者是建立资本主义社会;性质不同,前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后者是资产阶级革命。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新旧角度: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2.中外角度: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方向道路: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4.国家民族: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5.世界意义: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五、毛泽东思想1.创立: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2.意义: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新民主主义革命(1)含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2)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3)特点①领导权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②革命前途方面,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③从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2.全面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4)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大提高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才使我们这个人口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国,在世界上站起来,而且站住了。(1)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不能理解为“马克思主义是在十月革命后开始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早。但是,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这些传播和介绍只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种新的学说加以引证和评介,没有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种科学的世界观,更没有用它来解决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从而在中国真正实行马克思主义。(2)也不能理解为“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仅仅是从俄国传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途径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来自俄国的途径,也有来自日本和西欧的途径。【典例】 1938年,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我们党从1921年成立直至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的五六年内,是认识不足的,不去认真地准备战争和组织军队,不去注重军事的战略和战术的研究。由此可知,毛泽东( )A.开始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B.开始进行土地革命斗争C.善于运用灵活的战略战术D.强调武装斗争的重要性[思维建模]审设问事件:“此”“毛泽东”;角度:“可知”。审材料毛泽东认为我们的不足在于“不去认真地准备战争和组织军队,不去注重军事的战略和战术的研究”。析选项毛泽东认为我们的不足在于“不去认真地准备战争和组织军队,不去注重军事的战略和战术的研究”,D符合题意;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是开始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项“开始”不符合史实;土地革命斗争开始于1927年南昌起义,故B与材料时间不吻合;材料“不去注重军事的战略和战术的研究”可见毛泽东总结战略战术的研究的重要性,故C表述与题意不符。技巧善于把握材料的主旨毛泽东认为我们的不足在于“不去认真地准备战争和组织军队,不去注重军事的战略和战术的研究”,说明毛泽东主张进行武装斗争。定答案D【跟踪训练】1.毛泽东曾说,“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对此论述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五四运动直接促进中国的制度变革和民众觉醒 ②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全面准备 ③五四运动促进了革命理论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④五四运动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A.①② B.③④C.①③D.②④B [材料强调五四运动对无产阶级力量的发展以及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作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同时五四运动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故③④正确;五四运动无法直接促进中国的制度变革,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①②错误。]2.美国学者史华慈说:“在苏维埃阶段,毛泽东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农村战略方面,但他承认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以下属于“新的内容”的是( )A.“枪杆子里出政权”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 [“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指的是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的成就,即《新民主主义论》,C项正确;“枪杆子里出政权”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井冈山时期的思想,A、B错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思想,D项错误。](教师独具)教材P20“探究与分享”答案提示:(1)历史事实。事实一: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事实二: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①开始—鸦片战争失败,《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②大大加深中日甲午战争,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③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的深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表现:政治上受到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国家主权受到破坏,同时又没有完全成为外国的殖民地(即不直接由外国统治而仍然有本国形式上的政府);经济上是既保存着封建自然经济又产生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3)处境:近代中国人民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教材P21“探究与分享”答案提示:在近代中国,农民起义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但农民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屈辱的岁月,艰辛的探索,反复证实了一个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另辟新路。教材P22“探究与分享”答案提示:在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中,李大钊起着主要作用。1919年9月、11月,他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第六号上连续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肯定马克思主义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中,李大钊、陈独秀属于先驱者和擎旗人,毛泽东、蔡和森、邓中夏、瞿秋白、周恩来等五四运动中比较年轻的左翼骨干则是其主体部分。1.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用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历史任务)2.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用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意义)3.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一是就领导权来说,是由无产阶级领导;二是就革命前途来说,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三是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用于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用于分析中国革命的步骤)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6.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用于分析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及其意义)2019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邓小平、习近平主席都有过重要的论述: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庆70周年讲话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大大提高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才使得我们这个人口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国,在世界上站起来,而且站住了。——邓小平信息提取知识对接素养落实2019年,我们将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及正确分析事物的科学精神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才使得我们这个人口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国,在世界上站起来,而且站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你从南湖烟雨中迎风起航,革命先烈把理想的星火点燃。二十八年的英勇奋战,旧的世界终于彻底砸烂。”这首词赞颂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同盟会成立B.中国共产党诞生C.红军开始长征D.国民革命运动兴起B [“南湖”是指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召开的会议,“二十八年的英勇奋战”是1921~1949年民主革命,B正确。A是1905年在东京成立。C是1934年。D是1924年。故排除A、C、D。]2.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说法正确的是( )①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②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历史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彻底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①④观点错误;②③观点正确。]16/17课时分层作业(三) (建议用时:40分钟)⊙知识点一 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广大人民仍然面临封建地主的剥削。为此,要( )A.实现共同富裕B.实现国家繁荣富强C.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D.推翻封建主义这座大山D [针对封建地主的剥削,需要推翻封建制度,D符合题意;A、B、C没有直接针对封建地主的剥削,不符合题意。]2.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C.提倡民主科学D.推动实业救国A [据材料“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戊戌维新运动,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挽救民族危亡,故A正确。发展资本主义,不属于核心动力,故B排除。提倡民主科学,属于文化思想方面,也不属于核心动力,故C排除。推动实业救国,其目的仍然是挽救民族危亡,排除D。]3.“在戊戌变法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推动了中国社会政治变革进程B.是资产阶级维新变法与革命的预演C.为资产阶级政治运动提供准备D.削弱了旧的政治体制因而备受推崇A [题干说到太平天国运动为戊戌变法提供了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所以对推动戊戌变法有帮助,而孙中山既自觉接受太平天国正面影响又接受其反面教训,说明太平天国运动也有助于推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选A;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运动,而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属于资产阶级运动,故B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B、C;D与题目主旨不符。]4.19世纪末20世纪初,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公开揭露和批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向封建专制制度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这一挑战( )A.是对传统儒学思想的新发展B.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C.受西方民主思想传播的影响D.动摇了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B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刮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此背景下,知识分子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向封建专制制度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B项正确。A、C、D三项观点均不符合题意。]5.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这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 )A.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B.没有推翻君主专制制度C.未动摇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D.民主共和观念尚未深入人心A [材料说明在辛亥革命后,表面是民主共和政体,但实际上中国仍然受到专制残余的影响,原因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已经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实行民主共和制,排除B项;C项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材料强调政治方面,故C项排除;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项错误。]⊙知识点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6.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19年5月这样报道了当时的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这说明当时( )A.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C.近代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D.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D [依据题干“1919年5月”“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可知,反映的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D符合题意;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是在太平天国运动,与题干时间不符,A错误;B与材料无关;近代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是在19世纪60年代,C与题干时间不符。]7.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C [注意关键词“五四运动后”。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8.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见,这一革命( )A.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B.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C.以工农联盟为基础D.主要是反对帝国主义A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A符合题意,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工农联盟,C与材料无关;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D片面。]9.“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毛泽东自中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这种“战略”是指( )A.无产阶级革命B.农村包围城市C.国共第一次合作D.开展工人运动B [无产阶级革命、开展工人运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里就存在的,不是毛泽东的独创,A、D错误;农村包围城市是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提出的,是与俄国城市中心论相反的革命道路,B正确;国共第一次合作有共产国际的指导,不是毛泽东的领悟,C错误。]10.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却改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在革命的阵线上说来,则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了。”中国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的主要理由是( )A.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独立完成B.中国民主革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双重特色C.中国民主革命的成功具有世界性影响力D.中国民主革命的目标是建立共产主义政权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的主要理由是中国民主革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双重特色,故B项正确,D项错误;A项错在“独立完成”;C项不符合题意。]1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其新的内容和特点,主要表现在(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C [中国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据此可知,②③正确,①④错误。]12.五四运动前后搬入中国的种种社会主义学理虽曾一度汇成涌流之潮,极其明显地影响过那个时候的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但在短短几年之后就风平浪静,了无痕迹了。只有马克思主义在风雨之中扎根中国社会。这说明( )A.当时的北洋政府倡导思想自由B.五四运动证明资本主义不可行C.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国是历史的必然D.马克思主义完全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C [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北洋政府是一个军阀政权,不可能倡导思想自由,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并未证明资本主义不可行,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故B项错误。多种社会主义学理中只有马克思主义留存了下来,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国是历史的必然,故C项正确。马克思主义经过毛泽东等同志的发展改造才符合中国国情,故D错误。]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指近代中国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悲怆的命运中,中华民族面临着什么任务,又是怎么进行艰难抗争的?[解析] 解答本题,一要说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人民面临的任务,二要总结中华民族抗争的历史。[答案] (1)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2)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选择复兴之路,走资本主义道路之所以行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3)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完成历史任务。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材料二 毛泽东思想……不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1)中共七大赋予毛泽东思想怎样的地位?(2)依据史料,分析毛泽东思想的积极影响。[解析] 第(1)问需要结合材料的相关知识,指出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第(2)问是分析说明型试题,侧重于指出毛泽东思想对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起的作用。[答案] (1)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2)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指引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和理论先导。1/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1 第2课 第1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oc 20-21 第2课 第1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ppt 课时分层作业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