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化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以学唱为主的综合课,学唱《化蝶》。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体验歌曲所表达出来梁山伯祝英台的真挚情感,以及人们对于“爱情”的美好期待,并用歌唱的方式表达出来。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唱《化蝶》,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结构等特点,体验音乐要素对歌曲情感的表现作用,并做到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蝶》的词曲作者及创作背景 2.运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准确的演唱歌曲《化蝶》。 3.学习歌曲中“一字多音”的演唱技巧,以及歌曲中的难点节奏(附点、十六分音符、稳定拍) 4.能够运用不同的音乐要素来表达音乐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运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准确的演唱歌曲《化蝶》。 难点 能够运用不同的音乐要素来表达音乐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梁祝》中的“爱情主题”。并对学生提问:这段音乐选自哪部音乐作品?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情节?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这段音乐的演奏形式是什么?主奏乐器是什么? 独奏 小提琴 这部音乐作品的曲作者是谁?词作者是谁? 何占豪 陈钢 闫肃 对“梁祝”和《化蝶》进行简单的介绍,引出新课。 展示《梁祝》曲式结构以及《化蝶》歌词内容,并对歌词进行朗读,体现二者之间的关系,再次告诉学生“化蝶”的歌词高度凝练了“梁祝”的故事,是对音乐以及故事的总结和升华。在旋律上也是由“相爱”主题拓展而来。 设计意图: 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和“相爱”主题的聆听,以及“梁祝”与“化蝶”的比较,创造音乐情景,引入本课的知识点,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学唱歌曲 1.第一次聆听(8分钟) 出示谱例,播放歌曲《化蝶》,请同学们边听边观察歌曲的音乐要素:调号、节拍、主音、速度、乐句,初步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 (知识拓展:调式 F宫徵调式、五声调式的内容) 调号:1=F (F宫) 主音:5 (板书) 1 2 3 5 6 宫 商 角 徵 羽 举例:徵调式 《茉莉花》 乐句:四句 “起承转合”。 速度:中速 节拍:4/4 强调强弱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初步感知整首歌曲,并通过对音乐要素的观察和讲解,了解怎样阅读谱例,学习掌握音乐要素,为下一步的教唱做好准备。 基本技能训练 23698202108201.节奏训练(5分钟) 36804608382014376405334020320087630 对这几个复杂节奏型进行 单独训练 节奏综合训练 跟随老师打稳定拍,用“da”读出下面节奏型,注意节拍稳定,节奏准确 -20320139700 拓展:一部分打稳定拍 一部分打节奏型 2.发声练习(5分钟) 跟随老师学习演唱两条发声练习,注意运用缓吸缓呼的呼吸方式,做到发音柔和连贯。 71120609600大跳音程音准练习 做此条练习前,先进行音程关系介绍 说清 4 5 6 7 8 几个音程 其中 7度为不协和音程。通过对音程关系的讲解和距离的建立,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找到音高。可以用身体作为尺子,先进行音程训练,然后在进行整条的训练。 连音练习 208280254000 唱“U”时,注意“哼鸣”以及“不噘嘴”,注意想象声音来自遥远的后方。练习“叹气”。 拓展:可进行分声部练习,加强音高的训练和声音的融合训练。 设计意图:针对歌曲中的大跳音程和“一字多音”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形成良好的歌唱状态,解决教学难点,为后面的顺利学唱做好准备。 3、 学唱歌曲(20分钟) 一、再次聆听歌曲,在聆听的同时手打固定拍,感受刚才所练习的节奏,并注意“一字多音”。 对“一字多音”典型处进行唱谱训练。 454660012319030657802190751254760185420-119380200660 二、请同学们跟着老师逐句学唱歌谱,注意音准。将其中的“大跳”挑出进行突破训练。 三、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伴奏试着填词演唱歌曲。注意“一字多音”处的音准节奏,每个字的时值要唱得饱满。 四、请同学们跟着伴奏打节拍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注意声音要圆润、连贯。 拓展:时间允许还可通过分组练唱的实践方式,感受体验歌曲的旋律,掌握歌曲的旋律,画出旋律线条。 五、请同学们为歌曲设计适当的音乐要素来表现出歌曲的情感。 请同学们按照设计的音乐要素,再次演唱歌曲,并试着画出旋律线。 六、观看《经典咏流传》中关于“梁祝”的片段,再一次体会经典的魅力,对《化蝶》以及《梁祝》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在学唱歌曲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重难点击破,嘉盛学生对歌曲的体验,深化学生对歌曲特点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运用音乐要素分析歌曲的特点,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新能力。 课堂小结:经典的传承 “化蝶寻芳去,夜夜栖芳草”是我们对于“爱情”的一种向往和理想,在《梁祝》的学习时,我们就知道了这部作品是来源于我们国家的民间音乐民间戏曲,是民间的经典通过与西方创作技法的结合创作才有了现在的经典。经典在任何地方,都是一个无法超越的标杆。无论是哪一种情景,配合这么优美的旋律,和古人给我们留下的经典作品,都会打动我们的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个地方。 了解经典,传承经典,传唱经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