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说明自然事件与自然灾害的区别;能够简要描述某种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现象和产生的危害知道我国1998年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并对长江防洪提出建议理解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活动规律与洪涝灾害发生的相互关联性【重难点】自然灾害的危害;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知识结构和课前预读】一、自然灾害的概念1.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 的自然事件。 ——主要因素2.形成原因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可以改变自然灾害发生的 、影响范围和3.自然灾害的类型 按成因和发生过程可分为:天文灾害:陨星、太阳活动、超新星爆发、卫星凌日等。气象灾害:旱涝灾害、寒潮、台风、风沙等。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等。水文灾害:河流泛滥、凌汛、赤潮、海啸等。生物灾害:禽流感、病虫害、生物入侵等。4.自然灾害的特征复杂性:成因多个,周期长短不一,灾害表现多样。周期性:相隔一段时间重复发生。突发性:灾害发生前没有迹象,不为人们所分辨。多因性:形成原因复杂,自然为主,人为加剧。群发性:祸不单行,多个灾害相伴发生。潜在性:自然灾害的孕育有一个过程。二、自然灾害的危害1.危害:自然灾害不仅造成 和 ,而且还会带来 ,甚至影响 。2.常见的自然灾害: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 和 最为常见,并且危害范围较广。地震灾害没有旱涝灾害那样频繁,但危害程度并不亚于前者。三、中国的洪涝灾害(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洪涝灾害洪水:指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山洪暴发而使 ,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城镇和农田淹没的现象。 雨涝: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 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灾害的现象。 由于洪水和雨涝往往同时发生,有时难以区别,所以常通称洪涝灾害。(二)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一般来说,洪涝灾害的发生受 因素的影响较大。)1.气候原因: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且年际变化大。2.地形:西部山区,水流急,洪水集中;东部平原地势低平,河谷弯曲,排水不畅。3.人为原因:流域内的植被破坏、围湖造田,使得河流泄洪能力和湖泊调洪能力减弱。课本P111活动1.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1)危害:受灾人口多,受灾面积大,倒塌房屋多,直接经济损失巨大。(2)特点:①洪水发生早、来势猛 ②洪峰次数多、水位高 ③洪水持续时间长。(3)成因: ①夏季风强,雨季来得早、降水持续时间长、雨量大。 ②地势低平,泄洪能力弱。 ③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床抬高。④围湖造田,湖泊调洪能力减弱。2.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①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②支流多,集中于北侧,同时进入雨季,洪水集中。③河流干流落差小,流速缓;河道淤塞,泄水不畅。④围湖垦田,使湖泊调蓄能力低。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治理措施:①上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②中游利用中下游洼地,修建蓄洪工程; ③下游开挖入海新水道。【活动探究】为什么我国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巩固练习】1. 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灾害是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B.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C.自然灾害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D.自然灾害不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2. 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最为常见并且危害范围较广的是①地震 ②洪涝 ③干旱 ④寒潮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3. 一般来说,影响洪涝灾害发生的较大的因素是A.地形 B.气候 C.植被 D.河道4. 洪涝灾害的频发,除了自然原因外,还与人类活动有关。下列人类活动可能会引发洪涝灾害的发生或加剧危害程度的是A.植树造林 B.蓄洪泄洪 C.围湖造田 D.修建水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