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2滑轮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描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使用时的区别,初步学会用这两种滑轮提升重物,感受滑轮为人们带来的便利。2.经历探究活动,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3.通过联想和类比,了解滑轮的实质是杠杆的变形。二、自学练习(一)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活动一: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给你一个滑轮、一根绳子、一个钩码和铁架台,尝试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将钩码提往高处;经历刚才的活动,你认识到了什么是定滑轮?什么是动滑轮?(二)定滑轮的特点活动二: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①.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②.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大小有什么样的关系?(将测得的数据填入课本中的表格里);③.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发生变化?④.改变钩码的个数,当物重增大时,重做上述实验,观察测力计的示数怎样变化?⑤.分析表格中的几次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F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123(三)动滑轮的特点活动三: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①.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②.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状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设计表格,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中)③.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④.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F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123(四)讨论滑轮的实质活动四:读一读课文,作出滑轮的杠杆示意图1.通过作图可知:定滑轮的实质是杠杆。因为支点在,动力臂阻力臂,所以动力阻力。2.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的杠杆,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的大小与阻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讨论:在活动三中,拉力并非是物重的1/2,其原因有哪些?三、课堂检测1.物体重1000N,如果用一个定滑轮匀速提起它,需要用N的力,它(选填“能”或“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如果用一动滑轮且使拉力沿竖直方向匀速提起它,需要用N的力(不计摩擦和滑轮重)。2.某同学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实验次数物重G/N拉力F/N11.00.6521.50.9032.01.15A.与同学分析可能原因B.实验失败,停止实验C.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D.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拉力F是N;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物体能匀速上升,则物重G=N。若不计绳重及摩擦,滑轮重2N,则物重应为N。4.如图所示的滑轮处于静止状态。手拉弹簧测力计在在1、2、3三个不同位置时的拉力分别是F1、F2、F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1F2F3。这证明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____,只能改变力的____。((第3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