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资源简介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和任务:
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教学重点:
大数的读写。 教学难点:数位中含有0的读写。
第二单元 :线与角。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2、通过动手操作的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通过探索活动,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通过学具的操作活动,理解平角、周角,能区别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度数的角与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重点:
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会用量角器画角。
教学难点:
直线、射线概念的理解。
第三单元 :乘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3、通过对乘法以及有趣算式规律的探索,经历数学问题探索的过程,并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算式意义及简便条件。
第四单元 :图形的变换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方格纸上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 单图形旋转90°。
2、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并能设计简单的图案。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第五单元 :除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
4、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5、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认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并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
第六单元 :方向与位置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具体的情境,体会方向、距离两个条件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重点:
1、学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学会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第七单元 :生活中的负数
教学目标
了解日常生活中负数的意义、表示方法,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对负数的理解从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第八单元 :统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到统计图中的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2、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单式条形统计图。
3、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单式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教学重点:
体会到统计图中的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单式条形统计图或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
学会简单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制成统计图表
总 复 习
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全对所学的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等进一步得到提高,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及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弥补知识缺漏,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处理
1、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特别注意挖掘富有时代感和现实性的问题,以便于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创设探索数学规律的情境,体会探索的基本方法。
3、设计大量观察、操作、思考、想象、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以利于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工作中的主要措施。
1、学生情况分析:
四(1)班共有学生42人,男生女生刚好各半。一半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两极分化。10个左右的同学缺乏学习动力,没有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基础不扎实,成绩不理想。
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学习成绩。
2、后进生辅导做法、措施:
1、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目的性教育,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2、 查漏补缺,对症下药;
3、 补课要课内外结合,以课内为主,并和优生结对;
4、 在课内,教师要有意识地让他们有一些训练、发言的机会;
5、 对他们一视同仁,不歧视,多鼓励,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上进心。
6、结对帮助, 齐抓共管 。 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管理作用,与家长多联系齐抓共管,促其进步,每月至少和家长联系一次。定期做好家访工作,以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3、优生的培养做法、措施:
1﹑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注意让学生根据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分析、比较中找到最佳的解题方法,举一反三,进而发现其中的规律,真正做到触类旁通。
2﹑注重与生活紧密联系。注意使学生与生活密切联系,联系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3﹑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牢固掌握比较系统的数学知识,还要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授课计划与进度:
单元 内 容 课 时 授课周次 测验时间(周次) 备注
一、认识更大的数 1、数一数;2、人口普查;3、国土面积;4、森林面积;复 习机动 2课时2课时1课时2课时1课时1课时 1周4---3周2(9.1--9.16) 3周3
二、线与角 1、线的认识;2、平移与平行;3、相交与垂直;4、旋转与角;5、角的度量;6、画 角;复 习实践活动:走进大自然机动 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2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 3周4----5周5(9.17--9.30) 5周5
三、乘法 1、卫星运行时间;2、体育场(含练习三);3、神奇的计算器;4、探索与发现(一)(二)(三);5、整理与复习。机动 1课时2课时1课时3课时2课时1课时2课时 6周1--9周5(含国庆放假)(10.1--10.28) 9周5
四、图形的变换 1、图形的旋转;2、图形的变换;复 习机动 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 10周1--10周5(10.29--11.4) 10周5
五、除法 1、买文具2、路程、时间与速度3、参观苗圃4、秋游(含练习六)5、国家体育场6、探索与发现(四)7、中括号复 习机动 2课时2课时2课时3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2课时3课时 11周1--14周3(11.5--11.28) 14周3
六、方向与位置 1、确定位置(一)2、确定位置(二)复 习机动 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 14周4--15周2(11.29—12.4) 15周2
七、生活中的负数 1、温度2、正负数整理与复习(二)机动 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 15周3--16周1(12.5—12.10) 16周1
八、统计 1、栽蒜苗(一)2、栽蒜苗(二)实践活动:走进网络复 习机动 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 16周2--17周1(12.11-12.17) 17周1
九、总复习 复习整理复习迎考 6课时10课时 17周2—18周418周5—20周5(12.18—1.17) 21周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