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四、平面镜教学目标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知道平面镜有成像和改变光路的作用。3.了解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难点】虚像的初步认识。教具:“储币魔箱”、平面镜成像探究实验仪(学生实验用)、潜望镜模型等。一、导入1、师:同学们很熟悉的东西,其实不一定很了解,比如,日常生活中照的镜子。生活中有哪些反射面是平的?为什么照镜子要用平面镜?生答:;平面镜能够成像,像与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生答:;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平面镜,它们的作用相同吗?生答:。2、平面镜的符号:师板书平面镜的符号。二、合作交流:平面镜成像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学生实验:书66页实验:学生探究、师巡视、及时指导、点拨。组织讨论:1、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在平面镜2、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的大小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2、总结实验结论:3、用对称法作出平面镜中的像学生:阅读书67页“方法”,师:举例示范作图,强调重点与注意点。三、平面镜成像的应用生:阅读书68页四、课堂练习1、作出下图中物体AB经平面镜后所成的像A′B。2、身高为1.70米的同学距平面镜1米,那么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米;若他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移动,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五、课堂小结参见:板书设计六、当堂作业A组(镇江)小章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小章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所成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B组1、如右图3所示,平面镜PN高30厘米,与一支长20厘米的铅笔平行并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们之间相距20厘米,(1)倘若铅笔绕B点逆时针方向转过90°,则其象转过_____度,此时铅笔尖与其所成象A′的距离是_____米。(2)倘若要使铅笔与其象垂直,则可将铅笔转过_____度。教(学)后记反思:让学生亲身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再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板书设计四、平面镜1、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虚像2、用对称法作平面镜所成的像3、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关于镜面是。AB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