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延续文化血脉 课件+视频(共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延续文化血脉 课件+视频(共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第1课时
延续文化血脉
为什么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要陆续播出《成语大会》
《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文化观,培养学生生活中弘扬传统美德的意识,增强文化自信。
2.能力目标:通过列举事实,分析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德的内涵和作用:了解如何肩负传承文化使命,
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明确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
1.中华文化的形成
2.中华文化的内容
3、中华文化的特点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与传承
5.中华文化得以薪火相传的重要原因
6.中华文化的发扬
7.你对中华传统美德是如何认识的?
8.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目标导学一:中华文化根
1.中华文化的形成
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
望果节
“藏语“望果节”中的“望”,意为“田地”,“果”为“转圆圈”,“望果节”即:围绕丰收田野的歌舞。


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纪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社会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材料呈现:
1.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华。
语言文字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延续文化血脉
2.中华文化的内容
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3、中华文化的特点
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
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若从夏朝时代算起,已有4200年。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
阅读教材第61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
想一想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与传承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与传承
点击图片
5.思考:中华文化得以薪火相传的重要原因,并应该如何传承中国特色文化。
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做法: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阅读教材第62页“探究与分享”。
思考:
(1)中华文化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2)日益密切的国际文化交流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怎样的时代机遇?我们肩负着怎样的文化使命?
6.中华文化的发扬
(1)重要性: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来源: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3)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6.中华文化的发扬
探究活动:传美德
材料:八旬离退休教师赵明贤省吃俭用却捐出毕生积蓄助学;?95后英雄大学生吴宏宇用生命谱写见义勇为的赞歌;电力员工邵孜辉28载潜心钻研,工匠精神成就创新团队;好战友姚惠涛信守“生死约定”,31年寻得烈士双亲尽孝心;乡村教师李卫兵每天背着妻子去上课……好人就在身边,善举就在眼前。他们以凡人善举,诠释了真善美,传递了正能量。
问题探究
(1)这些身边好人身上体现了哪些传统美德?
答: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
(2)请谈谈你对中华传统美德是如何认识的?
目标导学二:美德万年长
解析可从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和如何弘扬两方面回答
重要性①、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力量。②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精华所在。
做法①、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7.你对中华传统美德是如何认识的?
8.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传文明家风,做美德少年是对青少年的希望,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谈谈你的什么看法?(小组讨论)
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学习小结
延续文化血脉
中华文化根
美德万年长
创造者、内容、特点
发展中华文化的必要性
坚定文化自信的含义、价值、做法
中华传统美德的地位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弘扬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材料一:
2017年12月15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徽“冬梦”揭开神秘面纱。“冬梦”将中华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元素巧妙结合,她以汉字
“冬”为灵感来源,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会徽设计将中国书法艺术与冬奥会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设计展现了汉字的动感和力度,全面地幻化成一个冲向胜利的运动员。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问题探究:
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的巧妙设计,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答: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拓展学习
(2)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设计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有何重要性?
答:①、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
②、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什么是文化自信?我们的文化自信价值是什么?
答:①、含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②、价值: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4)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我们应该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答: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汉族故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