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共19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共19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视频:法治中国,正在路上.mp4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夯实法治基石
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
2.实行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3.我国社会主义的法治进程?
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5.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是什么?
学习重点问题
一、选择法治道路
看视频:法治与每个公民休戚相关.mp4
探究与分享:45-46页摘录法律条文、说说法治与我们每个人有何关系?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的生活。
法治的含义?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1)人治:建立在个人专制和独裁的基础上,具有随意性、多变性、不平等性。
(2)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具有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
阅读教材P46“阅读感悟”
1.
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
(1)公民角度: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处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国家角度: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
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2.实行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
阅读教材P45-46“探究与分享”
目前,我国共制定法律250多部、行政法规700多部、地方性法规9
000多部、行政规章11
000多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2)法治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名词释义
法制:静态意义上指法律和制度,对应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动态意义上指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对法律实施监督等各个环节构成的一个系统,侧重于立法层面。
法治:强调通过法律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与人治是对立的。侧重于执法和司法层面。只有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
思考:有法律制度(法制)是不是意味着有法治?
新形势下,对“法”和“治”分别有什么要求?视频:.良法之治.mp4
良法
善治
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二、描绘法治蓝图
3.我国社会主义的法治进程?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阅读教材P48”相关链接”,找出以下三个时间点的法治进程
---高度重视法治建设
(二)、党的十五大
---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对新时期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
阅读49页相关链接:
视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MP4
分组探讨:你怎么认识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提示: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内容、要求、公民角度来思考说明。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1)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执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这一重要论断,是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各自定位、相互关系和重要作用的深刻阐述。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夯实法治基石
一、选择法治道路
二、描绘法治蓝图
1、意义
2、要求
(1)我国的法治进程
(2)建设法治中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实行良法之治
(2)实行善治
(1)个人
(2)国家、社会、民族
(3)建设法治中国的原因、要求
材料二: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历史,也出现了类似文景之治、康乾盛世的繁荣局面,但仍然摆脱不了封建王朝的没落以及中国近代的落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总结了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请你体验:结合材料,说说我们能够总结出法治建设的哪些经验和教训意义?
材料一 人治建立在个人专制和独裁的基础上,具有随意性、多变性、不平等性,带来社会发展的不稳定。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强调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约权力,保障权利。法治具有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推进社会有序发展。
课堂训练
经验: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意义:法治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