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同步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同步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历社八上3.1《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该诗赞颂了秦王哪项功绩(??? )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兼并六国,完成统一???????????C.?修筑万里长城???????????D.?书同文,车同轨
2.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秦王扫六台,虎视何雄哉!”李白诗中的秦王扫六合应该出现在下面年代尺的(??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A???????????????????????????????????????????B.?B???????????????????????????????????????????C.?C???????????????????????????????????????????D.?D
3.我国自古就有“三皇五帝”的传说,后来“皇帝”成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它的出现与谁有直接关系(????? )21·cn·jy·com
A.?秦始皇嬴政???????????????????B.?汉武帝刘彻 ?????????????????????C.?唐太宗李世民???????????????????D.?元世祖忽必烈
4.“秦朝以前,官吏和私人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朝,只有天子的印才能叫玺,而且用玉制作,群臣不敢再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2-1-c-n-j-y
A.?以玉制玺天子专有???????B.?收藏玉玺天子喜好?????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5.中国古代的_??????????????????_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国家管理人员由中央任命的官吏取代了世袭的诸侯。这一制度是(?? ) 21*cnjy*com
A.?三省六_é?¨???????????_??????????????????????????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
6.秦朝“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于是( ???)
A.?建立中央集权制??????????????????B.?推行郡县制??????????????????C.?确立丞相制??????????????????D.?书同文,车同轨
7.中国银行行徽(左图)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右图)。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 www-2-1-cnjy-com
A.?秦朝?????????????????????????????????????B.?汉朝?????????????????????????????????????C.?宋朝?????????????????????????????????????D.?清朝
8.秦始皇下令统一全国的货币,它的标准样式是(????? )
A.?圆形方孔铜钱???????????????????????????????B.?刀币???????????????????????????????C.?五铢钱???????????????????????????????D.?铲币
9.很多历史信息来源于我们对图表的研究与解读,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A.?秦统一货币???????????????????B.?秦统一车轨距离???????????????????C.?秦统一文字???????????????????D.?秦统一度量衡
10.在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成为维系中华文明重要纽带的是(??? )
A.?大修驰道????????????????????B.?统一文字????????????????????C.?“焚书坑儒”????????????????????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1.如果一位游客要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都城去参观,请你告诉他应该去的城市是(?? )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西安?????????????????????????????????????B.?南京?????????????????????????????????????C.?咸阳?????????????????????????????????????D.?洛阳
12.2002年在湖南省_???è???????????è??_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里耶古城1号井发现了36000多枚秦简。这些秦简上的文字最可能是(?? )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
13.《帝国的_??????????????????_天迄今为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货币????????B.?统一文字????????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14.斯塔夫里_é??è?????è????????_秦的迫害有效地阻止了周代所特有的百家争鸣局面,中国思想的黄金时代结束了。”他所说的“迫害”是指( ???)
A.?焚书坑儒???????????????????????????B.?严刑峻法???????????????????????????C.?罢黜百家???????????????????????????D.?穷奢极欲
15.余秋雨《中国_???è????????????§?_始皇有意做了两件对得起文化的事,却无意做了两件对不起文化的事,而且都是真正的大事。”“对不起文化的事”是指(??? ) 【版权所有:21教育】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创立官学,推行儒学教育
C.?焚书坑儒,统一思想
D.?学在民间,允许私人办学
16.下图为秦《泰山刻石》(局部),它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所刻,相传为秦丞相李斯手书。此碑可以佐证秦始皇(??? )
A.?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B.?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推行全国
C.?规定了统一的度量衡制度????????????????????????????????????D.?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17.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都行秦政法。”“秦政法”中有一项重要举措是(??? )
A.?分封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
18.下图是秦朝的铜权,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诏文。说法正确的是( ???)
①铜权上刻的文字是小篆
②铜权可作为秦朝统一度量衡的物证
③铜权表明秦朝商品经济繁荣
④铜权印证了秦朝刑法严酷、徭役繁重
A.?①②????????????????????????????????????B.?①②③????????????????????????????????????C.?①④????????????????????????????????????D.?③④
19.“焚书坑儒”中,允许民间收藏的书籍有(?? ???)
①医药 ???②占卜 ???③种植 ???④儒家经典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20.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_è????????è???·±???_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来源:21cnj*y.co*m】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等
材料二:公元前230年到公元_???221??????_秦陆续灭了六国,采用法家为主,兼蓄并用其他学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格局。21*cnjy*com
——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
材料三:秦朝作为中华帝国的开_??????????????????_臣、民三层一元的政治结构,君主与官僚构成统治阶级。他们对千万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特点。秦汉政治体制规范了最基本的特征、倾向。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总结前代制度的基础上、适应新的时代特点而形成的三省制。元由三省简化为一省制,明制远追唐宋承元制……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
(2)概括材料二中秦统治者创新制度所具有的历史条件。
(3)依据材料三,分析秦统治者所创制度的影响。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莲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出处:21教育名师】
材料二: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对_????±????è????????_的迫害时时都在发生,从未中止。类似秦时这样的举动在中国历史上既非第一次,更远远算不上最大的一次。更早在秦始皇之前一个半世纪即已发生:在商君教引下秦孝公“燔《诗》、《书》而明法令”。如果我们重新查账的话,秦始皇这一举措的直接后果真算不得十分严重。
(1)两则材料所说的是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当时统治者他采纳谁的建议实行这一措施?他“烧残”书籍的目的何在?

(3)这次事件中在民间得以保留的书籍有哪些?
(4)材料一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指的是什么局面?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分疆而赋税平。平水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诗
材料三:“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统一法度、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
(1)评价材料一中商君做法所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3)材料三中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有什么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B
考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解析:根据_??????????§???????_六合”可知,这是指秦始皇统一六国。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并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B项兼并六国,完成统一是“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赞颂的秦王的功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始皇的统一六国。
2. A
考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解析:_???????????????_诗赞扬的是秦王赢政统一六国的光辉业迹,秦王赢政灭掉东方六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是公元前3世纪。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秦朝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
3. A
考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解析:本题考_??????????§??§????_巩固统治措施的掌握。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的功德高过古代的三皇五帝,将“王”改为皇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一词成为两千多年中国王朝时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皇帝称谓的由来。
4. D
考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解析:_??¤é??è??????§??§?_皇的治国措施。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的功德高过古代的三皇五帝,自称“始皇帝”,并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在这一制度中,皇权至上,皇帝自称为“朕”,皇帝的印章用玉制成,称为玉玺,别人能用。根据题干中的史料及“本质”一词可知答案为D。
【点评】理解秦始皇的治国措施。
5. C
考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解析:_?§?????????????_央集权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下设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不再有世袭的诸侯。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郡县制的内容,需要学生掌握郡县制的内涵。
6. B
考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解析:题干中“周制_?????????è????¨???_分封制,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随着诸侯势力的增大,分封制却不利于西周的统治,最终还导致西周分崩离析,因此秦朝认为周朝的灭亡是因为实行了分封制所致,因此秦不再实行该制度,而推行了郡县制。
B项推行郡县制是在秦朝时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秦朝推行郡县制的准确认识。
7. A
考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解析:本题考_??????????????????_孔钱的有关知识。 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铜钱为全国统一货币(“半两”钱)。中国银行的行徽的外观设计灵感就源自于这种圆形方孔铜钱。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圆形方孔钱的识记。
8. A
考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解析:秦始皇统一全国后_???è§????????§????_圆形方孔“半两”铜钱作为全国通行的货币,各诸侯国原有的货币一律停止使用,货币统一促进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A项圆形方孔铜钱是秦始皇下令统一全国货币的标准样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秦始皇统一货币相关知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9. C
考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解析:【分_???????§??????????_后,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题干图片为秦统一文字图。
C项秦统一文字是题干图所反映的历史事实,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知识。21教育网
10. B
考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解析:_???é??è???????????_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有关知识。秦始皇为了消除文字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成为维系中华文明重要因素。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秦始皇统一文字影响的识记。
11. C
考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解析:公元前2_30???è?????2_21年,秦王嬴政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C项咸阳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都城,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秦统一六国的相关史实。
12. C
考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解析:秦统一_???????§??§???????_一文字,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因此秦简上的文字最可能是小篆。
C项小篆最可能是秦简上的文字,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措施及学生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
13. D
考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解析:秦朝_??????????????????_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政治上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因而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D项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是“秦,虽死犹存”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14. A
考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解析:结合所学知_è???????????????§?_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但是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对思想文化进行控制,结束了这一思想活跃局面。BCD均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秦始皇的暴政。在百家争鸣的时代,秦始皇为了控制思想文化,实行了暴政,焚书坑儒,客观评价秦始皇。2·1·c·n·j·y
15.C
考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_??????????????????_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了加强皇权统治,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政策,打击儒家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焚书坑儒的识记。
16. B
考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解析:本题_è?????????????????_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李斯所刻文字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官僚制的确立无关,所以AD不符合题意,李斯所刻文字与秦始皇统一全国文字为小篆有关,所以B符合题意;统一度量衡与统一文字无关,所以C不符合无关。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7. B
考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解析:_???é??è???????????_古代政治制度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在西周时已经出现,秦朝创立郡县制,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元朝创立行省制。故选择B。21cnjy.com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了解。
18. A
考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_?§?????·?????¤§???_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后,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故“秦权”上面文字的字体是小篆,题干反映了秦统一中国后统一度量衡的措施,这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③④不能从铜权上直接看出,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秦朝巩固大一统措施的理解。21·世纪*教育网
19. A
考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_???????§??§???????_期”焚书坑儒“政策的了解。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颁布焚书令,凡秦书以外的史书以及非博士收藏的“诗、书、百家语”全部焚毁,民间只准保留医药,卜书、种树之书;民间藏书限期交官府焚毁,谈论诗书者处死。公元前212年,以“谣言以乱黔首”捕捉方士和儒生460人,全部坑杀与咸阳。这即是焚书坑儒。据此,可知答案为A。
【点评】了解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的政策。
二、材料分析题
20. (1)首创皇_??????????????????_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2)国家统一;百家争鸣提供了多种治国学说。
(3)对秦朝:巩固中央政权。对后世:后世的政治制度是在秦制基础上不断完善与创新的;权力的统一与集中成为后世王朝的总体趋势。 www.21-cn-jy.com
考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解析:(1)_??????????????????_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并结合所学可知,为了适应统一的需要,加强封建统治,秦统治者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2)由材料二“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陆续灭了六国,采用法家为主、兼蓄并用其他学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格局”可知,秦统治者创新制度所具有的历史条件是国家统一,百家争鸣提供了多种治国学说。?
(3)由材料三“中国在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基督尚未诞生前约两百年,即已完成政治上的统一:并且此后以统一为常情,分裂为变态(级使长期分裂,人心仍超向统一,即使是流亡的朝延,仍以统一为职志),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可知,秦统治者所创制度的影响包括巩固了中央政权,后世的政治制度是在秦制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的,权力的统一与集中成为后世王朝的总体趋势。?
故答案为:(1)首创皇帝制度,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2)国家统一;百家争鸣提供了多种治国学说。
(3)对秦朝:巩固中央政权。对后世:后世的政治制度是在秦制基础上不断完善与创新的;权力的统一与集中成为后世王朝的总体趋势。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朝的建立、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1.__???1?????????_坑儒
(2)李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3)医药、占卜和种植等方面的书。
(4)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考点:百家争鸣,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解析:(1_??????é??è????????_是焚书坑儒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书籍被烧残”、在商君教引下秦孝公“燔《诗》、《书》而明法令”,说明是焚书坑儒。
(2)本题考查的是焚书坑儒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3)本题考查的是焚书坑儒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焚《诗》、《书》,医、卜之类的文籍,不在焚烧之列。
(4)本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末年以来,莲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局面。春秋战国时代,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焚书坑儒、百家争鸣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2. (1)秦国从此强_???è?·????????????_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秦王嬴政结束了诸侯国长期割据混战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
(3)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车轨。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
考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解析:(1)_???é??è???????????_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商君即商鞅。商鞅变法使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本题考查的是秦始皇历史功绩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最大的贡献是秦王嬴政结束了诸侯国长期割据混战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
(3)本题考查的是秦始皇历史功绩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秦始皇采取了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车轨。这些措施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秦始皇历史功绩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_21?????????è?????(www.21cnjy.com)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