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复习(十)(含必修三第一、二章)【单元知识网络】【单元质量评估】选择题材料一21世纪全球已经进入知识信息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信息和高科技的竞争。材料“GIS”的英文全名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lem,也叫地理信息系统,它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这三项功能。 GIS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地点”、“状况”有关查询,但GIS系统能进行势态分析,复杂的“模式分析”和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期分析……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回答以下4题:1.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A。受地面条件限制少B.测量范围大C.手段多,获取的信息量大D.获得信息速度快、周期短2.在联合国对伊拉克违禁武器核查期间,专家使用美国的U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u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时主要运用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C.全球定位技术 D.计算机技术3.如果将GIS新技术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B.用来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和灭火所用的大致时间C.用来预测森林火灾后所造成的后果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预测分析火势蔓延的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案4.有的渔民已经利用GPS新技术来寻找鱼群,如果在渔民中广泛推广应用这一新的捕鱼技术,可能会出现的后果是A.可能会导致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日趋枯竭B.可能会使渔民的鱼获量日益持续增长,获得长久的高经济效益C.可能会增加渔业的生产成本,使渔民获利更少D.可能会促进渔业生产,加大对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渔业资源更加丰富答案:1.D 2.A 3.D 4.A读下图,回答以下4题。5.一般情况下,河流RA.只有春汛B.只有夏汛C.只有秋汛D.春季和夏季各有一个汛期6.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该能源基地是21世纪教育网A.水电站 B.油田 C.天然气田 D.煤矿7.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单位面积产量高B.人均耕地面积大C.交通发达D.水热条件好8.城市Q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C.廉价劳动力D.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员答案:5.D 6.B 7.B 8.A亚马孙雨林是功能强大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但雨林生态又是非常脆弱的。据此回答以下2题。9.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D.雨林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10.雨林生态脆弱的表现不包括 ( )A.雨林生物循环旺盛,土壤养分很少积累和补充B.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C.雨林地区降水丰沛,淋溶作用强烈D.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丰富,植被破坏后,很快可以恢复答案:9.B 10.D厄瓜多尔政府启动一项旨在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计划,以避免因开发有环保争议的油田而破坏该国亚马孙雨林地区的生态环境。据此回答以下2题。11.对亚马孙热带雨林带来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B.粗放的畜牧经营方式C.滥捕滥杀野生动物 D.过度引水灌溉12.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有 ( )①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②受暖流的影响③受寒流的影响大④纬度低,热量充足⑤平原面积宽广A.①③④ B.①②④C.②④⑤ D.①②⑤13.雨林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雨林受人类破坏最少,因此保存完好B.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一半以上21世纪教育网C.亚马孙雨林的减少对物种基因影响不大D.雨林生态的脆弱性是导致物种减少的直接原因答案:11.A 12.D 13.A干旱是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分析其成因和特征,回答以下2题。14.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 )①距海洋远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④纬度位置偏高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15.绿洲是西北地区的一种特殊景观,决定绿洲形成和分布的最 重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B.光热条件21世纪教育网C.水资源条件 D.土壤条件答案14.D 15.C二、非选择题:16.读遥感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A中可以看出,此遥感技术所利用的运载工具是 ,这种运载工具采用 的方式对地面物体进行感知和识别。这种方式的遥感技术,对地面物体的分辨率是较 (高或低)的。(2)在图A中,航空摄影采用 的方式对地面物体进行感知,其目的是:。(3)在图8中,传感器接收到的是 ,它的产生是由于 。在这个遥感过程中,传感器之所以能够对地面物体进行分辨,其原理是:。答案:(1)飞机 航空摄影 高;(2)连续拍摄 使地面摄像范围内事物无遗漏,再用拼接方式制成完整区域图片;(3)地面反射或辐射电磁波 地面接受太阳辐射或大气散射的光能产生地面辐射 不同物体,不同环境条件中其反射或产生的辐射电磁波是不同的,传感器可以进行识别17.读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1)①地区草地退化严重,其自然原因是 ,该地区淹没在沙漠中的古代文明遗址有(2)①~②地区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比较严重的人为原因是(3)③④⑤三个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是原因是(4)④⑤地区也是我国酸雨影响严重的地区,酸雨对土壤的危害是 ,请你为该地区酸雨的防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答案:(1)①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②沙漠(荒漠)广布;③植被稀疏。(2)①冷锋锋面附近气温、气压差大,风力强劲;②吹扬沙尘并使之随锋面移动。(3)春季。原因:①多大风天气;②气温回升快;③降水相对较少。21世纪教育网(4)①提供图像数据资料;②跟踪监测、预报等18.读某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及C地区某地的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A地区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该问题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 (2)B地形区为 ,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3)你认为治理该地区荒漠化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土地荒漠化 自然原因:地处内陆,距海遥远,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气候干旱;地表多为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且大风日数多而集中。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是荒漠化的决定性原因。(2)河套平原 光热集中、水源充足、地势乎坦、土壤肥沃(3)荒漠化的治理应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以防为主,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具体措施有: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构筑防护体系;⑧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