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文地理七上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 一、单选题 1.小红在作业本上写了“东西半球划分的界线是0°和180°两条经线”,爸爸看了觉得不对,但也不知道具体的界线。你认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 A.?东经100°和西经80°??????B.?东经160°和西经20°??????C.?东经20°和西经160°??????D.?东经90°和西经90° 2.读“地球某时刻的太阳光照示意图”(如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笼罩在黑暗之中 B.?此时正值秋分 C.?太阳正好直射南回归线 D.?此时,全球白昼范围大于黑夜范围 3.下列符合“东半球、中纬度、北半球”三个条件的是( ??) A.?20°W、0°?????????????????????B.?45°W、0°?????????????????????C.?165°E、45°N?????????????????????D.?19°W、45°N 4.下列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条经线的长度不相等 B.?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 C.?纬度越高,经线越长;纬度越低,经线越短 D.?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前进,最后转回到出发的地点 5.我们利用经纬网的目的是( ??) A.?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方的位置??????????????????????B.?更好地认识地球的形状 C.?了解半球是怎样划分的???????????????????????????????????????D.?认识经纬线长短的变化 6.下图中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B.??????????????????????C.??????????????????????D.? 7.北京的学生通常要比乌鲁木齐的学生上学时间早是因为( ??) A.?北京的学生比乌鲁木齐的学生勤奋 B.?两地的气候不同 C.?地球自转造成的两地季节差异 D.?地球自转造成的两地时间差异 8.下列关于经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度最大值为90°????????????????????????????????????????????????B.?经度最大值为180° C.?经度自南向北逐渐减小???????????????????????????????????????D.?经度自西向东逐渐减小 9.下列有关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B.?所有经线都是一个圆圈 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D.?地球仪上可画360条经线 10.地球上任何时刻,白天和黑夜( ??) A.?各占一半???????????????B.?白天一多半???????????????C.?黑夜一多半???????????????D.?有时都是黑夜,有时都是白天 11.当伦敦(0°经线)地方时为正午12点时,区时为20点的城市可能是( ??) A.?悉尼(150°E附近)???????????B.?北京(120°E附近)???????????C.?洛杉矶(120°W附近)???????????D.?阿克拉(0°附近) 12.假设地球不自转,可能产生的现象是( ??) A.?同一地点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B.?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 C.?全球各地都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D.?同一地点有昼夜交替现象 13.关于地球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N未必位于北半球 B.?150°E经线未必位于东半球 C.?任何一个纬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 D.?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 二、材料分析题 14.观察下面的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A点的纬度是________;B点的经度是________。 (2)从南、北半球看,A点属于________半球,从东、西半球看,B点属于________半球。 (3)A点位于B点的________方向。按低、中、高纬度划分,B点位于________纬度。按五带的划分,A点位于________。 15.读下侧的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项: (1)A、B点的经纬度: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2)判断:C在A的________方向;B在A的________方向。 (3)A点位于________(东、西半球);D点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 (4)C点位于________带(温度带);ABCD四点所在的纬线圈最长的是________点。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表1 A、B两区域的气温降水资料 ? ? 最低月均温(℃) ? 最高月均温(℃) ? 年降水量(mm) A地 26℃ 32℃ 1689mm B地 -2℃ 25℃ 356mm (1)写出甲地的经纬度。 (2)乙地位于丙地的________(填方向);乙地位于________(填纬度带)。 (3)依据上述材料,分别指出A、B两地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并说明原因。 (4)据此案例,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B 【考点】经线和经度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为界,西经20°以东,东经160°以西为东半球,西经20°以西,东经160°以东为西半球;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为界,西经20°以东,东经160°以西为东半球,西经20°以西,东经160°以东为西半球;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的180°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的180°,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 2. A 【考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南极地区正处于黑夜之中,出现了极夜现象,所以此时正值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任何时刻都是一半白天,一半黑夜,故D错误;故选: A。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结合地球公转的极昼极夜现象是解题的关键。 3. D 【考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 【解析】A. ( 20°W,0° )位于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低纬度; B. ( 45°W,0° )位于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低纬度; C.( 165*E,45°N)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D( 19°W,45°N )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东西半球、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4. B 【考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度越高,纬线越短,纬度越低,纬线越长;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前进,最后不能回到出发的地点;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但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 5. A 【考点】经纬网 【解析】在地球仪表面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人们画出经纬线,标注经纬度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 故答案为:A。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词是“目的”,较为简单。 在地球仪上,建立经纬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一点的位置和判断方向。 6. B 【考点】地球的形状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其含义是在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记忆即可。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 7. D 【考点】经线和经度 【解析】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也导致各地出现了时差.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因此,东方时刻总要比西方时刻早,所以北京的学生每天早晨上学通常都比新疆的学生要早.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8. B 【考点】经线和经度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度的最大值是180°,经度自南向北不发生变化,从0°经线开始,向东走,经度逐渐增大是东经度。向西走,经度也是逐渐增大,但是西经度。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首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0°经线算起,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作代号。东经180°和西经的180°重合在一条经线上,那就是180°经线。 9. A 【考点】经线和经度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共同组成经线圈。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地球仪上,可以画出无数条经线。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 故答案为:A。 【点评】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首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0°经线算起,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作代号。东经180°和西经的180°重合在一条经线上,那就是180°经线。 ? 10. A 【考点】地球的形状 【解析】由于地球自转,太阳光线只能照射地球的一半,所以地球上的任何时刻,都是一半白天,一半黑夜,A对,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 故答案为:A。 【点评】 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一半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是黑夜.太阳光线与地面的相切线就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 11. B 【考点】经线和经度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当伦敦(0°经线)地方时为正午12点时,区时为20点的城市需要在中时区以东,相差八个时区,也就是东八区。正好与北京的经度相符。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一次国际经度会议(又称国际子午线会议)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东、西各12个时区)。规定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为中时区(零时区)、东1—12区,西1—12区。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度,时间正好是1小时。 计算的区时=已知区时-(已知区时的时区-要计算区时的时区)。(注: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 。 12. A 【考点】地球的形状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假设地球不自转,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就会消失。地球上就不会有昼夜交替现象,但也有昼夜之分。因为地球还在公转,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白天。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 故答案为:A。 【点评】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太阳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13. D 【考点】地球的形状,经纬网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N位于北半球;150°E经线位于东半球;一个纬线圈都不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除非赤道;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是以30度和60度为界,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 二、材料分析题 14. (1)30°N;50°E (2)北;东 (3)西北;中;北温带 【考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经纬网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经纬网的有关知识。根据图示A所在的区域,经度从西向东数值不断减少判断为西经,纬度从南向北数值不断增加判断为北纬,因此A地纬度为30°N,经度为20°W。A所在的区域,经度从西向东数值不断增加判断为东经,纬度从南向北数值不断减少判断为南纬,因此B地纬度为50°S,经度为50°E。 (2)本题考查的是半球划分的有关知识。A点纬度是30°N,因此位于北半球。B点经度是50°E,在20°W以东到160°E以西地区为东半球,因此B点位于东半球。 (3)本题考查的是经纬网定向法、温度带、纬度带的有关知识。据经纬网定向法可以判断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纬度在0°—30°为低纬度,在30°—60°为中纬度,在60°—90°为高纬度,因此B点位于中纬度。根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划分为下列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66.5°N是北寒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23.5°N是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23.5°S是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66.5°S是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因此A点位于北温带。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经纬网、温度带、纬度带、半球划分的理解。 15. (1)A北纬40度(或40°N);西经40度(或40°W);B南纬20度(或20°S);东经40度(或40°E) (2)正南;东南 (3)西半球;北半球 (4)热;C 【考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经纬网 【解析】(1)根据图中给出的经纬网可以判断出 A、B点的经纬度:A:A北纬40度(或40°N),西经40度(或40°W)?? B:B南纬20度(或20°S)、东经40度(或40°E) (2)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以判断:C在A的正南方向;B在A的东南方向。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点位于西半球;D点位于南半球。 (4)C点位于热带;ABCD四点所在的纬线圈最长的是C点。 【点评】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为界,西经20°以东,东经160°以西为东半球,西经20°以西,东经160°以东为西半球;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的180°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的180°,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属于北半球,赤道以南的纬度称南纬,用符号“S”表示,属于南半球;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定方向,无论经、纬线如何弯曲,经线永远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永远指示东西方向。 16. (1)60°N,150°W。 (2)南方;中纬度 (3)A地以种植水稻为主;B地以种植小麦、大豆、玉米为主。? 原因:A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丰沛;B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4)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 【考点】经纬网,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析】 (1)根据给出的经纬网,可以写出甲地的经纬度是( 60°N,150°W ).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乙地位于丙地的南方,乙地位于中纬度。 (3)依据上述材料, A地以种植水稻为主;B地以种植小麦、大豆、玉米为主。? 原因:A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丰沛;B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4)据此案例, 从人地关系角度分析可知, 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 【点评】根据经度的变化规律:度数向东逐渐增大为东经,向西逐渐增大为西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度数向北逐渐增大为北纬,向南逐渐增大为南纬来判断各点的经纬度。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进一步判读两点的相对位置。 _21?????????è?????(www.21cnjy.com)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