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教学目标 了解超声波的特点,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2、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 3、通过对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的了解、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通过对次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的分析,加强学生的社会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人耳听不见声音的频率范围 2、超声波的应用 学情分析 学生平时都是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周围的世界,因而,他们对感觉不到的未知的事物往往充满了好奇,为此本节课的关键就是,如何引导学生感知这些听不到的声音,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人耳听不见得声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追求科学道理的素养。 情境导入: 蚊子飞行的情景;蝴蝶飞行时的情景。(视频) 观察与思考 蚊子飞行时,看到翅膀的振动,同时听到声音。 蝴蝶飞行时,看到翅膀的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 响度一定不同的声波中,有的我们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哪些声音你听不见,你想知道吗? (板书课题) 新授 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 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声音是由物体震动产生的,学生思考、讨论、总结。(说明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有限) 学生看课本 生活·物理·社会 人和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 从表格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是 20Hz~20000Hz 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感知与体验:现在同学们将手臂快速摆动几下,感知一下手臂摆动的声音。思考这与蚊子翅膀的振动有什么不同呢? 超声波和次声波虽然人耳听不到,但它们对人类的生活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 超声波 特点 (1)方向性好 (2)穿透能力强 (3)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应用 1、超声波定向性好: 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特点制成声呐 .可以发现潜艇和鱼群,还可以测绘海底形状。 知识快递 回声: 超声波碰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声呐: 向水中发射各种形式的声信号,碰到需要定位的目标时产生反射波,接收反射波并进行信号分析,处理除掉干扰,从而显示出目标所在的方位和距离。 2、超声波可以成像: 医院利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做胃部、腹部检查,还可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 平常说的“B超”就是根据内脏反射的超声波进行造影,帮助医生分析体内的病变。 3、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制成速度测定器: 目前交警是利用红外线产生的多普勒效应测定车辆的速度。 4、超声波能使清洗液剧烈振动,有去污作用,人们制成超声波清洗器。 5、超声波还能使塑料膜之间摩擦生热,粘合在一起,制成超声波焊接器。 6.超声波碎石,利用超声波的巨大能量还可以把人体内的结石击碎. 次声波 1、次声波的产生:飞机飞行,火箭发射,火车,汽车奔驰都会产生次声波。大自然中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气压突变都会产生次声波。 2、次声波的特点: 传得很远,容易绕过障碍物,无孔不入。 3、次声波的危害: (1)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使人恐惧、恶心、神经错乱,甚至五脏破裂。 (2) 地震产生次声波会使房屋倒塌,对人类造成伤害。 4、次声波的应用: 对自然现象产生的次声波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这些现象的特征和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可用于预报地震、台风,监测火山爆发,核爆炸等的和。 学生看课本 生活·物理·社会 次声波监测站 从短文中得知,监测大气中的次声波可以监测核爆炸。 5、次声波的研究和应用才刚刚起步,次声波的影响和应用还没有被充分认识,有待进一步开发。同学们课后利用各自的方法和途径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交流。 课堂总结 本节课里我们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人耳听觉频率范围:20Hz 20000Hz 超声波 高于20000Hz 声音分类 可听声 20Hz---20000Hz 次声波 低于20Hz 方向性好 声呐 超声波的 穿透能力强 B超 特点 应用 声能易于集中 清洗器、焊接器 产生 飞机飞行,火箭发射火车、核爆炸、汽车 奔驰、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 台风、雷电 特点 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无孔不入 次声的特点、应用 应用 预报地震、台风、火山爆发,监测核爆炸 危害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使人 恐惧、恶心、神经错乱,甚至五脏破裂。地震产生 次声波会使房屋倒塌,对人类造成伤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