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2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班别姓名学号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自主学习: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带电的和核外带电的构成的,由于所带电量和所带电量相等,但,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一般是由、构成的,质子带,中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带1个单位)———2.原子(不带电)(带1个单位)一、原子的构成⒈构成原子的粒子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原子核原子中子:不带电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⑴原子核所带电量数称为核电荷数,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⑵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普通的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⑶原子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⑷原子核只占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原子内相对有一个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课堂练习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原子的类别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所决定的C.原子中不存在带电微粒,因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所以原子是带电的粒子D.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中电子的运动是分层运动的,在含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低的,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为了便于说明问题,通常就用电子层来表明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把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能量稍高、离核稍远的叫第二层,由里往外依次类推,叫三、四、五、六、七层(也可分别叫KLMNOPQ层)。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是没有固定轨道的。2、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2)(8)(2)(1)1~20号元素,第一层最多能排2个,其它层最多能排8个,不足够8个的,是几个就排几个。各层电子数之和等于质子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2)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一般为8个(氦为2),为相对稳定的结构。(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从而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4)金属元素最外层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从而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课堂练习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粒子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B.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C.该粒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D.该粒子呈电中性.原子核外电子总数,等于原子核内的()中子数B.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C.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D.质子数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选择填空:(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3)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4)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5)带正电的粒子是;(6)带负电的粒子是;(7)不带电的粒子是;课后练习单选题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铜B.氧气C.氯化钠D.金刚石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硫酸铜C.铝D.过氧化氢以科学原理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因此可以利用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新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就一定是由原子构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元素组成相同,所以它们的性质也完全相同下列物质①空气、②高锰酸钾、③液态氧、④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分子的一组是()。A.②③B.①④C.①③D.①②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断地运动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一氧化碳可燃,二氧化碳不可燃——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A.过氧化氢()B.二氧化锰()C.二氧化碳()D.空气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A.二氧化碳B.铁C.碳D.氯化钾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水B.氧气C.金刚石D.硫酸铜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同种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化学性质不同B.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物质C.在干冰中,分子因相互作用而静止不动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某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3B.2C.1D.0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B.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C.质子数一定不等于中子数D.一般说来,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钠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核外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质子数为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最密切的是()。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核内的中子数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D.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14.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A.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D.分子能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间有间隔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水结冰后水分子便不再运动D.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下列微粒呈电中性的是()。A.中子B.质子C.电子D.原子核从微观角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木炭燃烧: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有新的元素生成液氧转化为氧气:分子总数增加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光合作用:分子分成原子,有新的原子生成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A.最外层电子数B.中子数C.相对原子质量D.质子数答案:1.B2.D3.B4.C5.B6.D7.D8.C9.B10.C11.C12.A13.D14.B15.B16.A17.C18.A课题2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班别姓名学号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自主学习1.离子的形成:原子→阳离子→带正电原子→阴离子→带2.离子:带电的或叫离子。带正电的离子叫;带负电的离子叫。3.离子符号⑴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表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1个单位的负电荷时,“1”省略不写。如:阳离子:阴离子:⑵表示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如:Mg2+——表示一个镁离子(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2Mg2+:表示两个镁离子(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4.离子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离子1、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2、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如:Mg2+——表示镁离子(一个镁离子)2Mg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表示两个镁离子⑴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⑵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表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个单位的负电荷,“1”省略不写。如Na+、Al3+、Cl-、S2等3、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判断: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课堂练习1.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中,正确地是()A.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C.该原子易形成阴离子D.该原子易形成阳离子2.Na和Na+具有相同的()A.核外电子数B.化学性质C.核电荷数D.电子层数3.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图中粒子共能表示种元素。A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2)图中表示的阳离子是(用离子符号表示),表示的阴离子是(用离子符号表示),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5、有关离子的小结⑴金属离子带正电荷,非金属离子通常带负电荷;⑵离子所带的电荷=该元素的化合价6、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粒子的种类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区别粒子结构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粒子电性不显电性显正电性显负电性符号用元素符号表示用阳离子符号表示用阴离子符号表示相对原子质量1、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即mC×1/12),其他的原子与他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即mH/(mC×1/12))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例如:Ar(H)==mH÷(mC×1/12)它的单位为1一般不写出。而原子的实际质量单位是Kg,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实际质量的比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课堂练习单选题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是()。A.、B.、C.、D.、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阳离子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图是表示()。A.原子B.分子C.阳离子D.阴离子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阴离子C.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B.C.D.下列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一定会改变C.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再分的粒子D.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如图为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该微粒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该微粒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容易得一个电子该微粒是阴离子该微粒的核电荷数为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①④均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C.原子由原子核、中子、电子构成D.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相同原子可以构成不同分子任何离子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肯定不相等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阳离子一定带正电荷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氯原子和氯离子的核内质子数相同D.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种类和数目不变15.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对该粒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核内一定有个质子B.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C.具有稳定结构D.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或稀有气体原子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B.质子数和电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D.核电荷数和电子数镭具有放射性,镭原子会分裂,变成一个质子数为、中子数为的氡原子和一个具有个中子、个电子的氦原子,并放出放射能。试推断镭原子的核电荷数与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A.、B.、C.、D.、在所有金属中,银的导电性最好,某银原子核内有个质子、个中子,核外有个电子,则该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B.C.D.已知某物质的化学式为,相对分子质量是,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B.C.D.对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构成分子的原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答案:1.A2.B3.D4.D5.D6.C7.B8.B9.C10.D11.D12.D13.C14.D15.A16.A17.C18.A19.C20.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2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学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docx 3.2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学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