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维护秩序》(课件30张PPT+教学设计+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维护秩序》(课件30张PPT+教学设计+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良好的社会秩序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而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社会生活有秩序”,有秩序才有美好生活;而良好的秩序又需要规则,“维护秩序靠规则。”?
?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一节
维护秩序
新知导入
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秩序的含义及包括的内容;
2、理解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的重要性;
3、了解规则的含义及种类;
4、理解社会规则与秩序的关系,明确社会规则的作用;
5、学会结合社会现象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学习难点: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
1、什么是社会秩序?
2、社会秩序包括什么?
3、社会秩序的作用?
4、什么是社会规则?(社会规则是怎么形成的?)
5、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哪些?
6、社会规则作用?
7、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有哪些?
认真阅读课本P22-26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
时间:5分钟
自学指导
一、社会生活有秩序
(2)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1)以上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
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
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处于一种无序化状态,社会会混乱不堪,社会生产和生活将无法正常进行。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社会秩序的种类
社会管理秩序是指国家机关对社会的管理活动的秩序;
生产秩序是指生产作业时应遵守的规则和规定;
交通秩序是指人们为维护交通安全与畅通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公共场所秩序是指保证公众安全的顺利出入、使用公共场所所规定的公共行为准则。
北京小学生吐槽学校门前交通混乱
(1)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2)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状况?
影响学校正常的放学,可能会对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伤害,交通堵塞;易引发交通事故;耽误每个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也容易引发人们相互之间的矛盾。
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学校安排不同年级分时段放学;家长遵守交通规则、在路边等候孩子;学生们有序排队出校门;制定相关的规则,维护学校的秩序。
视频问题探究
谈起社会治安的变化,家住某街道的居民老李感触颇深。几年前他经营的一家五金店不时被小偷“光顾”。自从公安机关加大治安管理力度后,他的五金店从未失窃过。近年来,该地区全力打造“平安家园”。公安部门以网格化巡逻为基本格局,建成了覆盖全城的街面防控网,防控效果显著。与老李同住一个小区的居民说:“治安巡逻防控体系健全了,现在即使一个人深更半夜回家也很安全。”
你有什么感悟?
阅读感悟
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生活为什么需要社会秩序?
(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二、维护秩序靠规则
探究与分享
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幼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
劳动者在找工作时,会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企业在商业竞争中,要遵守反不正当竞争法,不得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的商业秘密……
(1)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规则?
法律、纪律、道德、风俗等规则。
(2)这些规则起到什么作用?
规则告诉我们生活中应该如何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
(1)社会规则是怎么形成的?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情景一:星期日,俊杰和爸爸准备乘公交车去图书馆。公交站牌处等着乘车的人很多,大家正在依次上车时,忽然跑来一个小伙子,直往车门里挤,还差一点儿将一位老大爷撞倒。这时,有人说道:“挤什么?按顺序上!”小伙子听后,脸一红,低下头到后面排队去了,上车秩序又恢复了正常。
情境二:明阳同学每次进入图书馆借阅书精的时候,都是轻声细语,尽量保持安静,以免影响其他同学阅读。
情景探究
(2)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哪些?
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依靠舆
论、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
纪律指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进行而要求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文。要求人们在集体生活中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职责的一种行为规则。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社会规则的类型
在很多人排队办理业务,当一个人在办理时,后面的人则应等在一米之外,以尊重他人的隐私。
“一米线”实际上要求的是对别人隐私权的尊重,对公共秩序的遵守,它是基于道德标准而提出来的一项措施,体现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一米线”就像一面镜子,从中折射出人们的公德意识。它同时又是一把尺子,悄然地丈量着人们的文明程度,考验着人们的道德素质。
“一米线”其实也是一条荣辱线,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跨越文明与道德,尊重与谦让的最低底线,自觉地站在“线”外,看似止步不前,但我们的文明素质、道德观念,却由此前进了一大步。
相关链接
你有什么感悟?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动车吸烟还袭警!
抗拒执法被刑拘
因为其行为破坏了社会秩序,违反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
(1)男子动车上吸烟为什么会被处罚?
(2)给我们什么启示?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视频问题探究
对违反社会规则的处罚措施
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练习
1、
2020年2月8日,新郑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楚某辉在回家途中,与疫情检查卡点工作人员发生争执,拒戴口罩,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被暂停副院长职务。这一事例说明(  )
①临时性规则不需要遵守
②守规则全靠他人监督
③社会生活需要规则保护
④遵守规则是自我保护的最佳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2、近期,从高铁“霸座”到公交“互殴”,发生在公共场所的这些不文明行为乃至违法事件,受到公众和媒体的谴责,也引发了关于社会文明的思考。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  )
A.尊重自然,维护生态平衡
B.尊重社会,尊重社会规则,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C.只需自己做到文明乘车,因为别人有社会舆论压力和他人监督
D.参与公共生活、遵守公共规则,但不能牺牲个人自由
B
3、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及时清洗掉,很快就会有更多的人在墙上涂写;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好,不久其它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别人打破。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有的规则我们不能违反,一旦违反,不能自律,会继续违反
②和同学产生矛盾,应该马上解决,否则我们的矛盾会越来越深
③教室地面有几片碎纸,我们应该马上捡起,否则会有更多的同学往地上扔垃圾
④个别同学不愿意穿校服,我们应当及时纠正,否则会引起连锁反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4、4月份复学初期,有关部门要求学校进行封闭式管理,师生都要带好口罩,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的间隔,就餐时要最大限度隔开……这些措施让我们觉得很不习惯,也不方便。作为在校学生,我们应该(  )
①理解上级和学校规定的合理性
②坚决按自己的意愿行动
③服从防疫规则,遵守相关规定
④放弃个人的想法和意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B
拓展提高
在很多中小学校,一到放学时间,接孩子的车辆在学校周边随意停放,严重影响道路交通;部分车辆甚至停放在公交站牌前,致使公交难以入站停靠,造成交通秩序混乱,拥挤的车辆、人群将学校门口堵得水泄不通。不少群众呼吁对这一状况进行整治。
(1)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违反规则的行为?请试举两例。
(2)请运用社会秩序的相关知识分析,群众呼吁对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进行整治的原因是什么?(两个方面即可。)
(3)为了改变上述状况,让大家遵守和维护规则,请提出你的解决方案。(三个方面即可。)
板书设计
维护秩序
一、社会生活有秩序
二、维护秩序靠规则
作业布置
一位父亲带着年幼的孩子去钓鱼,河边的告示牌上写着:“钓鱼时间从上午九点至下午四点”父子俩从上午钓了很长时间终于钓到一条大鱼,很是高兴。突然,父亲看了一眼手表对孩子说:“现在已经是四点十二分了,按规定我们只能钓到四点,因此我们必须把这条鱼放回河里去。”虽然孩子很不情愿,但父亲最终然把鱼放了回去。
上述事例启示我们该怎样维护规则?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课题
3.1《维护秩序》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了解社会秩序的含义及包括的内容;2、理解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的重要性;3、了解规则的含义及种类;4、理解社会规则与秩序的关系,明确社会规则的作用;5、学会结合社会现象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难点
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良好的社会秩序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而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社会生活有秩序”,有秩序才有美好生活;而良好的秩序又需要规则,“维护秩序靠规则。”?
?
?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一节
维护秩序
思考问题
开门见山文字导入本节知识,使学生易于进入本节内容
讲授新课
一、幻灯片出示课题、教学目标二、幻灯片出示自学导航,教师巡视指导:自学指导: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
P22-26内容,结合导学案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1、什么是社会秩序?2、社会秩序包括什么?3、社会秩序的作用?4、什么是社会规则?(社会规则是怎么形成的?)5、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哪些?6、社会规则作用?7、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有哪些?三、师生合作探究(一)
社会生活有秩序探究一:P22运用你的经验
(1)以上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2)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3)什么是社会秩序?(4)社会秩序的种类点拨:(1)图片一体现了社会管理秩序,图片二体现了生产秩序,图片三体现了交通秩序,图片四体现了公共场所秩序。(2)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处于一种无序化状态,社会会混乱不堪,社会生产和生活将无法正常进行。(3)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4)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探究二:播放视频《北京小学生吐槽学校门前交通混乱》(1)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2)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状况?(3)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
(1)影响学校正常的放学,可能会对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伤害,交通堵塞;易引发交通事故;耽误每个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也容易引发人们相互之间的矛盾。(2)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学校安排不同年级分时段放学;家长遵守交通规则、在路边等候孩子;学生们有序排队出校门;制定相关的规则,维护学校的秩序。(3)社会生活需要良好的社会秩序。探究三:P24阅读感悟你有什么感悟?点拨: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探究四:问题探究生活为什么需要社会秩序?点拨: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二)维护秩序靠规则探究一:P24探究与分享(1)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规则?(2)这些规则在生活中起什么作用?点拨:(1)交通规则: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乱穿马路,不在公路、铁路、码头玩耍和追逐打闹;比赛规则:足球比赛开球不得直接射门得分,下半场开始时,两队应互换场地,并由上半场开球队的对方开球;等等。(2)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
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探究二:材料探究
(1)社会规则是怎么形成的?(2)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哪些?
点拨:
(1)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2)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探究三:知识链接社会规则的类型点拨:(1)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依靠舆
论、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2)纪律指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进行而要求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文。要求人们在集体生活中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职责的一种行为规则。(3)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探究四:P25相关链接
“一米线”规则你有什么感悟?点拨: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探究四:播放视频《动车吸烟还袭警!
抗拒执法被刑拘》(1)男子动车上吸烟为什么会被处罚?(2)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1)因为其行为破坏了社会秩序,违反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探究五:问题探究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
点拨:(1)(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学生读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
教师巡视,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
当堂达标
见课时训练
认真做题,同桌互改
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了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明确了维护秩序的要靠规则,如果我们违反秩序,违反规则,就会付出代价。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社会正常运转。
说出本节课自己学会什么
归纳知识
板书
维护秩序一、社会生活有秩序二、维护秩序靠规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