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四年级上册 青铜器 中国青铜时代距今4000年左右,青铜器拥有历经岁月磨练的美妙造型,融绘画,工艺美术为一体诠释着中国文化中含蓄、内敛的美。在世界各地青铜器中堪称艺术价值最高。 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也有的是与锡和铅的合金。 红铜加了锡、铅以后,使铜的熔点降低,硬度加强。 曾侯乙编钟 乳钉纹爵(夏) 造型稳定挺拔。通高22.5cm 为长流尖尾,束腰,平底,三棱足。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最精美的一件青铜酒具。 四羊方尊 四只形态逼真的大卷角羊构成器皿的主体体装饰,增加了变化。 1.高133.2厘米,口长110厘米, 宽78厘米,重875公斤 2.司母戊鼎是从殷墟出土,是 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 3.当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 青铜器。 后母戊鼎(商) 有盖、双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 莲鹤方壶(春秋) 利簋器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此种方座青铜始见于西周初年。器内底铸铭文4行33字,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利簋(西周) 青铜器有何用途 兵器、食器、 酒器 、乐器、生产工具 食 器 酒 器 乐 器 兵 器 工 具 A B C D E C B A D E 有盖、双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 莲鹤方壶(春秋) 利簋器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此种方座青铜始见于西周初年。器内底铸铭文4行33字,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利簋(西周) 兽面纹----饕餮纹 亦称“兽面纹”。青铜器上常见的装饰纹样之一。纹样象征古代传说中一种贪食的凶兽饕餮的面形,图案多有变化。 (tāo tiè) 凤鸟纹 龙 纹又称为“夔(kuí)纹”或“夔龙纹” 各种云纹 绹纹((春秋战国) 人纹 火纹 战国虎噬鹿铜器座(战国) 战国时期著名青铜器。长50厘米、高 22厘米。一只凶猛的老虎,张开大口,扑攫小鹿,虎爪紧抓小鹿,小鹿在虎口中伸颈张嘴绝叫。形象极其生动传神。 树形灯(战国) 战国中晚期。 十五连枝灯造型如同一棵繁茂的大树,支撑着十五个灯盏,灯盏错落有致,枝上饰有游龙、鸣鸟、玩猴等,情态各异,精巧活泼。 4000——4500年前 形成期 夏商——战国早期 鼎盛期 战国中后期 转变期 创作提示: 1.每组同学选一到二种模型制作青铜器。 2.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创作记录单、解说、纹样制作、上色)。 3.运用黏土揉搓等技法表现青铜器的点、线、面造型美。 新青铜时代 铜奔马又名 “马踏飞燕” 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 长信宫灯 灯高48厘米,通体鎏金,呈宫女跪坐执灯的形象。长信宫灯是汉代造灯艺术的极品,整个造型及装饰风格都显得舒展自如、轻巧华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