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及典型易错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及典型易错题

资源简介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1、定义:像+4,19,+8844这样大于0的数叫正数;像-4,-11,-7,-155这样小于0的数叫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但负数前面的“-”不可以省略。
2、负数的意义:
1).在温度计上,零上记作正的;零下记作负的,在数字前面加上“-”;
2).在海拔高度上,高于海平面记作正的;低于海平面记作负的,在数字的前面加上“-”。
3).在盈利、收支以及东西南北走向问题的记法也是如此 。
注:0刻度线的规定看具体的题目。比如:小明考试的分数是105分,记作+5分,那么小红考试分数记作-4分,问小红考多少分?
3、 比较大小 【数轴】
注:(1)数轴上,右边的数始终大于左边的数;
(2)可将数想象成温度计上的温度再比较冷暖,即小大。
4、平均温度、昼夜温差以及楼层的问题 。
同号相减,异号相加。
5、中国是最早认识和使用负数的国家,1700多年前,我国数学家刘徽首次提出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易错题:
1).在温度计上标出11℃和-11℃;
2).盐城今天的气温是-2℃到5℃,今天的温差是(7)℃;南京今天凌晨时-1℃,到了中午气温回升了5℃,中午气温是(4)℃;
3).甲乙两个冷库,甲冷库的温度是-15℃,乙冷库的温度是零下20摄氏度,(乙)冷库温度低一些,低(5)℃。
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1、多边形面积公式
图形
推倒过程
面积公式
字母公式
平行四边形
通过剪切平移成一个长方形,平移后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底×高
S=ah
三角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高就是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后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底×高÷2
S=ah÷2
梯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下底的和,高就是梯形的高,梯形的面积是拼成后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上底+下底) ×高÷2
S=(a+b)h÷2
备注:
1).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高等底时,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两倍;
例如:已知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如果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已知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
2). 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面积等底时,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高的两倍,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高的一半。
例如:已知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面积等底,如果三角形的稿是12平方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是(6)平方厘米;已知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面积等底,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2平方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24)平方厘米。
3).已知三角形或梯形的面积,求其它,先把面积×2再计算。
2、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
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
3、完全一样一定可以得到面积相等,形状相同。反之不一定正确。
4、画对角线找交点o(称之为中心),然后通过o点可以把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正五边形等)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P15
5、测量或计量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hm?)作单位,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1hm?=10000㎡
测量或计量大土地的面积,通常用平方千米(km?)作单位,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1km?=1000000㎡=100hm?
【1亩=10分 1公顷=15亩 1亩≈667平方米】
6、面积单位及相邻之间的进率:
km? hm? m? dm? cm? mm?
2806700-772795
1431290-194945
593090-194945

100 10000 100
特别注意: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用乘法,小单位换成大单位用除法。
7、计算不规则的图形面积时,用数格子的方法:半格数÷2+整格数;计算规则的多边形的面积用割补的方法,把它变成熟悉的图形再计算。分割法,用加法;补充法,用减法。
8、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晓;把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 面积变大。
特别注意:
1).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经过割补变成一个长方形,面积不变,周长变小;由长方形割补成平行四边形,面积不变,周长变大。
2).画出和规定图形面积相等的图形,要注意先计算已知图形的面积,再按要求画图,最后要计算检验所画图形是否正确。
2).计算图形面积是一定要注意单位是否统一。
易错题:
1).P13七巧板的问题:先求整个正方形的面积,再把七巧板分成三种,最大的总面积÷4,中间的总面积÷8,最小的总面积÷16;
20688303048002).在计算大面积中,剪裁小面积的图形时要注意用边÷边用去尾法进行计算。如:用一张长方形
纸剪同样的三角形(如右图),
最多能剪成(24)个这样的三
角形。
解:50÷4≈12(个)
12×2=24(个)
3).复名数单位的转化:
2平方千米5公顷=( )平方千米
12.09公顷=( )公顷( )平方米
28975054000541米
86米
41米
86米
4). 一块近似平行四边形的梨园,被
一条长方形的石子路分成了两块
(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86米,高是41米,小路宽1米。
如果平均每棵梨树占地5平方米,
这个梨园大约有多少棵梨树?如果平均每平方米有5棵梨树苗,
这个梨园大约有多少棵梨树?
第一问,5后面的单位是平方米,也就是大面积里有多少个小面积,所以用面积÷面积;第二问,5后面的单位是棵,也就是一共有多少个5,用面积×5。
列式:
5).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6厘米、8厘米、10厘米,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斜边上的高是( )厘米。(自己试着画图)特别注意: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
一共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底分别是6厘米和10厘米,一条高是8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另一条底上的高是( )厘米。(自己试着画图)
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和分数的关系: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十分之一(0.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百分之一(0.01);
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千分之一(0.001);
……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
在数位顺序表中,整数部分没有最高位,只有最低位个位,小数部分没有最低位,只有最高位十分位。10个0.1是1.
3、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 数的大小不变。
4、小数的比较大小:先看整数部分,再看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依次下去比较。
5、较大的数改写:【在“万”位或者“亿”位的右下方点上小数点即可】 注: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则是将原数从左向右推四位,若是改写成“亿”作单位,则是推八位。
特别注意:四位一级,单位不能丢。
6、近似数 【四舍五入】 注: 1).要看后一位数字的大小,例如精确到十分位则是看百分位上的数字。2).在近似时,小数末尾的“0”不可省略。
特别注意:还原一个近视数的原来的小数的方法:最大添4,最小退1添5。如: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后是8.9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8.904),最小(8.895)。
易错题
1).大于0.7而小于0.8的两位小数有9个;大于0.7而小于0.8的三位小数有99个(0.701—0.799,99-701+1=99);大于0.7而小于0.8的小数有无数个。
2).一个四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是4.80,这个四位小数最大是(4.8049),最小是(4.7950)
第四单元小数的加法与减法
1、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算起:各位满十要进一;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退1作10再减。能化简的要化简。
2、用计算器计算时,0.80可以先按·键再按8键;如果按键中有一个数字键8坏了,在计算50—17.8时如何计算,请说出按键的过程。
易错题
1).一个物体从高空下落,经过4秒落地。已知第一秒下落4.9米,以后每一秒都比前一秒多下落9.8米。这个物体在下落前距离地面多少米?
第一秒:4.9
第二秒:4.9+9.8=14.7
第三秒:14.7+9.8=24.5
第四秒:24.5+9.8=34.3
一共:4.9+14.7+24.5+34.3=78.4
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
1、小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实际上是几个相同小数连加的简算。 例 0.8×3=0.8+0.8+0.8。
2、小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在乘积末位起向左数几位并点上小数点,能化简的要化简。
3、小数乘整十数的技巧: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特别注意:在单位换算中,由较大的单位换算到较小的单位,用乘法,乘两单位之间的进率。
4、小数除以整数:看成整数除以整数,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有余数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补零继续除。
特别注意:个位不够商1时,商0。
5、小数除以整十数的技巧: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特别注意:在单位换算中,由较小的单位换算到较大的单位,用除法,除以两单位之间的进率。
6、小数与小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乘积末位起向左数几位并点上小数点,能化简的要化简。
特别注意:
1).当小数的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2).一个数乘以大于1的数,积就比这个数大;一个数乘以小于1的数,积就比这个数小。
7、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让除数变成整数】
1).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数位相同时,同时扩大相同倍数变成整数相除;
2).被除数的小数数位多于除数时,以除数为准,变成小数除以整数; 3).被除数的小数数位少于除数时,以除数为准,被除数后面补0(也就是说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用0补足)。
特别注意:
1).一个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就比被除数小;一个数除以小于1的数商就比被除数大。
2).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商就缩小,除数缩小商就扩大;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就扩大,被除数缩小,商就所以。
3).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计算小数除法时,余数要看原来的被除数的数位。0.85÷0.2的商是4时,余数是0.05不是0.5。
8、取近似数的方法:除了前面学习的四舍五入法,还有进一法和去尾法。
特别注意:“进一法”和“去尾法”这两种方法的使用都要根据实际情况,一般在准备材料上要用进一法,就是要准备充足一点,比如装香油时准备瓶子的数量,运物品的车子等;在生产产品和购物时要用去尾法取近似值,就是不能有残缺,比如一定的钱购买物品,用丝带能包装几个礼品盒,用面粉能做几个蛋糕等。
9、循环小数:一个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一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注: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但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
10、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同整数。整数的运算率同样适用于小数。
加法交换律:a + b =b + a
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乘法交换律:a×b=b×c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a×c=a×(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除法的性质:a÷b÷c=a÷(b×c)
特别注意:25×4=100 125×8=1000
因为0.25×4=1,所以64÷0.25=64×4
因为1.25×0.8=1,所以64×1.25=64÷0.8
易错题:
1).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正好等于乙数,甲乙两数的和是16.5,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正好等于乙数,甲乙两数的差是11.8,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2).如果10千克葵花籽可榨油3.5千克,那么每千克葵花籽可榨油多少千克?每榨一千克油需要多少千克的葵花籽?
3).每1000元港币可兑换人民币850元,那么1元港币可兑换多少元人民币?每元人民币可兑换多少港币?
4) .小明买1枝钢笔和5枝铅笔一共花了20元,小军在同样的店买了牌子的1枝钢笔和3枝铅笔一共花了17.6元,问每枝钢笔与每枝铅笔各多少元?
小明买1枝钢笔和5枝铅笔一共花了20元,小军在同样的店买了牌子的3枝钢笔和3枝铅笔一共花了45.6元,问每枝钢笔与每枝铅笔各多少元?
买3枝圆珠笔和2枝铅笔要7.8元,买2枝圆珠笔和3枝铅笔要6.8元。圆珠笔和铅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5).为了鼓励节约用电,目的规定了以下的电费计算方法:每月用电不超过100千瓦时,按每千瓦时0.52元收费;每月用电超过100千瓦时,超过部分按每千瓦时0.6元收费。小明家十月份用电152千瓦时,应付电费多少元?小丽家十月份付电费64.6元,她家用电多少千瓦时?
目前城市居民用电的电价为0.52元/千瓦时,为了节约能源,我县电力公司正大力推广应用分时电表,安装分时电表的居民实行峰谷电价,收费标准如下:峰时每千瓦时0.55元,谷时每千瓦时0.35元。唐老师家12月份白天共用电170千瓦时,夜晚共用电210千瓦时。请你帮唐老师算一算,用哪种方法付费更便宜?(请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某城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起步价7元(即行驶距离不超过3千米都需付7元车费),超过3千米,每增加l千米,加收2.4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付费)。小丽从家到图书馆一共有5.2千米,如果小丽乘出租车去图书馆一共要花多少元?小明乘这种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共付车费19元,那么他乘此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的路程不超过多少千米?
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注意统计图与统计表的名称、日期不能少,同时条形统计图上的用于区分不同名称的图例不能错,每根柱子上的数据不能少。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1、用列举法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做到有序列举,不重复不遗漏。列举以后要对列举的结果进行比较做出选择。
2、列举时,可以列表,也可以画图;列举出全部结果要进行检查。
易错题:
1).小强、小华和小丽是好朋友。如果他们每人之间通一次电话,一共要通多少次电话?如果他们互寄一张贺卡,一共要寄多少张?
2).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的面积最大?
22÷2=11(米)
长/米
10
9
8
7
6
宽/米
1
2
3
4
5
面积/平方米
10
18
24
28
30
用48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多少种不同的拼法?它们的周长各是多少?
长/cm
48
24
16
12
8
宽/cm
1
2
3
4
6
面积/cm?
98
52
38
32
28
已知周长求面积(周长一定):先把周长÷2,在想长与宽的和,长与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
已知面积求周长(面积一定):直接想长与宽的积,长与宽差距越大,周长就越长。
3). 淘汰赛:没有争夺第3名的:场次=参赛队数量-1,有争夺第3名的:场次=参赛队数量
单循环赛:场次=参赛队数量×(参赛队数量-1)÷2
如:射阳县小学生首届篮球赛,共有8支代表队,以淘汰赛的形式,得出冠军一共赛( )场;如果要争夺前三名,一共赛( )场。
如果采用循环赛,一共要赛( )决冠军。
4). 有1分、2分、5分的硬币各两个,从中取出一个或几个,可以组成( )种不同的币值。
第八单元用字母表示数
X?=x×x 2x=2×x 1x=x 0x=0
钉子板上的多边形
中间的钉子数
边上的钉子数
围成的面积
0
N
N÷2—1
1
N
N÷2
2
N
N÷2+1
3
N
N÷2+2
4
N
N÷2+3
5
N
N÷2+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