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三框善用法律1.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法律服务机构有哪些?3.诉讼的含义、地位和种类?4.为什么要同违法行为作斗争?5.怎样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6.青少年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些什么?学习目标阅读课本P57“运用你的经验”,思考问题:(1)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2)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他讨回公道?一、遇到侵害依法求助答:示例:(1)超市保安对小华进行搜身,侵犯了小华的人身权(自由权、尊严权等),我们要学会自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2)①向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寻求帮助;②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超市保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1.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探究与分享:某村三户农民与村委会签订了橘园承包合同,当年获利颇丰。有的村干部看着眼红,想毁约。村民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同村干部据理力争,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思考:遇到类似情形,你会怎么应对?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法律服务所1法律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能够帮助我们解释法律问题,代写法律文书,帮助我们出主意,甚至替代们解决涉及法律的事物。2.法律服务机构有哪些?律师事物所2回答法律问题,出主意,想办法,法律顾问,处理涉及法律的事务,打官司,出庭辩护。公证处3专门的证明机构。依照法律和事实,证明合同、遗嘱、亲属关系、身份、学历、出生日期、婚姻状况等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法律援助中心4如果有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又需要打官司来讨回公道,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观看视频,了解法律援助(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探究与分享:王某是一名高三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在高考前夕,其弟被李某打伤。王某纠集几个人将李某打成重伤。结果,王某因故意伤害罪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其读大学的愿望也化为泡影。思考:遇到类似情形,你会怎么应对?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查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法律救济是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侵害时,获得恢复和补救的法律制度。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阅读课本P59“探究与分享”,思考问题:小峰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诉讼含义: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地位: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3.诉讼的含义、地位和种类?诉讼分类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小孟买到假冒名牌手表,因商家拒绝退换,于是向法院起诉。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朱某与某林场签订合同承包林场40.5亩来种植果树。县政府治理大凌河时未依法定程序征用,而将王某的林地推毁。王某以县政府摧毁其果园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动。小王因故意杀人被检察院起诉4.为什么要同违法行为做斗争?二、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探究与分享:在放学路上,小亮看见前方的同学小明被一伙青年围住,其中有人拿着小刀示意小明,其他人有的搜小明的口袋,有人搜小明的书包。青年看见小亮后对着他呼喊:“看什么?不想找麻烦赶紧滚……”(1)如果你是小亮,你会因为害怕而置之不理吗?(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2)如果你打算帮助小明你会怎么做?答:示例:在双方实力差距悬殊的情况下,我会先妥协,离开后马上想办法报警或向身边的大人、伙伴等求助。5.怎样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保护好作案现场。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6.青少年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些什么?(1)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2)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1.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法律服务机构有哪些?3.诉讼的含义、地位和种类?4.为什么要同违法行为作斗争?5.怎样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6.青少年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些什么?学习目标5.3善用法律遇到侵害依法求助加强自我防范课堂小结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青少年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些什么?诉讼的含义、地位和种类?法律服务机构有哪些?怎样善于同违法行为做斗争?为什么要同违法行为作斗争?1.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依法判处王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以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中,“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A.属于主刑B.属于附加刑C.不可独立适用D.属于行政处罚B2.河南省驻马店市农民李某伙同5人,在一年中先后作案56起,盗得正在使用的变压器中铜质金属线等材料200多千克,造成直(间)接损失300多万元。经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判处李某等人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此,你认为()①任何违法行为都应承担其相应的法律责任②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严重社会危害性③无期徒刑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刑罚方法④犯罪的法律标志是应受刑罚处罚性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B3.多据有关部门统计,100名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因在校纪律差、无心向学而犯罪的有90人,因好奇吸毒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有32人,因沉迷于网吧、浏览色情网页而犯罪的有32人。这说明()①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有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②青少年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③青少年要防微杜渐,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④青少年要明辨是非,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正确的选择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D5.3善用法律1.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查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4)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法律援助 在您身边.mp4 3、依法维权,全民守法.mp4 5.3.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