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朝气蓬勃,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他们学习生物的起点基本上是一致的,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一些浅显的认识,对生物本质的认识还不够,应该认识到不同的学生认知水平也是不同的,尽最大努力让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 1、教学目标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4、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生物某些基本特征的归纳和理解 新课环节 一、创设环境,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美丽的红枫樱花之乡四明山 教师:同学们都土生土长在具有红枫樱花之乡的四明山,想必知道四月份是四明山最美丽的月份,同学们你看,红枫不露声色的冒芽了,樱花也争先恐后的吐露芳菲,鸟儿叽叽喳喳的在弹琴说爱,数不清的各种生物好像都苏醒了 如此美景也引来了八方游客来领略我们的大山之美!那么让大自然如此灵动的主角是谁呢? 学生:生物 教师:接下来让我们来领略下不同生物的风采吧! 出示幻灯片: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毒 欣赏完后教师提出问题: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么?你知道我们地球上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了多少种生物种类么? 学生: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现今地球上生存的生物已经确定名称的有约有200多万种 教师:学们会判断生物么?判断的依据就是了解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生物的特征 板书:生物的特征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活动一 小组讨论:说说它是生物么?(课前将学生分成六组) 教师出示幻灯片 小组讨论后派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可能会陈述的理由如下: A能不断长大,B不能; A能进行呼吸,B不能; A会排泄,B不会; A的生活需要水和食物,B不用; A生长到一定时期,能够繁殖后代,B不能 A受到刺激会缩头,B不会。 …… 教学任务之一:生物具有繁殖现象 出示图片:他们都能干什么? 学生观察后得出他们的共同特征:他们都能产生后代 教师:通过生殖产生后代的行为叫做繁殖 生物都能进行繁殖 教师进行适当的小结(学生自学) 一、生物都能进行繁殖(出示幻灯片)? ? 1、高等动物个体通过交配、怀孕产生后代、高等植物通过开花、结果、产生种子繁 殖后代 生物都能进行繁殖,如(1)许多植物能够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 (2)有些植物能产生秧子,如白薯、草莓;小麦、水稻能分蘖 (3)白薯、土豆能出芽 (4)藻类、苔藓、蕨类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5)细菌、草履虫等生物通过分裂生殖,产生新个体。 (6)许多动物通过产崽繁殖后代 目的:让学生了解生物有多种繁殖行为,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模仿学习中的归纳能力 教学任务之二: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现象 出示图片:他们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后得出:他们都生长发育了 教师:生长发育:生物由幼体慢慢长大,成为有生殖能力的成体的变化 教师:同学们知道人的生长发育的起点是什么?人的一生(生长发育)要经历哪些时期么? 学生:受精卵,经历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几个生长发育时期。 目的:从学生最了解的人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现象。 二、生物都有生长和发育的现象 1、生物都具有生长和发育的基本特征。 (1)植物能由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2)小鸟由卵孵出长成大鸟,小孩能够 长成一个大人,等 2、生物还会生病、衰老、死亡 (1)植物有生有死,植物会生病 (2)动物有生有死,动物也会生病 教学任务之三: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行为 出示图片: 教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他们是同一人么? 学生:(观察后得出)不是,是父子三人 教师:父子三人在外貌上极为相似对吧,联系我们,你出去看到一个好久不曾看见的熟人,他第一次看到你,你猜猜看,他们会说什么话呢? 学生:你长得好像你爸爸或你长得好像你妈妈 教师:对了,我们把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作遗传现象。 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或者子代个体之间性状存在相似性的现象 想一想:植物具有遗传现象吗? 出示图片:它们的种子种下后会长出什么? 西瓜的种子种在土壤中会长出西瓜,大豆的种子种在土壤中会长出大豆 农耕中有一句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将生物知识与农作物练习起来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由于遗传的概念较为抽象,又是初一学生第一次触及如此深奥的概念,所以通过多举例子来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让学生明白不仅动物界存在遗传现象植物界也是) 教师提出问题:想一想:同一对父母生下的孩子就是一模一样的吗? 出示图片:狗爸爸狗妈妈生的四条小狗颜色不一样 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我们把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作变异现象。 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或者子代个体之间性状存在差异的现象 小知识遗传和变异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遗传物质——控制性状 遗传: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变异: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三、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生物体都具有控制遗传的物质,遗传物质从父母向子女的传递,实现了遗传;而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了生物的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体的基本特征 教学任务之四:生物具有应激性 出示图片:图中生物都在干什么? 狮子:捕食 斑马:逃跑 叶子:合拢 豆芽:向光生长 教师提问:这些行为有没有一定的相似性? 通过出示表格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行为的相似性,最后总结归纳 通过适当的引导,学生会慢慢找出这些现象的共同规律,生物的应激性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 学生1:狮子发现了斑马,做出了捕食行为 学生2:斑马发现了狮子,做出了逃跑行为 学生3:含羞草被人触碰了它的叶子,叶子就合拢了 学生4:豆芽受到一侧阳光的刺激,朝阳光处生长了 结论:生物都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发生相应的行为反应! 外界环境发生的变化——刺激 生物针对这些变化产生的行为——反应 统称为应激性:生物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举例子:含羞草,河鲀 想一想:生物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学生:1.能进行繁殖 2.能生长发育 3.遗传与变异 4.应激性 想一想:如何用这些基本特征来判断生物与非生物?(前后呼应) 生物:具有全部4种基本特征 非生物:有一个或多个基本特征不具有 比一比 完成表格 作出结论 想一想生物这些生命活动特征对生物有何重要意义呢? 生物通过繁殖来繁衍后代,保证种族的延续; 生物遗传保证物种的相对稳定 变异能促使物种不断向前进化发展; 生物应激性能使生物更好地适应环境而生存下来; 设计目的:让学生明白生物的特征对生物得以适应环境,能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的重要意义。 出示图片:生石花是生物么? 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为什么说它是生物?? 要生长开花结籽 学生自己了解生石花的知识:多年生小型多肉植物。茎很短,常常看不见。变态叶肉质肥厚,两片对生联结而成为倒圆锥体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课内练习(资料看后面)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学了这堂课后你有什么收获么? 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掌握和如何去辨别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具有繁殖现象 2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的特征 3、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4、生物具有应激性 而具备了生物特征之一的就是生物 课内练习(幻灯片) 第一题 生物在地球上一般不会灭绝,这是因为生物能_________; 生物能从幼小个体变成较大个体,这是因为生物能_________; 触摸含羞草的小叶,小叶会合拢,这是因为含羞草有_________;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生物能___________;?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能_________;? 第二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的生长使生物的体积增大 B生物体在适宜的条件下能繁殖 C生物在任何状态下都能繁殖 D生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第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生物的是( ) A、引起人感冒的病毒 B、会弹钢琴的机器人 C、生长在橘子皮上的青霉 D、休眠的青蛙 第四题 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第五题 下列词句中,描写生物遗传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第六题 在自然界中,孔雀开屏属于 什 么生命活动?( ) A、美化环境 B、生长 C、获取营养物质 D、生殖 递进式作业训练指导 在欣赏各种各样的生物中结束本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