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个时间跨度比较长、内容比较多、头绪比较乱的历史阶段,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往往会搞混淆。本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一个阶段,即胜利阶段一一解放战争时期。这一历史时期从战争发展的角度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战略反攻;战略决战。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围绕战争展开历史的画卷,以便深刻地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种了解仍然停留在史实本身,而缺乏对这段历史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把握。另外,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历史概念也很难一下子就能弄懂,特别是在新旧民主革命的比较方面可能是一知半解。但是,高中生正处于由感性思维逐渐过度到理性思维的阶段,我们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分析,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在感受历史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情感认识。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知识目标】
识记:中华民族的复兴面临的历史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理解:中国革命两个步骤的关系;中国人民是如在这条道路上何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呢?为什么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能力目标】
通过回顾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使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明确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明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科学精神】明确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符合我国发展规律的。
【公共参与】明确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积极参加实践,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华民族的复兴面临的历史任务;中国革命两个步骤的关系。
难点:选择复兴之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流程:
环节一:导入
回看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路,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哪些前所未有的变化?通过本课学习,探究这些问题,我们将明确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我们要通过第二课的学习来探索。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我们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两个方面来认识。
首先我们来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本节内容:

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悲怆历程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环节二:讲授新课
近代中国为什么会发生革命?
1948年8月,美国国务院发表的《美国与中国关系白皮书》给与了这样的回答,中国革命发生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中国的人口太多,没有饭吃;第二,西方新思想的传入激起了“骚动和不安”。
请问这样的分析是否正确?
自主学习: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2.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间、标志性事件
3.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结论一: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合作探究:近代中国人民的各种尝试和斗争是为了什么?有没有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为什么?
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辛亥革命。这些尝试都失败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这是因为这些尝试缺乏先进阶级力量的领导和正确理论的指导,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没有先进的革命政党,没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
外因: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入侵。内因:封建制度的落后,加之长期的闭关自守。
精讲点拨:
1、近代中国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任务。
思考:社会主义为什么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国当时有没有尝试其它道路选择,结果如何)
近代中国探索民族复兴之路的多次尝试终归失败,证明了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另辟新路即只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政权,才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原因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1.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
屈辱的岁月,艰辛的探索,反复证实了一个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另辟新路。
那么,中华民族复兴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呢?
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谈谈中国先进分子接触、了解、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过程。
1.
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合作探究:材料一: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结合材料一分析五四运动在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的重大意义。
师明确: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2)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以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环节三:精讲点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四个阶段: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无产阶级领导(中国共产党)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中国共产党
拓展:新民主主义“新”在哪里?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然而,当近代西方国家冲破封建制度的罗网,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时,中国仍然处于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了。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思考: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我们需要完成什么任务呢?
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谁能担当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共产党
探究:观看新中国成立视频,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历史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展示材料: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这方面的主要著作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
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会议期间,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大会确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从而使全党在思想上、工作上有了牢固的理论基石。这次会议,使中国共产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探究: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有哪些作用?
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环节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明确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知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其必然性,重点学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就——新中国的成立有巨大历史意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从历史的角度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有了进一步了解,知道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从而增强制度自信。
环节五:当堂训练
训练1 今年是辛亥革命108周年,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解析:ABC都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D不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因此本题选择D。
答案D
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的同志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来”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完成了红军北上的战略转移
B.揭开了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C.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发动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
答案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