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社会生活有秩序”,有秩序才有美好生活;而良好的秩序又需要规则,“维护秩序靠规则。”?社会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秩序的维护依靠规则。如果人们不遵守社会规则,我们什么权利和自由都得不到保障。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规则呢??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二节遵守规则新知导入教学目标1、理解自由与规则的关系。2、明确遵守规则的做法。3、明确坚定维护规则的做法。4、理解改进规则的必要性和做法。5、能正确辨别遵守规则和违反规则的行为。6、懂得在现代社会中每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规则。学习重点: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学习难点:自觉遵守规则、维护社会规则与改进规则。1、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2、如何做到自觉遵守社会规则?3、如何维护规则?4、为什么改进规则?5、如何改进规则?认真阅读课本P26-31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自学指导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1)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规则。我们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社区生活中,还是在公共场所,都要熟悉相应的规则,明确规则的内容,做到自觉遵守规则。(2)说一说你见过的遵守规则的例子,分享你对这些事情的感受。规则使我们的社会井然有序,是规则使我们的国家和谐稳定。我的爸爸在工厂上班,他总是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按岗位要求完成任务。今年,我们小区召开了业主大会,商讨并制定了《文明停车公约》,业主都自觉遵守。今天看演出的氛围很好,大家都很安静,演出结束后我们向表演者鼓掌致意。马女士抱着熟睡的孩子在候车室候车。邻座的一位男士不停地大声打手机,旁若无人,引得乘客们不断侧目而视。马女士原以为这位男士很快就会结束通话,没想到他一直在“高谈阔论”,最终把孩子惊醒了,哇哇直哭……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手机的"自由”?(1)这位男士有打手机的自由,但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2)公民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女子扒阻车门不让火车发车:我老公还没到,谁也别想走(1)为什么女乘客看起来是在行使权利,最后却受到处罚?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他们的行为损害了其他乘客的利益,扰乱了公共交通秩序;②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2)该女子的结局给我们什么警示?①这警示我们,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这些规则是我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②只有自觉遵守规则,才能保障公民的有序生活。否则,违反了规则,其自由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受到相应处罚。高铁“座霸”现象200元行政罚款+限制乘车180天+信用黑名单违反了规则,自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受到相应处罚。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凡事都有规矩。——德谟克利特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淮南子如果你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歌德二、自觉遵守规则不食无主梨(2)你认为该如何做到许衡所说的“我心有主”?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就是要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做到自觉遵守规则。(1)你怎么看待“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观点?“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这是一种准则,一种修养,一种境界,这就是自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是这种道德自律的前提。他律和自律(1)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2)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做到自觉遵守规则。“中国式过马路”不看红绿灯人走我就走你如何看待视频中闯红灯者的观点?视频中闯红灯者还停留在他律阶段。(1)我们应该加强自律,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2)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何做到自觉遵守社会规则?(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维护和改进规则(1)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行为?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吸烟、大声聊天或接听电话;随处张贴、涂鸦等。(2)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你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可以采用媒体曝光的方式;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有关部门可以发出倡议,开展文明系列主题活动,提高公民文明意识;(3)给我们什么启示?①一方面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规则;②另一方面还应该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4)我们应该怎样维护秩序?劝导的技巧有“礼”:劝导他人时最好先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态度和善。有“理”:劝导时要晓之以理,最好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有“节”: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劝导无效时,可以向公共场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应情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儿童的平均身高也在增长。根据这种情况,2010年,全国铁路儿童票的身高限制从原来的1.1米至1.4米调整为1.2米至1.5米,即随同成年人旅行的身高1.2米到1.5米的儿童,享受半价客票优惠。(1)你还知道哪些被改进的规则?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的最低年龄十周岁下调至八周岁。②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这意味着已实施50多年的劳教制度被依法废止。(2)说说为什么有这些变化。因为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中国式过马路”只是行人的原因吗?(1)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合理性,需要废除;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2)我们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怎样积极改进规则?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课堂练习1、在我们的身边,总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有监控的路口行人都能按照信号灯指示过马路,但是没有安装监控设备的路口中国式过马路依然存在。做到自觉遵守规则,我们青少年()①需要他律和自律②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③我们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形、外化于心④积极地维护和修改规则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A2、2019年12月30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检察机关全面正确适用刑事诉讼法和有关法律的重要司法解释——《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完成第3次修订。最高检修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强化人权司法保障,这一规则的调整表明()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一直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改变②改变规则才能促进社会发展③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废除原先的规则④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调整和完善与实际生活不相适应的规则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B3、2019年11月4日下午,桂林航空对2019年1月4日GT1011(桂林扬州)航班机组在执飞时发生一名乘客进入飞机驾驶舱的违规事件作出通报:桂林航空决定对当事机长处以终身停飞处罚,涉事其他机组成员处以无限期停飞并接受公司进一步调查,桂林航空的高管和相关管理者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这次事件给我们自觉遵守规则的有益启示是()①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②我们要敬畏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③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④社会公共生活需要共同的行为规则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C4、2020年5月25日,新华网发表重要评论指出,涉港国安立法能够更好地保护香港市民享有和行使法定的自由和权利。这表明(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③自由与规则不可分④离开了规则,公民就不可能享有真正的自由和权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B拓展提高2020年1月29日,北京市一中年男子韩某在乘坐616路公交车时,乘务管理员提示其应佩戴口罩乘车,但韩某不听劝阻并辱骂乘务管理员。1月31日,韩某因侮辱他人被北京公交警方依法予以行政拘留。韩某受到处罚说明了什么道理?板书设计遵守规则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二、自觉遵守规则三、维护与改进规则作业布置虽然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但仍有人违反交通规则;虽然都明白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但仍有人酒后驾车,甚至醉酒驾驶;虽然都清楚吸毒贩毒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但仍有人铤而走险……这些现象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人们规则意识的淡薄和法治观念的缺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必须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氛围。学校法治宣讲团将要举办一次“与规则同行,共创美好生活”的宣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任务:(1)从个人和社会角度,谈谈规则意识淡薄、法治观念缺失会造成哪些影响。(2)请围绕“遵守规则”这一主题提几条合理化建议。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3.2《遵守规则》教学设计课题3.2《遵守规则》单元第二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八年级学习目标1、理解自由与规则的关系。2、明确遵守规则的做法。3、明确坚定维护规则的做法。4、理解改进规则的必要性和做法。5、能正确辨别遵守规则和违反规则的行为。6、懂得在现代社会中每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规则。重点自由与规则的关系;难点自觉遵守规则、维护社会规则与改进规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社会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秩序的维护依靠规则。如果人们不遵守社会规则,我们什么权利和自由都得不到保障。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规则呢??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二节遵守规则思考问题语言导入,使学生易于进入本节内容讲授新课一、幻灯片出示课题、教学目标二、幻灯片出示自学导航,教师巡视指导:自学指导: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26-31内容,结合导学案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1、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2、如何做到自觉遵守社会规则?3、如何维护规则?4、为什么改进规则?5、如何改进规则?三、师生合作探究(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探究一:P26运用你的经验(1)结合材料,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规则。(2)说一说你生活中见过的遵守规则的例子,分享你对这些事情的感受。点拨:(1)我们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社区生活中,还是在公共场所,都要熟悉相应的规则,明确规则的内容,做到自觉遵守规则。(2)提示:略我的感受:是规则使我们的社会井然有序,是规则使我们的国家和谐稳定。探究二:P27探究与分享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手机的"自由”?点拨:(1)这位男士有打手机的自由,但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2)公民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探究三:播放视频《女子扒阻车门不让火车发车:我老公还没到,谁也别想走》(1)为什么女乘客看起来是在行使权利,最后却受到处罚?(2)该女子的结局给我们什么警示?点拨:(1)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他们的行为损害了其他乘客的利益,扰乱了公共交通秩序;②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2)①这警示我们,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这些规则是我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②只有自觉遵守规则,才能保障公民的有序生活。否则,违反了规则,其自由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受到相应处罚。探究四:图片探究高铁“座霸”现象收到处罚的启示?点拨:违反了规则,自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受到相应处罚。探究四:问题探究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点拨:(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二)自觉遵守规则探究一:播放视频《不食无主梨》(1)你怎么看待“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观点?(2)你认为该如何做到许衡所说的“我心有主”?点拨:(1)“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这是一种准则,一种修养,一种境界,这就是自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是这种道德自律的前提。(2)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就是要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探究二:图片探究他律和自律点拨:(1)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2)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做到自觉遵守规则。探究三:播放视频《“中国式过马路”不看红绿灯人走我就走》你如何看待视频中闯红灯者的观点?点拨:(1)视频中闯红灯者还停留在他律阶段。我们应该加强自律,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2)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探究四:问题探究如何做到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点拨:(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维护改进规则探究一:P29-30探究与分享(1)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行为?(2)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你的解决方案是什么?(3)给我们什么启示?(4)我们应该怎样维护秩序?点拨:(1)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吸烟;在影剧院大声聊天或接听电话;随处张贴、涂鸦;等等。(2)可以采用媒体曝光的方式;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有关部门可以发出倡议,开展文明系列主题活动,提高公民文明意识;(3)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4)①一方面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规则;②另一方面还应该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探究二:方法与技能劝导的技巧有“礼”:劝导他人时最好先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态度和善。有“理”:劝导时要晓之以理,最好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有“节”: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劝导无效时,可以向公共场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应情况。探究三:P31探究与分享(1)你还知道哪些被改进的规则?(2)说说为什么有这些变化。点拨:(1)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的最低年龄十周岁下调至八周岁。②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这意味着已实施50多年的劳教制度被依法废止。(2)因为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探究四:播放视频《“中国式过马路”只是行人的原因吗?》(1)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2)我们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点拨:(1)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2)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合理性,需要废除;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探究五:问题探究我们怎样积极改进规则?点拨: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学生读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教师巡视,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归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当堂达标见课时训练认真做题,同桌互改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课堂小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了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明确了维护秩序的要靠规则,如果我们违反秩序,违反规则,就会付出代价。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社会正常运转。说出本节课自己学会什么归纳知识板书遵守规则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二、自觉遵守规则三、维护与改进规则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2《遵守规则》.ppt 3.2《遵守规则》教学设计.doc “中国式过马路”不看红绿灯 人走我就走.wmv “中国式过马路”只是行人的原因吗?.wmv 不食无主梨.wmv 女子扒阻车门不让火车发车:我老公还没到,谁也别想走.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