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物理 教案 14.2变阻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物理 教案 14.2变阻器

资源简介

14.2
变阻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能根据需要正确连接滑动变阻器。
知道电阻箱的构造,会读出电阻箱的示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连接改变电流的实验电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阻在电路中作用的理解。
通过对连接改变电流仪器的自主设计,感知创新设计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变阻器的设计过程,体验发明创新的科学情感。
培养实验技能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验中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会分析滑动变阻器是如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的。
难点
滑动变阻器的正确连接。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教学准备
电源、小灯泡、开关、铅笔芯、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
教学流程
一、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改变电路中电流的方法。一是改变电路两端的电压,二是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那么,调光台灯中的电流变化主要是通过哪种方式实现的呢?
二、合作探究
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师:通过改变电池的节数来改变电路两端电压的方法,虽然能够改变调光灯的亮度,但是灯的亮度不能够连续的可调,要使调光灯的亮度连续可调,最方便的方法是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然而如何才能既方便又快捷地改变电阻呢?
学生交流: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改变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能改变导体的电阻,其中,改变导体的长度最容易实现。
实验演示:用铅笔芯使电路中的电流连续地变化。如图所示,在导线间加入一段铅笔芯,使一端在铅笔芯上自由滑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电阻大小,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加以比较。
师: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同学们能否悟出调光灯原理呢?
学生交流:调光灯实际上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灯的亮度。
师总结: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变阻器就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器件。
(二)学习使用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
出示滑动变阻器实物,介绍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介绍:如图所示,A、B、C、D为接线柱,支架,金属杆、金属滑片、陶瓷管、表面涂有绝缘漆的电阻丝。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电路图符号分别如下图所示
学生活动:观察滑动变阻器的实物,并与上图加以对照,进一步熟悉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思考:(1)滑动变组共有四个接线柱,如果只选其中的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可能有哪几种接发?
(2)如果分别两两相接,电流将流过滑动变阻器的哪一部分?接入电路的是哪一段电阻丝?向右(或向左)移动金属滑片P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怎样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将怎样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将怎样改变?
学生活动:将滑动变阻器的
四个接线柱,两两分别接入如图所示电路的m、n之间,左右滑动金属滑片P,观察灯泡的亮度如何改变,观察电流表示数如何改变?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到课本表格中。
学生总结:滑动变阻器的四个接线柱在使用时只需要接两个,具体的接法有四种(一上一下);不能使电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两种,其中“同下”接入的电阻很大;而“同上”的电阻很小。滑片越靠近下端的接线柱,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
学生活动:观察滑动变器的铭牌。
学生讨论:铭牌上标有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点拨:20Ω表示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为20Ω,2A表示该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
2.变阻器的分类
教师介绍:根据电阻的有关特性,科研人员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变阻器:如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电位器等,如图所示。它们的共同点都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导体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其中滑动变阻器的优点是可以连续地改变电阻,但缺点是不能读出接入电路电阻的大小;变阻箱的优点是能够直接读出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值,但缺点是不能连续地改变电阻。
(三)总结本节所学内容完成课时相应联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