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欧姆定律的应用学习目标1回顾复习本章知识点,并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出本章知识网络图。2通过例题的分析完成,初步总结出电学题目的解题方法规律。重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难点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方法。1、回顾本章基础知识2、学生自已动手实验,分组测定值电阻的阻值与小灯泡的电阻值。注意事项:(1).连接电路之前开关必须是断开的(2).开关闭合之前,滑动变阻器应位于最大阻值处。(3).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及量程的选择要正确。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调节被测电路两端的电压;2、保护电路3、回顾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特点。典型例题一运用比例关系解决有关问题:两个电阻的比值R1:R2=1:4,串联后接在10V的电源上,则R1两端的电压为V,并联后接在同一电源上,已知干路中的电流为1A,则通过R1的电流为A小结:画出电路图,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电流与电压分配关系解题练习一:灯泡的工作电阻为6Ω,需要4V的电压,现有6V的电源,需要____一只___的电阻。小结:电学计算题一般存在多种解题方法,要懂得选用适当的方法解题。典型例题二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引起的电表示数变化问题:如图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电压表V1的示数____,电压表V2的示数____,电流表的示数____。练习二如图,当闭合开关后,滑片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将()A.V1变小V2变大B.V1变大V2变小C.V1变大V2变大D.V1不变V2变小小结:学生要学会原理公式与特点公式的结合应用,并懂得按“控制变量法”的原则选择适当公式。典型例题三动态电路题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R2=R3=20Ω,当S1、S2都断开,电流表示数是0.3A,求:(1)电源电压。(2)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是多少?练习三:如下图所示,电阻R1、R2阻值均为10Ω,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为40Ω,当S1断开,S2闭合时,把滑片位于中点,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求:(1)电源电压。(2)当S1,S2都闭合时,把滑片位于最左端,此时电流表示数是多少?小结:学生学会通过开关通断及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改变来识别电路结构的变化,并在适当的说明下进行解题。本类型题目小结1、通过开关通断及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改变来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2、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特点,结合欧姆定律建立等式。根据所求的物理量,分析时首先考虑它的原始公式再考虑特点公式,最后将所选的原始公式和特点公式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题。作业检测:如下图,电源电压为6V不变,R1=10Ω,R2=15Ω,求:(1)、当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2)、当S闭合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各为多少?2、如图,电源电压为6V不变,灯L1的电阻为12Ω,灯L2的电阻为9Ω,灯L3的电阻为18Ω,求:(1)、开关S1、S2同时断开和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多少?(2)、开关S1、S2同时断开和闭合时,电流之比是多少?3、如图,电源电压是12V保持不变,R1=5Ω,R2=10Ω,滑动变阻器R3的最大阻值为25,求:(1)、当S1断开,S2闭合,电压表的示数为9V时,求:滑动变阻器连入的阻值。(2)、当S1、S2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最左端时,求:电压表的示数和电路中的电流。教后记:欧姆定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三个重要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也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这节课重视科学研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探究方法,让每位学生独立操作完成测电阻的实验,师生互动,并对学生的实验态度和效果进行评估,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的。当然,本节课的设计还有不足之处,比如容量不够大,欧姆定律的计算还有待进一步的巩固与深化。这个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