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开辟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测试卷(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开辟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测试卷(一)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开辟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测试卷(一)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正确答案的字母并将其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灾难,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由此引发了一场社会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场社会革命是指(  )
A.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
C.十月革命
D.二月革命
2.斯大林执政后在1928年提出:“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到100年,如果我们这样继续下去,我们将会失败。”建立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他开始(  )
A.用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
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C.给国营企业一定的自主权
D.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3.领导埃及华夫脱运动并在埃及独立后担任第一首相的是


A.劳合乔治
B.玻利瓦尔
C.扎格鲁尔
D.甘地
4.有历史学家指出:“五四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仰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这段材料表明

)?
①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②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均有多元力量参与
③五四运动是工、学、商各阶层共同参加的
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1926年胡适在英国进行了三次演讲。英方为胡适做广告时使用了“中国文艺复兴之父”来推介。英方所称的“中国文艺复兴”是指(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三大改造
6.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主要是由于(

A.群众广泛参与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7.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
A.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B.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D.开始宣扬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8.20世纪上海闸北一家虫鸟店曾经贴过这样一幅对联“三鸟害人,鸦雀鸨;一群卖国,鹿獐螬”。下列革命口号的提出与此对联不在同一时期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取消“二十一条”
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9.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它打响了中国人民反抗的第一枪
B.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0.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以下选项中属于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②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③中共一大的召开
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搭配正确的有(???

①中共一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北伐战争——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
③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2.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
B.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过程
C.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
13.下列选项因果对应正确的是(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②甲午战争——辛亥革命
③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五四运动
④军阀混战——国民革命运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中国的近代化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艰难起步,曲折推进。下列相关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B.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
C.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15.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武汉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有(

①武昌首义,推翻清王朝
②共产党打响创建人民军队的第一枪
③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号角
④八七会议,号召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某校举办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图片展,以下两张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B.国共内战,星火燎原
C.国共合作,抗日烽火
D.外争国权,实业救国
17.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望两岸共圆“中国梦”。历史上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北伐战争的开始
B.中共二大的召开
C.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黄埔军校的创建
18.“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南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历史名人在历史上或立下丰功伟绩,或推进时代的进步。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①蒋介石——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②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
③孙中山——创建黄埔军校
④李大钊——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下图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合影(部分),请判断他们所在的地方是(  )
A.甘肃会宁
B.贵州遵义
C.陕西延安
D.陕西吴起镇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60分)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九十八年前,中国的一位外交官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时发出这样的愤慨:“偌大一个省份见夺于他国,这难道是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报酬吗?”
材料二: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及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这次外交的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材料三:五四运动的经过及结果
表一:第一阶段:
时间
运动中心
先锋
口号
要求
5月4号—6月初
?北京
?
“拒绝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
严惩卖国贼等
表二:第二阶段:
时间
运动中心
主力
内容
结果
?6月初起
?上海
?
罢工、罢学、罢市
?取得初步胜利
(1)材料一中“国际会议”指什么会议?(2分)它与材料二中的国内运动有怎样的联系?(2分)
(2)根据材料三,将表格填写完整。(2分)请说说五四诠释了怎么的精神内涵?
(2分)
(3)列举表二“取得初步胜利”内容,(2分)并说明能取得初步胜利的关键因素是什么?(2分)
22.九(三)班同学开展活动回顾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革命的历程,请你参加。(11分)
任务一:填表忆史
(1)根据下表中的提示语,将相关的历史事件写在表格内(3分)
提示语
开天辟地
军旗升起的地方
星火燎原
历史事件
任务二:读文析史
(2)“从南湖红船到军旗升起的地方”,结合教材知识说说,这军旗升起的地方给革命历程带来怎样的希望?(4分)
任务三:感悟历史
(3)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联系前两则任务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感悟?(至少两点)(4分)
23.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序号


毛泽东年谱(部分)

1920年11月间
应陈独秀函约,创建长沙共产主义组织

1921年7月23日—8月初
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年8月7日
出席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

1928年11月25日
代表中共红四军前委给中央写报告,全面地总结井冈山斗争的革命经验
材料二:所谓割据,必须走武装的。哪一处没有武装,或者武装不够,地方就立即被敌人占去了。党的组织,现分连支部、营委、团委、军委四级。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没收一切土地重新分配,是能得到大多数人拥护的。
——毛泽东《中国平民战争的战略问楚》
材料三: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大国,强大的故人,弱小的红军……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略。
——摘编自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1)阅读年谱,指出佐证“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事实。(写序号)(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总结的井冈山斗争的革命经验”。(4分)
(3)材料三中“相反的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2分)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这样一条道路的原因。(2分)
24.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人民在抗争,仁人志士在求索,不断迎来民族新生。(14分)
材料一:新道路
材料二:历史学者指出:1840-1949年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1900年期间,中国历史表现为“沉沦”,从1901-1920年期间,中国历史表现为“谷底”时期,即黑暗到黎明的交错期,是为上升集聚力量的时期。1921年以后,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就主要表现为“上升”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概括材料一年代尺中A处:1919年至1949年处于什么历史时期?(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材料一“改变政令”
、“变革人心”的理解。(4分)
(3)根据材料一年代尺所示,任选20世纪初抗争路上的1个“新”,联系相关历史事件,谈谈你对“新”的理解。(4分)
(4)结合两则材料,说说1921-1949年,中国步入“上升”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至少两个)(4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材料二:
材料三:以下是外国友人对红军长征的评价。
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而且远不仅于此!
——美国记者 史沫特莱
长征是艰苦的冒险,长征是人类的勇气与怯懦、胜利与失败的搏斗。
——德国社会活动家 王安娜
长征是中国人民重要的精神财富。
——英国中国问题专家 迪克·威尔逊
长征是锻炼以后中国领导人的熔炉。
——英国评论家 安东尼
(1)阅读材料一,找出红军长征开始、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会师的地方。(3分)
(2)阅读材料一中的《七律·长征》,找出诗中提到的地名。(2分,写出两个即可)
(3)材料二是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地址。据图分析这次会议的名称及其重要历史意义。(4分)
(4)从材料三这些外国友人对红军长征的评价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4分)
26.历史小组围绕“中国近代化的探索道路”这一学习主题,通过搜索、整理、分析资料,进行探究活动,决定在学校的墙报上出一期栏目。(12分)
材料一:
(1)上面图片是同学们搜集到的部分资料,请你帮忙将图片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括号中。
并概括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共同影响。(5分)
①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  )
②属于维新变法时期的是(  )
③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  )
④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  )
(2)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及其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如下),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并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5分)

动:(    )→戊戌变法→
(   )
→新文化运动
    
↓         
思想变化:“师夷长技”→(   )→
“三民主义”
→(    )
材料二: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按此理论,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怎样的。(2分)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开辟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一)
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C
D
C
B
B
B
B
A
D
B
D
B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C
D
B
C
B
C
A
2、非选择题题(5小题,共60分)
21.(1)巴黎和会、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直接原因)
(2)青年学生、工人阶级。
“五四”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核心是爱国主义。
(3)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三个卖国贼职务;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关键因素: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运动后期工人阶级成为了主力军)
22.(1)中共诞生(中共一大召开)、南昌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
(2)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3)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有救中国,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23.(1)①②
(2)经验:工农武装割据;开展土地革命。
(3)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原因:由于敌人力量过于强大,攻打城市损失较大,所以改向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24.(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改变政令:辛亥革命;意义:推翻了两干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变革人心:新文化运动;意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影响深远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民主科学口号的提出,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写出意义一点即可)。
(3)1919年,五四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符合题意和历史事实即可)。
(4)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中国特色革命道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人民群众的觉醒和参与;从国情出发;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工人阶级成为领导阶级等等(答到2点即可)
25.(1)红军长征开始:江西瑞金。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陕西吴起镇。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会师的地方:甘肃会宁。
(2)五岭、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岷山。
(3)名称:遵义会议。意义: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4)示例:长征精神表现在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等等。长征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开放式题目,不拘泥于参考答案)
26.(1)B D A C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2)从左到右,上排: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下排:变法图强发展资产主义;民主、科学。由器物到
制度再到文化思想,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
(3)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洋务运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