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时 教 案 课题 5我国的珍稀动物 教案序号 5 授课时间 2020年9月15日 课 型 新授 把握课标 通过对动物和植物的观察,学习观察和简单归类的方法,初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了解我国特有的动植物资源,意识到动植物与人类关系密切,保护生物多样性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我国几种珍稀的动物,以及保护珍稀动物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2.通过搜索的方法向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物的教育。 情感态度价值观3.关注我国的动物资源状况,增强保护珍稀、濒危动物的自觉性。 点难点 教学重 重点:珍稀动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 难点:理解野生动物对于自然界及人类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对我国的珍稀动物有所了解,但对形成原因不清楚,要认真分析这些原因,让学生理解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生存的环境。 准备 等 教具 Ppt课件、调查表 板书设计 我国的珍稀动物 我国现存的珍稀动物——为何成为珍稀动物——保护动物生存环境 环节与时控 师生活动 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 (5) 1.检查学生搜集的我国珍稀动物的资料或图片,对搜集资料多的同学予以表扬。?????? 2.讲述:我国动物种类很多,其中有些是非常珍贵稀少的动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些我国珍稀的动物。(板书课题) ??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15)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1、观察图片中的动物,说出它们的现状; 2、你了解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吗? 3、想一想如何保护这些珍稀动物?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随机参与学生的分组讨论,督促学生完成学习进度。? 自主练习 巩固新知 (15) 1.指导学生认识我国几种珍稀的动物 (1)认识大熊猫 ①出示大熊猫的挂图。 ②谈话:这是什么动物? ③观察:大熊猫是什么样的? ④谈话:关于大熊猫,你知道哪些事? ⑤讲述:大熊猫又叫猫熊。 它是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大熊猫体胖,长约1.5米,身体像熊,脸像猫,所以人们称它熊猫。大熊猫生活在2000米~4000米高山的竹林中,以竹子和某些小动物为食。大熊猫生长在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方,目前只有1000只左右。熊猫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1980年,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被确定为世界熊猫研究中心,专门对熊猫进行观察和研究。 (2)认识朱鹮 ①出示朱鹮的挂图或投影片。 ②谈话:你认识这种鸟吗? ③观察:朱鹮是什么样的? ④谈话:关于朱鹮,你知道哪些事? ⑤讲述:朱鹮是目前世界上最稀少的鸟之一。 雄鸟体长80厘米,雌鸟稍小些。全身羽毛白色,飞羽粉红色。头顶、额、眼周、下嘴、脚部有朱红色,故叫朱鹮。生活在沼泽、山区溪流旁,栖息于树上。以蟹、蛙、小鱼、田螺为食。在1981年5月以前,全世界仅发现有5只这种鸟,号称“国际保护鸟”。1981年5月,我国科学工作者在陕西省洋县又发现了7只朱鹮。后来,又孵出了6只小朱鹮,使朱鹮的总数上升到18只。朱鹮是我国一类保护动物,也是国际上一级濒危动物。现在我国已在陕西建立了“朱鹮群体观察站”,观察和记录朱鹮的全部生活情况。 (3)按上述方法,指导学生认识其他几种珍稀的动物——扬子鳄、金丝猴、白头叶猴、羚牛、白鳍豚、黑颈鹤等。(这几种动物的形态详见参考资料。) (4)提问: ①现在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珍稀的动物? ②为什么称它们为珍稀的动物?(有的数量极少,有的仅在我国有。) 2.指导学生认识保护珍稀动物的意义 (1)谈话:你知道这些动物为什么会这样稀少吗? (2)讲解:这些动物所以这样稀少,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例如由于温度、湿度等变化,大片竹林死亡,熊猫的食物没有了,就会造成熊猫大量的死亡。另一方面是人的乱捕乱杀、胡乱砍伐。由于以上两方面原因,它们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有的已经濒临灭亡。 (3)讨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3.指导学生认识如何保护珍稀动物 (1)讨论:怎样保护珍稀动物呢? (2)讲述:为了保护珍稀的动物,国家颁布了法律,对捕杀珍稀动物,要进行法律制裁。为了保护珍稀的动物,国家还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在自然保护区里,不准狩猎和采伐,不准破坏自然环境,使珍稀动物能很好地生存、繁殖。通过以上措施,我国的珍稀动物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有的种类数量有所增加。但是,破坏珍稀动物的事情还时有发生,我们必须大力宣传保护珍稀动物的意义,使每个人都懂得并认真做到。 全课小结 总结升华 (3) 1、小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师生共同订正。 作业 (2) 调查: 1.当地有哪些珍稀的动植物? 2.当地有没有自然保护区? 3.当地重点保护的是哪些珍稀的动植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