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认识感官》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一年级教材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的起始课,先从自己熟悉的感官入手,再认识感官的各种功能,最后拓展到对事物感官的认知。课的内容由三个部分构成:(1)明确什么是感官,会用“感官”这一名词概括来表达;知道要用各种感官观察周围的事物。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2)认识各种感官的功能;首先用眼睛寻找图中的小动物;用耳朵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用鼻子闻水果的气味,再用舌头尝尝它的味道;用全身各部位的皮肤来接触不同的地面,并且学会用一些专门的词语来描述所观察的事物。(3)知道一些动物的感官特别灵敏。通过阅读知道动物也是依靠感官来感知周围的信息。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感官”这个概念还是比较模糊,他们对眼、耳、口、鼻、皮肤这几种感官的功能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对“观察”这个概念的认识,大部分停留在“用眼睛看”的层面上。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程,课堂的自控能力不够强,有些爱溜号,抗干扰能力较差,所以课上会选择一些图片或视频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来观察,动手做游戏一些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与同伴相互指认眼、耳、鼻、舌、皮肤的活动,说出它们都是感觉器官。 2.在感官观察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3.观赏视频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 【教学重点】 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 【教学难点】 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各种声音的录音片段。 学生材料:镜子、彩色笔、水果、牙签、吸管、食物贴图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境导入,激发兴趣 1.情境导入: 师:请同学们照照镜子看看镜中的你,你能说出五官都有哪些 ? 他们的共同名字叫? 师:请小组成员两人一组互相指认一下自己的这五种感官。 小结:我们把眼睛、鼻子、耳朵、舌头、皮肤这些能够感觉事物信息的器官叫做感官。 师:这五种感官都能做什么事呢?把人的感官和它能做的事连起来。(记录单) 小结:把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舌头尝、用皮肤感受,这些所有的可以获取信息的活动我们都叫观察。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教学设计要尽可能的迎合这个年龄的孩子的特点,用镜子来导入直观、有趣,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通过观察会用“感官”这一名词来表达,知道要用各种感官观察周围的事物。] 认识各种感官功能 ★眼睛看 师:请同学们看图片,图片中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有信心找到他们吗? 生:小组同学合作用眼睛看图片寻找动物。 生: 学生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找到这么隐蔽的小动物你们真厉害!是谁帮助了我们啊! 小结:它就是我们的——眼睛,眼睛有什么作用呢?(板贴——眼睛) ★耳朵听声音 师:播放视频听声音是什么叫声呢? 播放音频——猫、狗、牛、狮子、小鸟、公鸡、山羊、鸭子的叫声 小结:在刚才的活动中,是我们的哪个器官帮助我们找到其他的小动物呢?耳朵有什么作用呀?(板贴——耳朵) [设计意图:教材中的“用眼睛看”和“用耳朵听”这两个部分是并列并且各自独立的小活动。本环节,我通过“找动物”这个情境,把“观察图片找动物”和“听声音找动物”两个观察活动有机地整合在了一起,所选用的观察材料“动物图片”和“动物叫声音频”中的动物都是学生比较熟悉,比较典型,容易辨认的,这样把难易适中的观察材料置身于有趣的情境中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观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选地毯”,感受皮肤的功能 师:听说今天小明获奖了,为了鼓励他我们要有一个特殊的仪式——走红毯! 师:今天老师带了两块红毯请你们帮帮他选哪块地毯更好一些呢?(用手摸、用脚走、用脸蛋贴) 生:学生体验教师巡视。 生: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我们的手、脚、全身的各个部位上都覆盖着一个共同的部分,那就是我们的皮肤,皮肤分布在我们的全身,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刚才我们就是借助我们的皮肤来感受地毯的软硬、光滑粗糙的。 师:除此之外,皮肤还能够感觉什么?(物体的软硬、冷热、疼痛等)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教学,延续前面的情境,创设了“选红毯”这个活动,通过“用手摸、用脚踩、用其他部位的皮肤摩擦”等多种方式,比较两块质地明显不同的地毯,学生在各种方式的与地毯零距离的接触中,体验皮肤的感知功能。] ★“闻美食”,感受鼻子的功能 师:同学们刚才小明为了感谢你们帮他选对了地毯,特意带来了许多美食来答谢你们。 师:我们有谁能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知道盒子里装的什么食物?(用鼻子闻) 师:你准备怎么闻? 播放视频介绍正确的闻法。 师:科学课应该这样闻:我们的鼻子要离要闻的物体大概一个拳头的距离,然后用另一只手往鼻子方向扇。这样,扇过来的风便可以把要闻的物体的气味送到我们的鼻腔里。 生:学生示范闻,全班一起做闻的动作。 生:小组同学闻美食,猜美食并在1、2、3号盒子上贴上你闻到的食物的贴纸,交流闻的结果。 师:刚才用什么办法猜出盒子里的食物呢?板贴:鼻子闻 师:请同学们说说我们的鼻子有什么作用呀?(闻香臭) ★“品美食”,感受舌头的功能 师:看着这些美味的食物,大家是不是也想尝尝? 师:提出要求 每个盒子里都有4份食物,每人只能尝一份。 吃的时候小心点,别让牙签扎到嘴巴。吃完以后,把牙签放进废弃盒里。 3.仔细品尝这些食物的味道,吃完以后和同学老师分享。 师:刚才我们吃到的食物又是那个器官在帮我们的忙啊?(舌头)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舌头除了可以尝酸甜,还可以尝到苦、辣、咸。 [设计意图:用鼻子闻和用舌头尝两个活动,通过“闻和尝美食”感受事物的味道。选用的美食的材料必须是气味和味道有明显特征的,容易描述的这样既降低了学生观察的难度,又保护了学生的观察兴趣。] 三、拓展延伸,了解动物的感官 拓展:观看视频哪些动物的感官特别灵敏? 师:狗、老鹰等等 [设计意图:科学课堂学习不能仅限于课内的知识,引导学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视频补充,课后资料的查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 【板书设计】 看 眼睛 听 耳朵 闻 鼻子 认识感官 尝 感受 舌头 皮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