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中世纪的欧亚国家 单元测试卷(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中世纪的欧亚国家 单元测试卷(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世纪的欧亚国家单元测试卷(二)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正确答案的字母并将其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1.在西欧中世纪,经常会有人因思想和文化上的创新而被视为“异端”,从而受到宗教审判。这种现象实际体现的是(?????
)
A.罗马教皇占有全西欧三分之一的土地????????B.罗马教皇的权力凌驾于王权之上
C.在中世纪的精神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于一切之上???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2.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促使了原有城市的复苏和新城市的涌现
②12世纪的伦敦作为经济和政治中心是当时西欧最大的城市
③城市的兴起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早期资产阶级出现
④西欧城市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领主与劳动者自生消费
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
3.下图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是以天主教教皇为首的罗马教廷的所在地。为这个教皇国的产生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A.查理接受教皇的加冕????B.签订凡尔登条约????
C.西欧城市行会的形成????
D.丕平献土
4.欧洲中世纪的一句谚语说:“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说明当时存在封建等级制度
②当时封臣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主
③这种关系在封建主之间造成一团乱麻般的权利义务关系
④这种关系使封建主及农奴之间关系井然,社会稳定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5.今天全世界通用的纪年法是公元纪年,你知道这与传说中的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
A.释迦摩尼?????????B.耶稣???????C.穆罕默德???????D.孔子
6.下列国家跟古代日耳曼人没有关系的是(???

A.法兰西??????????B.英吉利??????C.西班牙???
?D.意大利
7.小明同学在百度图库搜集历史资料时发现了右图,请你帮他判断该图反映的制度是(  )
?
A.印度种姓制度??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C.西周分封制度???D.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8.美国科学家迈克尔·哈特著有《人类史上最有影响的百位人物排名》一书,穆罕默德名列百位人物之一。这本书刚一出版,即成为畅销书。在这本书中有关穆罕默德的记述,你不可能看到的内容是(???

A.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
B.完成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历史使命
C.建立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
D.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大帝国
9.如果你是一位麦加贵族,你与穆罕默德在630年达成的协议内容中,不包括(
)???????
A.穆罕默德承认麦加贵族的政治和宗教利益??
?B.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
C.麦加贵族承认穆罕默德为政治宗教领袖?????D.穆罕默德承认麦加贵族的经济和宗教利益
10.他们给中国带来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他们在埃及发现了希腊文化,还接触了印度的数学和哲学。他们的脚步所到之处,都出现了学习的热潮。上述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
A.古印度人???
??B.阿拉伯人???????C.古巴比伦人??????D.古希腊人
11.下图是阿拉伯帝国扩张路线图,从图可以获得信息有(???

①帝国版图扩张到亚洲、非洲
②伊斯兰教成为世界性宗教与其扩张有着重要关系
③地中海成为其“澡盆”
④阿拉伯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2.他是一个当今世界主流宗教的创始人,“他引导全阿拉伯人走正道,既为阿拉伯人民避免了流血与牺牲,又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文明进步的大道,他应受人们的尊重与敬仰。”材料中的“他”是(???

A.汉谟拉比?????B.释迦牟尼?????C.耶稣基督?????D.穆罕默德
13.阿拉伯帝国在科学、文学、哲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成就属于阿拉伯帝国的有(???

①“阿拉伯数字”??
②《医典》???
③《天方夜谭》????
④创造“代数学”一词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阿拉伯通史》记载:千余年来,朝觐圣地的制度几乎使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做一次长途旅行。这里的“圣地”是指(??
)???????
A.雅典?????B.?罗马?????C.麦加?????D.开罗
15.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以下能体现日本这一特色的是
(?????
)
A.大化改新????B.《汉谟拉比法典》????C.奴隶制民主政治????D.种姓制度
16.如果一位生活在唐朝时期的僧人,在649年东渡到达日本,他带回来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
A.当时的日本真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B.当时的日本正处在奴隶社会
C.当时的日本正由奴隶主贵族苏我氏父子专权???
D.当时的日本土地已经归国家所有
17.日本大化改新的社会根源是(
???)
A.遣唐使欲学习中国,富国强兵????
?B.日本民族危机深重,闭关自守
C.大唐王朝高度繁荣,吸引日本???????D.日本社会矛盾尖锐,皇权旁落
18.646年元旦,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分国、郡、里;实行征兵制。此段材料反映的是(?
????)
A.大化改新的背景?
B.大化改新的内容???C.大化改新的性质??
?D.大化改新的影响
19.根据史料探究历史的真谛是学习历史的目标之一。日本某博物馆收藏有一幅八世纪的日本人书写的汉字书法作品真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的书法艺术得到日本人的喜爱????????B.中日文化交流比较密切
C.日本人没有自己的文字????
???D.作者可能是日本的遣唐使
20.大化改新跳跃式地实现了日本历史上一次重大飞跃,这里“飞跃”的实质是(
???)
A.建立了天皇制度?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C.打破了豪强贵族的特权?D.确立了封建社会制度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6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中古欧洲有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法兰克宫相丕平把他夺取的意大利中部的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的地区,送给了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丕平加冕,为他的权力增添了一层神圣的光环。
材料三:关于中世纪的欧洲有这样的描述:“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与半醒状态。”
(1)材料一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哪一制度?(1分)该制度以什么为纽带?(1分)
(2)材料二中,由“丕平献土”可以看出教皇获得土地的方式是什么?(1分)除此之外,教皇还通过什么方式占有大量土地?(1分)从中可以看出教会与国王存在怎样的关系?(2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纱幕”是指什么?(1分)“人类意识处于睡眠与半醒状态”的原因是什么?(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诏书规定: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权,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于6岁以上的公民,每6年按人口班田一次,男子每人2段(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日本田令
材料二:“凡天下丁男给田一倾。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给三十亩。”
——唐朝(622年)武德田令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是日本历史上的哪次重要改革?(1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日本田令和中国唐朝田令有什么共同点?(2分)这个共同点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日本的这次改革带来了什么重要影响?(2分)
(4)你从日本的这次改革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2分)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伊斯兰教在麦加的克里希特族的男女间传播开来。克里希特贵族把那批属于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伊斯兰教教徒关在监牢里,并尽量引诱他们脱离伊斯兰教。
材料二:穆罕默德在传教中提出“凡加入伊斯兰教皆为兄弟”的口号,并建立《麦地那宪章》宣称“一致对外”。穆罕默德命令他的信徒配备起来,并准备出征所需的一切东西。
材料三:古代阿拉伯人有句著名的格言:“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他们的宗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阿巴斯王朝时期,他们在巴格达建立了一所规模宏大的翻译和研究机构,称为“智慧之宫”。
(1)材料一说明伊斯兰教开始在麦加传播的时候有着怎样的遭遇?(2分)为什么克里希特贵族要那样对待伊斯兰教?(2分)
(2)材料二说明伊斯兰教在阿拉伯统一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2分)对我们今天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2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见下图:欧洲中世纪的庄园。
材料二:农奴们没日没夜地艰辛劳动,生活却极端贫困。农奴非常痛恨封建主,经常逃亡,甚至组织武装起义。
材料三: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放大器”和“加速器”。中古西欧的城市,孕育了近代西方文明。
(1)中世纪欧洲乡村庄园的最大特点是什么?(1分)庄园的主人是谁?(1分)劳动者是谁?(1分)
(2)庄园中的农奴要承受哪些封建剥削?(3分)
(3)根据材料二,说说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阶级矛盾是什么。(2分)
(4)从11世纪起,欧洲不断涌现出新兴的城市,许多城市拥有________,城市居民成为________,城市成为市民的城市。“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与乡村的农奴相比,城市居民在哪些方面更自由?________?(3分)
(5)中世纪的欧洲城市里出现了新的社会组织——行会,它拥有“特权”,请说说这一特权是什么。(1分)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万物,扼杀不同观点的进步思想和学说。意大利科学家阿斯科里因其地球是球形的科学观点,而被基督教认为是异端邪说,被宗教裁判所用火烧活活烧死;著有《天体运行论》意大利科学家哥白尼,因为其科学观点与基督教的教义不相同“冒犯”了基督教“圣经”的“真理”
而遭到教会残酷迫害;
材料二:相比于欧洲黑暗的中世纪,差不多同时期的阿拉伯—伊斯兰文明显得格外璀璨。阿拉伯人重视知识的价值,在巴格达成立的“智慧宫”使得穆斯林世界成为科学、哲学、医学及教育的知识中心。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
(2)材料二反映了阿拉伯民族的什么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阿拉伯人作为东西方经济与文化交流使者的一个例子?(2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世界文化作出的重大贡献。(4分)??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世纪的欧亚国家单元测试卷(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C
B
D
C
B
C
B
D
A
B
A
D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C
A
D
D
B
C
D
2、非选择题题(5小题,共60分)
21.(1)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土地。
(2)接受国王的赐赠,巧取豪夺;关系:教会与国王相互勾结,相互利用,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3)基督教。基督教思想是中古西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基督教会把文化笼罩在神学的控制之下,或基督教会垄断了中世纪欧洲的文化教育,或神权在精神或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22.(1)大化改新。
(2)共同点: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说明日本大化改新的土地制度是仿效唐朝的均田制。
(3)通过改革充分调动了日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4)启示: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学习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并有所创新。
23.(1)受到麦加贵族的强烈反对。因为伊斯兰教主张赈济贫民,善待奴隶,反对高利贷,这触及了麦加贵族的经济利益。
(2)穆罕默德通过创立伊斯兰教的一神崇拜,废除了各部落的多神崇拜,灌输了民族观念,为建立统一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又通过圣战宣传,增加了战斗力。
(3)阿拉伯人尊重知识,重视学习。启示:要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24.(1)特点:自给自足的封闭的小世界。主人可以是国王、贵族或教会。劳动者是依附于封建主的农奴。
(2)缴纳租税,服劳役,还要承担各种杂役,没有人身自由等。
(3)封建主与农奴之间的矛盾。
(4)自治权;自由民;与农奴相比,城市居民摆脱了封建领主的种种人身控制,城市商品经济发达,买卖方便,经营自由。
(5)行会的代表可以通过选举进入市政会。
25.(1)基督教是中西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谁反击基督教神学,谁就要受到教会的打击迫害。(或基督教视质疑或反对基督教的人为异端,并加以打击迫害;基督教打击异端,扼杀进步思想和学说。)
(2)善于学习,重视文化;阿拉伯人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还有印度的糖、稻米和棉花等传入欧洲。
(3)①阿拉伯学者将许多古希腊、罗马和印度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为日后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②阿拉伯人改造了印度人发明的计数法并传播到了欧洲,由此产生“阿拉伯数字”,发明代数学;③阿拉伯医学著作《医学著作》和《医典》长期被西方人视为医学指南;④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享誉世界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