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HS版七上§1.1艳丽多姿的生物课后练习(3)姓名1、下列叙述中,不是鱼类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是()A.身体呈流线型B.身体背部有脊柱C.用鳃呼吸D.身体两侧大多有侧线2、黑藻身体沉于水下,开花时会出现的现象是()A.雌花伸出水面B.整个植株伸出水面C.雄花伸出水面D.根伸出水面3、以下有关水生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生动物都是鱼类B.珊瑚虫是水生软体动物C.虾是水生腔肠动物D.海豚是水生哺乳动物4、如果用木板捆扎鱼鳍的方法进行探究实验,你认为捆扎的部位应该在(???)A.所有鱼鳍B.要研究哪个鱼鳍的作用,就捆扎哪个鱼鳍C.捆扎其他不需要研究的鱼鳍D.B、C都可以5、鲫鱼不断地用口吞水,由鳃孔排出水,其意义是()A.让食物随水进入口中,完成摄食和消化作用B.吞水排水,调节身体重量,助游泳C.吞入新鲜水,保持体内外水分的平衡D.水中氧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内,血液中二氧化碳渗出毛细血管排入水中,完成呼吸作用6、下列动物在分类学上属于鱼类的是( ) ①甲鱼 ②海马 ③鲸鱼 ④娃娃鱼 ⑤中华鲟 ⑥鱿鱼 ⑦鳄鱼A.①⑥B.⑤⑦C.②⑤D.③④7、用吸管吸取一些红墨水,把红墨水慢慢的滴在鱼口的前方,观察墨汁流动的方向是()A.水由鱼的口流入鳃,然后再由口流出B.水由鱼的口流入鳃,然后再由鳃盖后缘流出C.水由鱼的鳃盖后缘流入鳃,然后再由口流出D.水由鱼的鳃盖后缘流入鳃,然后再由鳃盖后缘流出8、鱼在水中活动时,鳃盖不停地张开和关闭。这是鱼在(??)A.吞咽食物B.吞咽水C.呼吸D.散热9、目前海洋鱼类日益减少,有些种类甚至面临消失,主要的原因是()①鱼类食物短缺 ②海洋鱼产量过低 ③人类过度捕捞 ④环境污染严重A.③④B.①③C.①④D.①②10、以下关于水生动物对环境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鲨鱼用鳃呼吸B.鱼类一般都有流线形的体形C.鲸有鳍状肢D.蚯蚓体表有黏液适于生活在水中11、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的环境适应。下列对不同动物的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B.家鸽前肢变成翼适应空中飞行生活C.昆虫有外骨骼适应干燥环境D.雄蛙有鸣囊适应水陆两栖生活12、在保护海洋鱼类资源中,规定鱼类准许捕捞的尺寸,规定鱼网网眼大小的规格,这主要是为了限制捕捞()???A.亲鱼???B.幼鱼???C.成鱼???D.鱼卵13、下列动物中,不用鳃呼吸的是()???A.鲫鱼???B.河蚌???C.对虾???D.白鳘豚14、陆生植物与水生植物在形态与结构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适应各自的生存环境。例如,荷花的茎和叶柄中都有,荷花可通过这些结构从空气中获得足够的,用来分解体内的而获得证明生命所需的能量。15、观察鲫鱼的形态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⑦是,它的作用是。(2)在观察鲫鱼的鳍摆动时,如果剪掉鲫鱼的⑤或⑥,鱼体将()???A.不能游动???B.不能保持前进方向???C.不能保持身体平衡???D.不能产生前进的动力(3)在做观察鲫鱼的实验时,往往已捉到手的鱼又让它挣脱,这是其体表具有黏液的缘故。鱼体表黏液的主要作用是。(4)鲫鱼在水中向前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A.觸盖的一张一合???B.尾鳍的左右摆动???C.各种鳍的整齐摆动???D.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参考答案1、B2、C3、D4、B5、D6、C7、B8、C9、A10、D11、D12、B13、D14、孔道氧气有机物(糖类物质)15、(1)侧线?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2)C(3)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4)D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华师大版七上§1.1艳丽多姿的生物(3)水生生物的生活环境水是生命起源和发展的摇篮。水环境比陆地环境稳定得多:1)水中溶解有氧气、氮气、磷、钾等无机物和糖等有机物;2)水中温度变化较小。水生生物的结构一般比陆生生物简单。水生植物1、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多种多样,形态各异。水生植物的种类:1)单细胞和多细胞的藻类(小球藻、紫菜、海带等);2)高等植物(荷、浮萍、芦苇等)。藻类1)藻类植物: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细胞直接接触水,可以很容易从水中吸收营养物质和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并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荷花2)荷花:荷花是生活在淡水中的高等植物。荷花的茎(藕)生长在河、湖等泥中,分节。没有发达的主根,只是从茎节(藕节)上长出一些不定根。荷花的叶通过叶柄伸出水面,叶柄和茎中都有孔道。通过这些孔道,荷花的水下部分可以从水面上空的大气中获得充分的氧气。3)黑藻:黑藻是生活在淡水中的高等植物。黑藻全部沉浸于水中,但开花时雄花伸出水面。黑藻黑藻4)浮萍:浮萍是生活在淡水中的高等植物。浮萍是一种浮水小草本植物,倒卵形或长椭圆形,上面全部是绿色,有的仅有一条根,没有明显的茎叶之分。2、水生动物:水生动物多种多样,形态各异。常见的水生动物的种类:1)鱼、虾、蟹等;2)蛏、蚶等软体动物等;3)甲壳类动物等;4)鲸、海豚等高等动物。鱼类1)鱼:鱼类能在水中运动,鱼体形大多是纺锤形,以减少运动的阻力。鱼类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用于感知水流方向和速度。鱼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有的鱼生活在深海或海底,身体扁平,眼长在身体头部上方(如孔鳐)。比目鱼水中的哺乳动物2)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海水中的鲸、海豚,淡水中的白鳍豚、江豚等都是水中的哺乳动物。它们的体形似鱼,前肢鳍状,后肢消失,具有似鱼的“背鳍”和叉状的“尾鳍”,体毛已退化(减少运动时的阻力)。它们的鼻孔位于头顶,其边缘有瓣膜,入水后关闭,而出水时则开启,有水喷出。水生的哺乳动物都用肺呼吸,生殖方式为胎生、哺乳。鲸喷水虾3)虾:虾生活在海水或淡水中。虾体长而扁,有外骨骼,分头胸和腹两部分。头胸由甲壳覆盖。腹部由7节体节组成。头胸甲前端有一尖长呈锯齿状的额剑及1对能转动带有柄的复眼。虾以鳃呼吸,虾的口在头胸部的底部。头胸部有2对触角,负责嗅觉、触觉及平衡。头胸部还有3对颚足,帮助把持食物,有5对步足,主要用来捕食及爬行。腹部有5对游泳肢及一对粗短的尾肢。尾肢与腹部最后一节合为尾扇,能控制虾的游泳方向。河虾课堂小结1、水生生物的结构一般比陆生生物简单,可分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2、低等的水生植物滑根茎叶分化,直接通过细胞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并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3、高等的水生植物有根茎叶分化,通过吸收营养物质,利用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4、鱼类的身体呈纺锤形,以便于在水中运动时减少阻力。5、鲸、豚等都属于水生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胎生、哺乳。课堂练习1、鱼类在水中可以穿越任何激流,主要是因为它身体上具有可以感知水流方向和速度的()A.侧线B.鳃C.胸鳍D.尾鳍A课堂练习2、下列叙述中,不是鱼类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是()A.身体呈流线型B.身体背部有脊柱C.用鳃呼吸D.身体两侧大多有侧线B课堂练习3、水环境和陆地环境相比,说法正确的是()A.水环境温度变化较大B.水环境中的氧气含量较少C.陆地环境因素变化稳定D.陆地环境中的生物结构较简单B课堂练习4、大雨来临之前,鱼经常将头浮出水面,是因为水中()A.缺少食物B.缺少阳光C.缺少氧气D.温度不适宜C课堂练习5、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依赖环境D课堂练习6、小明的妈妈到菜市场去买鱼,在很多已经死的鱼中,她可根据下列哪一特征来判断鱼是否新鲜(??)A.鳞片是否完整B.鳃丝的颜色C.身体有无伤痕 D.体表是否湿润B课堂练习7、以下是某同学对水生动物的几种看法,正确的是()A.水生动物都有鳍B.鱼类都能在水中呼吸C.水生动物只有鱼类和虾、蟹D.海洋水生运动太多了,永远取之不尽B课堂练习8、鲸和海豚是水生的动物,它们的形态结构与水生环境不相适应的是()A.前肢鳍状,后肢消失B.有似鱼的“背鳍”和叉状的“尾鳍”C.体形似鱼,体毛退化D.胎生、哺乳,体温恒定D课堂练习9、关于黑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属于多细胞藻类植物 B.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叶挺出水面C.身体沉于水中,但雌花开花时挺出水面D.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D886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HS版七上1.1艳丽多姿的生物课后练习(3) .doc HS版七上1.1艳丽多姿的生物(3) .pptx 比目鱼.mpg 河虾03.mpg 鲸鱼喷水注.mpg 黑藻.m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