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亲情之爱同步测试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课亲情之爱同步测试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七课亲情之爱同步测试卷
选择题
1.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称为(

A.集体
B.家庭
C.亲情
D.家族
2.老师是黑夜里的明灯,给我们指明前进的道路;老师是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滋润着干裂的心田;老师是一叶小舟,它载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老师是大地,让每一个希望变成丰硕的果实。我们赞美老师是因为
(
)
①老师是我们学习生活中的指导者
②老师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领路人
③老师在我们人生之路上可有可无
④老师只传授给我们知识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多种情形,下列不符合正确情形的是(
)
A.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
B.
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的家庭
C.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组成的家庭
D.
通过购买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求子梦
4.“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宋诗《乡思》的作者李觏产生这样的情感缘于
(
)
A.家里的生活条件舒适安逸
B.外面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C.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D.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相同
5.小敏与母亲发生冲突后,主动写信道歉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得到了母亲的理解。这启示我们在发生亲子冲突的时候,可以通过
来解决。(
)
A.
沟通
B.
疏远
C.
逆反
D.
抱怨
6.王某是一朵“苦菜花”,一出生就遭遗弃,年近60的农民夫妇收养了她。4个月后,养母病逝,她只得与年迈的养父相依为命。这个家庭是(

A.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的新家庭
B.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的家庭
C.依照法律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
D.随父(母)再婚组建的新家庭
7.下列对新型师生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
B.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师生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
C.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D.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权威地位和学生的“遵从者”的地位不容改变
8.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子女与父母之间在一些问题上观点相左,差异较大,容易造成隔阂
②父母子女之间的差异是造成二者之间矛盾的根源
③两代人之间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④可以通过沟通来化解两代人在家庭观念、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9.有一种旅途叫“春运”,有一种信仰叫“回家”。每年春节前后我国交通异常繁忙,数以亿计的游子抢票、挤车、辗转数千里,纵然历经千辛万苦,也要回家。这是因为
(
)
①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②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③孝敬父母就是多陪伴父母④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河南淮阳县刘振屯乡白庄村村民王梅荣,41年来含辛茹苦独自—人养育5个儿女、婆家5个弟妹,悉心伺候公婆,撑起一个五代同堂的大家庭。晚辈在她的影响下自立自强,先后出了1名博士、5名硕士和9名学士。她的家庭成为十里八乡文明家庭的榜样。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①“孝”是中国家庭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
②孝亲敬老就是要对父母长辈百依百顺
③良好的家风有利于家庭成员的成长成才
④孝敬父母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1.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
关系,这种关系


①血缘
②婚姻
③抚养
④法律
⑤可改变可选择
⑥不可改变
⑦说不清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⑤⑦
C.
①⑤
D.①⑥
12.初中生明明非常苦恼,原因是他的父母常常斥责他这干得不对,那做得不好。你认为明明苦恼的根源是
(
)
A.父母工作忙没有耐心
B.明明不会做活
C.父母不关心他
D.没有正确理解父母
13.2019年度全国最美家庭揭晓,新疆有22户家庭榜上有名,这些家庭用孝心、爱心弘扬和传承着文明家风。孝亲敬长
(
)
①只是成年人的事情
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④要落实到行动上,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我们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弘扬尊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下列属于弘扬这些美德的有
(
)
①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家务活由家长代劳②成绩考砸了,谎称老师没公布成绩③进出家门,主动和爷爷奶奶打招呼④妈妈住院,主动陪护并安慰妈妈
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5.“城东百尺倚崔嵬,迢递长安载土来。一片夕阳春树绿,慈鸟飞绕定王台。”相传汉景帝时,长沙王刘发担忧远在长安的母亲却不能相见,遂派专人代为探母并将长安的泥土带回,年复一年,带回的泥土堆成了高台--定王台。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①母子之间浓浓的骨肉亲情
②亲人爱的碰撞不可避免
③感恩之情要用行动来表达
④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非选择题
16、中学生小红的父母是下岗工人,文化程度不高,靠卖菜和给别人打工供小红上学,维持生活,小红为此觉得在同学中抬不起头,她强烈希望更换高素质的父母和好的家庭。
结合材料,展开讨论: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是可以选择或改变的吗?
17、
爱的冲突
我真是越来越感到厌烦了。我一出门口,爸爸妈妈就问我:“上哪儿去?跟谁一块儿去?几时回来?”甚至是不准去。
他们会用两个小时在旁监视我收拾好卧室,其实他们只需15分钟就可收拾好,
当我的行为乖张的时候,他们决不替我找托词。
那天明明是李阿姨错怪我了,爸爸妈妈非让我向她道歉。
那天他们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们别放手,他们却说该是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后,他们只是在一旁看。我当时生气极了,没理他们,马上爬起来,骑上自行车,给他们看,这时他们只是咧着嘴笑。
我要和同学出去郊游,他们一直在叮嘱我要注意安全,别单独行动,别丢东西,不许到高处去……
(1)仔细体会材料,是爸爸妈妈不爱我们,还是他们不知道怎样表达爱?是不是他们已经表达了爱而我们没有察觉?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爱的碰撞”?
18、阅读下列漫画,用道德知识回答问题。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漫画《爱之体验》的理解。
答案
1-5BADCA
6-10CDDDC
11-15DDDBC
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是不可选择和改变的。小红的这种想法是不现实,也是不对的。①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不可选择,无法改变。我们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②小红应该认识到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家庭,也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自己的家庭可能很普通,但人是平等的,普通未必不伟大,许多普通人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受到人们的爱戴。父母的职位低,不影响他们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更不是我们自卑、嫌弃的理由。③我们要学会爱父母和家人,努力为家庭做贡献,不应看不起父母、嫌弃父母。
17、(1)父母是爱我们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需要我们察觉和体会。
(2)①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②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③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子之间的碰撞增多了,有时出现紧张,甚至发生冲突。这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④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解析:本题结合我们中学生的现实生活,列举了日常生活中父母与子女的一些矛盾和冲突,设置了两个问题考查我们对这种“爱的冲突”的理解和认识。
18、①“妈妈、涛涛等人做公益”说明他们有社会责任感;或与人为善;②“帮助他人有意义”“曾得到他人帮助,也要回报社会”说明他们能换位思考;或理解他人;③“辛苦了,那么远赶来,对孩子帮助很大”说明承担责任需要付出代价,也可能获得回报和尊重;或关爱他人,给他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