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等差数列知识点一、定义数列若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是同一个常数,则称是等差数列,这个常数称为的公差,通常用表示.即:若(,d为常数)数列为等差数列.等差中项如果成等差数列,那么b叫做与c的等差中项,即.(1)等差中项的性质:若为的等差中项,则有即(2)如果为等差数列,则,均为的等差中项(3)如果为等差数列,则注:①一般情况下,等式左右所参与项的个数可以是多个,但要求两边参与项的个数相等。比如,则不一定成立②利用这个性质可利用序数和与项数的特点求出某项。例如:,可得,即可得到,这种做法可称为“多项合一”【注】两个数的等差中项就是两个数的算术平均数,三个数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三、通项公式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首相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推导过程:(1)归纳法:根据等差数列定义可得:,∴,,,……当n=1时,上式也成立∴归纳得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2)叠加法:根据等差数列定义,有:,,,…把这个等式的左边与右边分别相加(叠加),并化简得,∴.(3)迭代法:∴.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广已知等差数列中,第项为,公差为,则:(从第m项开始为等差)证明:∵,∴∴由上可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用数列中的任一项与公差来表示,公式可以看成是时的特殊情况.三、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中,公差为,则(1)若,且,则,特别地,①当时,.②若,则.(2)下标成公差为的等差数列的项,,,…组成的新数列仍为等差数列,公差为.(3)若数列也为等差数列,则,,,(k,b为非零常数)也是等差数列.(4)若,则.(5)若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可设为;若四个数成等差数列,可设为.(6)如果两等差数列有公共项,那么由它们的公共项顺次组成的新数列也是等差数列,且新等差数列的公差是原两等差数列公差的最小公倍数.注意:公共项仅是公共的项,其项数不一定相同,即研究.四、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公式一:【证明】:①②①+②:∵∴由此得:公式变形:(1)由可得:,作用:在求等差数列前项和时,不一定必须已知,只需已知序数和为的两项即可;(2)由通项公式代入可得公式二:要点诠释:①倒序相加是数列求和的重要方法之一.②上面两个公式均为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涉及到5个元素:、、、及,其中、称作为基本元素.只要已知这5个元素中的任意3个,通过解方程组便可求出其余2个,即知3求2.五、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有关性质(1)若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则数列也为等差数列.(2)连续项的和依然成等差数列,即,,,…成等差数列,且公差为.(3)若项数为2n,则,,,(4)若项数为2n-1,则,,,,(5)若是等差数列,且前项和分别为,则,.(会推导)(6),此性质对任何一种数列都适用.(7)等差数列中,若m+n=p+q(m、n、p、q∈N,且m≠n,p≠q),则.六、等差数列中的函数关系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或常数函数)等差数列中,,令,则:(,是常数且为公差)(1)当时,为常数函数,为常数列;图象是在直线上均匀排列的一群孤立的点.(2)当时,是的一次函数;图象是在直线上均匀排列的一群孤立的点.①当时,一次函数单调增,为递增数列;②当<0时,一次函数单调减,为递减数列.(3)(d,b是常数)是数列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2、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是关于n的一个常数项为零的二次函数(或一次函数)由,令,,则:(,为常数)(1)当即时,,是关于的一个一次函数;它的图象是在直线上的一群孤立的点.(2)当即时,是关于的一个常数项为零的二次函数;它的图象是在抛物线上的一群孤立的点.(3)(其中A,B为常数)是数列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4)若数列的前n项和,那么当且仅当时,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当时,数列不是等差数列.21教七: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问题1.二次函数法:为等差数列(是关于n的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的最值可求二次函数的最值:求出对称轴,再求出距离对称轴最近的正整数k,当时,为最值,是最大或最小,通过的开口来判断.但应注意,最接近k的正整数有1个或2个.注意:自变量n为正整数这一隐含条件.2.通项公式法:求使()成立时最大的n值即可.一般地,等差数列中,若,且,则①若为偶数,则当时,最大;②若为奇数,则当或时,最大.不等式法:求出中的正、负分界项,即:当,解不等式组可得达到最大值时的n值;当,由可得达到最小值时的n值.八、等差数列的判定与证明定义法:或是等差数列;等差中项法:为等差数列;或;通项公式法:通项公式形如为常数为等差数列;即:通项公式为n的一次函数,公差,首项.(可用于选择填空快速判断)前n项和公式法:为常数为等差数列.即:关于n的不含常数项的二次函数(可用于选择填空快速判断)【注意】:(1)若判断一个数列不是等差数列,只需找出三项,使得即可;如果要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则必须用定义法或等差中项法.九、递推关系构造等差数列的常见题型(1)转化为常数,则是等差数列;(2)转化为常数,则(c可以为0)是等差数列;(3)转化为常数,则是等差数列;(4)转化为常数,则是等差数列;(5)转化为常数,则(c可以为0)是等差数列.十、应用问题利率单利问题:如零存整取储蓄(单利)本利和计算模型:若每期存入本金元,每期利率为,则期后本利和为:(等差数列问题).十一、典型例题:例1: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_________思路:由可得:,即。而,所以不是各项为0的常数列,考虑,所以【注】关于等差数列前项和还有这样两个结论:(1)若,则(本题也可用此结论:,从而利用奇数项和与中间项的关系可得)(2)若,则有例2: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若,则_______解:为等差数列,也为等差数列,例3:设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则________思路一:解:思路二:已知,从而联想到可用表示,即,所以等式变为:,所以可得。例4:在等差数列中,,其前项和为,若,则的值等于_______思路:由观察到的特点,所以考虑数列的性质,由等差数列前项和特征可得,从而可判定为等差数列,且可得公差,所以,所以,即例5:已知为等差数列,且前项和分别为,若,则_____思路:,所求可发现分子分母的项序数相同,结合条件所给的是前项和的比值。考虑利用中间项与前项和的关系,有:,将项的比值转化为数列和的比值,从而代入即可求值:【注】等差数列中的项与以该项为中间项的前项和可搭建桥梁:,这个桥梁往往可以完成条件中有关数列和与项之间的相互转化。例6:已知等差数列中,,则此数列前项和等于_______思路:求前30项和,联想到公式,则只需。由条件可得:,所以,所以例7:已知等差数列中,,则的值为___________思路:条件为相邻4项和,从而考虑作差能解出数列的公差:,可得:,解得,考虑,所以例8:等差数列有两项,满足,则该数列前项之和为_________解:,,例9:在等差数列中,,若其前项和为,且,那么当取最大值时,的值为______.思路一:考虑从的项出发,由可得,可得,因为,所以,从而最大思路二:也可从的图像出发,由可得图像中是对称轴,再由与可判断数列的公差,所以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所以在处取得最大值1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