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部编版教材九上第二单元4.2凝聚法治共识学习目标1.了解政府的作用和宗旨。2.知道依法行政的要求、核心和意义。3.坚持厉行法治,明确厉行法治的要求。4.理解道德和法治的关系。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的主体,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的基础,三者共同构成建设法治中国的三根支柱,缺少任何一个方面,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无法实现。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相关链接01探究法治政府学习任务1.政府的作用?政府的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要求?2.法治政府的内涵是什么?怎样建设法治政府?3.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及意义?思考:以下漫画中出现的部门属于什么国家机构?运用经验行政机关(政府)作用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新闻回放思考:结合视频,谈谈你对“人民”二字贯穿今年的全国两会的认识。人民权力来源为人民服务宗旨对人民负责工作要求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知识小结1.政府的作用?政府的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要求?作用权力来源工作要求政府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人们又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服务宗旨探究分享思考:结合视频,探讨法治政府的内涵是什么?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内涵新闻追踪2020.9.4▲《贵州日报》9月6日官方微信通报思考:结合新闻,探讨怎样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做法知识小结2.法治政府的内涵是什么?怎样建设法治政府?做法内涵法治政府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探究分享思考:结合图片,探讨地位、要求、核心?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地位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要求规范政府的行政权。核心探究分享“互联网+督查”平台刚一上线,就引起高度关注,网民称“群众反映问题又多了发声渠道”“国家决策有了顺风耳、千里眼”。一年来,“互联网+督查”平台共收到留言700多万条。经过认真研判,平台对问题线索汇总整理,分门别类进行处理。思考:结合素材,谈谈依法行政意义?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意义有利于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知识小结3.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及意义?地位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意义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利于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02探究厉行法治学习任务1.厉行法治的要求是什么?2.怎样做到厉行法治?3.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如何?探究分享思考:结合漫画说说厉行法治的要求。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要求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知识小结1.厉行法治的要求是什么?要求要求厉行法治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指导方针这一方针既涵盖了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主要环节,又明确了每个环节的重点要求,指导形成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格局。科学立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民守法相关链接严格执法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科学立法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法治相关链接探究分享思考:视频中教科书式的演绎告诉我们什么?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公民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问题、应对风险的能力。政府工作人员品读经典【释义】法律并非从天而降,也非从地下生出,它是在人间发生而来,是合乎人心的道理。意思是说,法律生之于民心所向,也为民所用。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国家思考:从典故中,你悟出什么道理?知识小结2.怎样做到厉行法治?公民政府及工作人员国家厉行法治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问题、应对风险的能力。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新闻回放思考:结合视频,谈谈你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认识。知识小结3.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如何?国家和社会的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01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03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02课堂板书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本科目年级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凝聚法治共识单元第二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九年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意识,培育法治精神,提高法治素养,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能力目标: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作为日常的生活方式,增强厉行法治的能力。知识目标:了解政府的作用、依法行政的要求,知道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重点政府依法行政难点厉行法治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复习4.1知识1.法治的重要性有哪些?2.法治有哪些要求?3.如何正确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导入4.2《凝聚法治共识》识记重要知识培养学生理解性记忆的能力。讲授新课(一)学习目标1.了解政府的作用和宗旨。2.知道依法行政的要求、核心和意义。3.坚持厉行法治,明确厉行法治的要求。4.理解道德和法治的关系。相关链接: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白: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的主体,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的基础,三者共同构成建设法治中国的三根支柱,缺少任何一个方面,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无法实现。知识新授◆探究一:法治政府学习任务:1.政府的作用?政府的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要求?2.法治政府的内涵是什么?怎样建设法治政府?3.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及意义?运用经验,思考:思考:以下漫画中出现的部门属于什么国家机构?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讨论得出:行政机关(政府),并结合图片内容,明确:政府的作用——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新闻回放:思考:结合视频,谈谈你对“人民”二字贯穿今年的全国两会的认识。学生结合视频,讨论问题,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知识小结:1.政府的作用?政府的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要求?探究分享,思考:结合视频,探讨法治政府的内涵是什么?学生结合视频内容,阅读课文,得出: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新闻追踪,思考:结合新闻,探讨怎样建设法治政府?学生认真阅读,思考问题,畅所欲言,得出: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知识小结:2.法治政府的内涵是什么?怎样建设法治政府?探究分享,思考:结合图片,探讨地位、要求、核心?学生认真观看,提取图片中的关键词,在阅读课文基础上,得出:地位——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探究分享,思考:结合素材,谈谈依法行政意义?学生观看素材,思考问题,讨论得出:意义:①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②有利于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知识小结:3.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及意义?◆探究二:厉行法治学习任务:1.厉行法治的要求是什么?2.怎样做到厉行法治?3.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如何?探究分享,思考:结合漫画说说厉行法治的要求。学生结合疫情防控期间的新闻,观察漫画,畅所欲言,得出:要求:①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②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知识小结:1.厉行法治的要求是什么?相关链接:新十六字方针,使学生明确:这一方针既涵盖了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主要环节,又明确了每个环节的重点要求,指导形成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格局。探究分享,思考:视频中教科书式的演绎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观看视频,阅读课文,得出: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问题、应对风险的能力。品读经典,思考:从典故中,你悟出什么道理?学生品读经典,对典故进行释义,阅读课文,得出:国家——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知识小结:2.怎样做到厉行法治?新闻回放,思考:结合视频,谈谈你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认识。学生观看视频,结合课文得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知识小结:3.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如何?学生结合自主学习的任务,阅读课文观看素材,结合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品读经典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此环节为本课的重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除了呈现相关资料,直观展现外,还要求学生进行相关讨论,旨在让学生在讨论中,辨清问题,掌握知识。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在法治、德治方面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板书反思法治政府和依法行政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有点远,因此教师在讲解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可以用现实生活的具体事例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另外,新教材特别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另外,注重时政素材的收集及反复使用,如在讲解“法律与道德关系”时,就再次使用了民法典的素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追求民主价值4.2凝聚法治共识一、单项选择题1.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的《2018年温州市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要点》规定: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除法律法规对办事程序有特别规定的事项外,实现“最多跑一次”100%全覆盖。对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这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改革举措②有利于塑造“人民的公仆”的政府形象③这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措施④这说明温州市尚未推行政务公开制度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2.中国政府网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推行公开透明服务,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这说明()A.我国公民管理国家事务B.保障公民的监督权是我国最重要的事务C.公民只能通过网络形式政治权利D.我国大力推进法治政府的建设3.《关于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的意见》提出:从2019年开始启动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评估认定,树立一批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的新标杆,形成样板效应。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A.需要权力机关科学立法,依法规范政府的行政权B.需要行政机关厉行法治,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C.能杜绝行政权力的滥用,确保各级政府依法行政D.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4.刘某父子因隐瞒入境行程,导致同村600余名村民居家观察,被行政拘留五日。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他们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应受刑罚处罚②他们的行为是漠视他人生命的行为③公民要厉行法治,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④依法行政是对公民提出的明确要求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体现了( )①民法典是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最重要法律②民法典是国家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的成果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法典的立法依据④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法治德治相得益彰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二、综合题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越走越宽广,法治中国前景无限光明。新时代的集号已经吹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大船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扬帆起航。[法治与立法]2019年6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解决疫苗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制度设计中体现了药品领域“四个最严”要求。(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教材知识?[法治与科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新兴技术正在重塑法律服务的形态,“网络化”“阳光化”“智能化”的智慧法院建设在全国各地稳步推进,“智慧司法”正在成为中国特色司法制度的一道亮丽风景。请结合材料,谈谈“智慧司法”会给我国法治建设带来哪些亮丽的色彩?[法治与德治]2019年6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发布特赦令,对九类服刑罪犯予以特赦。对部分服刑罪犯予以特赦是推进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重要举措。从法治与德治的关系角度,谈谈国家对九类服刑罪犯实行特赦的理由。[法治与公民]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执政兴国,离不开法治支撑;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福祉,离不开法治保障。(4)厉行法治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哪些要求?答题方向一、ADBDC二、6.(1)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符合社会公平正义要求;法治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推动法律服务信息公开;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高效、便捷、透明、专业的法律服务;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任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任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任用。(4)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增强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及时举报身边的违法犯罪行为,积极与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人民.mp4 2杭州法治政府建设.mp4 3教科书式.mp4 4.2凝聚法治共识.pptx 4.2凝聚法治共识教学设计.doc 4.2凝聚法治共识课堂练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