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遵守规则 课件(30张PPT)+2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遵守规则 课件(30张PPT)+2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二框
遵守规则
公安
机关
环节一:案件播报
(新课导入)
破坏规则
只会带来伤害
遵守规则
应是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准则
公安
机关
环节二:开庭准备
(自主学习)
01
02
03
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怎样自觉遵守规则?
怎样维护规则?
04
怎样改进规则?
自主学习
教材P26-P31
环节三:案件审理
(合作探究)
01
02
03
04
05
被告1:刘某家属
原告:被害人家属
被告2:公交公司
自由辩论
人民陪审员总结
开庭审理
06
法官宣判
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1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2
社会规则是人民享有自由的保障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应当受到处罚。
法官点拨
被告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严于律己、自我约束,即自律
原告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监督、提醒等外在约束,即他律。
人民陪审员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无论何时何地,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记者采访
自觉遵守规则
1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
2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把规则作为行动的准绳。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
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我们要坚定地维护规则
法官有话说
法官
我们要坚定地维护规则
劝导的技巧:
有“礼”。
劝导他人时最好先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有“理”。
劝导时要晓之以理。最好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有“节”。
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劝导无效时,可以向公共场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映情况。如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要机智地向他人求助,或拔打110报警电话寻求支援。


环节四:案件反思
(重点讲解)
01
04
06
02
05
03
刘某不遵守社会公德、乘车规则
司机没有尽到应尽职责
乘客没有监督、提醒、阻止
公众普遍法律安全意识淡薄
公交公司培训管理制度不完善
公交车驾驶室设计不合理
案件反思












思考:
为了避免类似的惨剧发生,针对存在的“社会客观原因”,你有什么建议?
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



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
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合理性,需要废除
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儿童的平均身高也在增长。根据这种情况,2010年,全国铁路儿童票的身高限制从1.1米至1.4米调整为1.2米至1.5米,即随同成年人旅行的身高1.2米到1.5米的儿童,享受半价客票优惠。
发散思维
你还知道哪些被改进的规则?说说为什么有这些变化?
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



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
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合理性,需要废除
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建言献策
文明合川,人人有责,针对合川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作为合川人民,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
(小组讨论2分钟,派一位作为发言人)
环节五:我的收获
(课堂小结)
遵守规则
一、自由和规则不可分
二、自觉遵守规则
三、维护和改进规则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2、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
课堂小结
环节六:学以致用
(随堂演练)
1.一名17岁学生,为了提高网上的关注度,在网络上发布“高邮与宝应交界处将再次发生较大地震”的谣言。因为涉嫌散布谣言,该学生被警方及时控制并处警告教育。针对这一事件,正确的认识是
(
)
A该学生依法行使了言论自由权,无可厚非
B言论自由在网上是不受限制的
C公民言论自由还未得到充分实现
D自由要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D
随堂演练
2.“美好的人生建立在自我控制的基础
上。”这句话启示我们(

A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需要自制
B自律的作用是有限的
C遵守社会规则需要加强自我约束,增强自制力
D所有的人都会自律
C
3.
网络世界中,人们可以享受到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实现的许多“自由”。这意味着我们


A可以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镑他人
B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盗窃、诈骗、敲诈勒索
C没必要遵守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
D应该外在的规则变成自己内心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D
D
4.在课堂上不能随便讲话,在图书馆要保持安静,在公园游玩不能攀折花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这表明(

①生活处处有规则
②有了规则就失去了自由
③规则制约着我们的行为
④规则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②④
B.①④
C.③④
D.①③
忠实崇尚规则
自觉遵守规则
坚定维护规则
积极改进规则
我承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