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上册考点归纳汇总2.3溶液的酸碱性-酸碱指示剂大盘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上册考点归纳汇总2.3溶液的酸碱性-酸碱指示剂大盘点

资源简介

初中化学 溶液的酸碱性-酸碱指示剂大盘点
一、考点突破
知识点 考纲要求 题型 说明
酸碱指示剂 石蕊试液
酚酞试液 1. 认识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2. 知道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遇到酸碱性溶液的颜色变化;
3. 会用酸碱指示剂识别溶液的酸碱性 选择题
填空题
实验探究题 溶液的酸碱性对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是中考出题的热点,在中考中约占3~10分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遇到酸碱性溶液的颜色变化。
难点:会用酸碱指示剂识别溶液的酸碱性。
考点精讲:
知识点一:溶液显酸碱性的原因
酸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表现出酸性;碱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表现出碱性。
知识点二:酸碱指示剂
1. 定义:遇到酸性或碱性溶液能发生特定的颜色变化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
2.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等。
知识点三:常用的酸碱指示剂遇酸碱性溶液的颜色变化
酸性溶液 碱性溶液 中性溶液
石蕊试液 红色 蓝色 紫色
酚酞试液 无色 红色 无色
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方法 将石蕊试液或酚酞试液滴加到待检测的溶液中,根据试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特别提示】
酚酞试液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都是无色,所以不使酚酞试液变色的不一定是酸性溶液。要区分酸、碱、中性三种溶液,我们一般选用石蕊试液,而不用酚酞试液。
知识点四:石蕊试纸
用石蕊试液将试纸浸透,然后烘干,就制成了实验室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性溶液变成红色 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溶液变成蓝色
【随堂练习】把下列物质溶于水,其水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A. 氢氧化镁 B. 氢氧化铜 C. 生石灰 D. 二氧化碳
答案:C
思路分析:A. 氢氧化镁难溶于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B. 氢氧化铜难溶于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C. 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D.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提分宝典:
【高频疑点】
解密酸碱指示剂与溶液的酸碱性
1. 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酸或碱的溶液。如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说成紫色石蕊试液使盐酸变红,但可以说紫色石蕊试液遇盐酸变红。
2. 酸或碱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酚酞试液变色,但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酚酞试液变色的不一定是酸或碱的溶液,还可能是酸性盐溶掖或碱性盐溶液。如碳酸钠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但碳酸钠不是碱,而是盐。
3. 酸碱性溶液使指示剂变色的原因:是H+离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OH-离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是OH-离子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化学新视角:
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
用品:研钵、量筒、移液管、白布一小块;红色花朵如月季、石蜡红、一串红等,紫萝卜或红萝卜、荠菜、酒精、蒸馏水。
原理:自然界中有些植物的花、叶、茎、根、果实中含有一些植物色素,主要是花青素。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环境中,能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因此,可用来作酸碱指示剂。如月季花等各种红色、紫色、蓝色的花朵、紫萝兰等的叶子,红萝卜、紫萝卜、紫扁豆、海棠果、苹果等的表皮;紫草等的根;杨梅、龙葵等的果实等,都可从它们表皮的浸出液(杨梅取其果汁)做成酸碱指示剂。
方法:
1. 以花瓣为原料的制备法:取新鲜的月季花数朵,去掉花蕊,留下花瓣,先用清水洗净(轻轻冲洗掉花瓣上的尘土)再放入研钵或洁净的瓷碗中,用玻璃棒或洁净的竹筷将花瓣捣成浆状。然后加1~2毫升酒精,再捣几次,使其溶解,并用少量蒸馏水加以稀释(不用酒精直接用蒸馏水溶解也可以,因花青素能溶于水,此处用酒精还有一定的防腐作用),但不宜太稀,以免影响颜色的变化。如汁液过于浑浊,可用小白布把浸出液用力挤出,以滤去残渣,或用离心机分离掉残渣。所得澄清液即为植物酸碱指示剂。
2. 以果皮为原料的制备法:取一只表皮颜色较深的紫红色新鲜萝卜,用清水洗去泥灰,再用小刀把紫红色的表皮小心刮下(不要把肉质带下),放入研钵或瓷碗中,把它捣成浆状,然后加酒精少许,再捣几次,使其充分溶解。以下步骤与用花瓣为原料的制法相同。这样便制得颜色较深的紫红萝卜皮浸出液的指示剂试液,一只200克重的萝卜,一般可制得50毫升左右的试液。
3. 以植物全株为原料的制备法:取半斤荠菜,去长根后洗净,分两次投入500毫升的沸水中氽一分钟,捞出荠菜后,剩下的水溶液经过滤后,所得滤液即为酸碱指示剂了。
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20分钟)
1. 向2mL氨水中滴加5~6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颜色将变成( )
A. 红色 B. 紫色 C. 无色 D. 蓝色
2. 在滴有石蕊试液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加盐酸前后溶液的颜色依次为( )
A. 紫色、红色 B. 红色、蓝色
C. 蓝色、红色 D. 红色、无色
3. 能用无色酚酞区别开的一组溶液是( )
A. 稀盐酸和稀硫酸 B. 石灰水和雨水
C. 纯碱溶液和稀氨水 D. 食盐水和蔗糖水
*4. 欲鉴别澄清石灰水、盐酸和蒸馏水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提供的试剂有:①碳酸钠溶液 ②紫色石蕊试液 ③无色酚酞试液,只用一种试剂可直接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A. 只有① B. 只有③ C. ①或② D. ①或②或③
*5.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NaOH、Ca(OH)2和H2SO4三种溶液,该试剂是( )
A. 碳酸钾溶液 B. 紫色石蕊试液 C. 氯化钡溶液 D. 酚酞试液
*6. 已知氢氧化锂(LiOH)可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下列对氢氧化锂的化学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B. 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C.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 向氢氧化锂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7. 某同学把自制的一种黄色花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试剂 稀盐酸 食醋 蔗糖水 蒸馏水 肥皂水 烧碱溶液 石灰水
颜色 红 红 黄 黄 绿 绿 绿
请分析上表,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花汁   (填“可以”或“不可以”)作酸碱指示剂。
(2)蚊子叮咬人时射入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使皮肤红肿、痛痒,要缓解这种症状,简易可行的办法是在叮咬处涂抹上述试剂中的   。
(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和小苏打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写出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石灰水暴露于空气中易变质,写出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8. 实验小组的同学研讨初中常见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其操作及部分现象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水溶液呈___ _性(填“酸”、“中”或“碱”)。
(2)气体B的化学式是 ,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溶液C中的溶质可能是 ,③中产生浑浊现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溶液D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⑤中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实验最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指示剂除外)。
答案:
1. D 解析:氨水是一种弱碱,它能使石蕊试液变蓝。
2. C 解析: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遇酸变红色。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呈现蓝色,加入盐酸会不断消耗碳酸钠,直至反应完全,溶液呈中性,再滴加过量盐酸溶液呈酸性,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 B 解析:A. 盐酸和硫酸都显酸性,酚酞在酸性的液体中不变色,不能鉴别;B. 石灰水显碱性,雨水显酸性,酚酞遇碱变红色,遇酸不变色,可以鉴别;C. 纯碱和氨水都显碱性,都会使酚酞变红色,不能鉴别;D. 食盐水和蔗糖水都显中性,不会使酚酞变色,不能鉴别。
4. C 解析:碳酸钠溶液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遇盐酸产生大量的气泡;遇水无变化。①可以。紫色石蕊试液遇澄清石灰水变蓝;遇盐酸变红;滴入水中无明显变化。②可以。无色酚酞试液遇酸和水无变化,遇碱变红。③不可以。
5. A 解析:A. K2CO3溶液与NaOH不反应,与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与H2SO4反应有气泡生成;B. 紫色石蕊试液遇Ca(OH)2和NaOH两种碱性溶液都变蓝色,遇H2SO4变红色;C. BaCl2溶液与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而与NaOH和Ca(OH)2不反应,没有明显现象;D. 酚酞试液只能检验碱性溶液,而NaOH和Ca(OH)2都是碱性溶液,遇酚酞都变红色,故无法一次性区别。
6. C 解析:本题是将熟悉的氢氧化钠的性质迁移到氢氧化锂中,已知氢氧化钠是一种碱,其溶液呈碱性,故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C错;其余选项所述的现象都对。
7.(1)可以 (2)肥皂水 (3)NaHCO3+HCl═NaCl+H2O+CO2↑ (4)CO2+Ca(OH)2═CaCO3↓+H2O
解析:(1)由于稀盐酸、食醋显酸性;蔗糖水、蒸馏水呈中性;肥皂水、烧碱溶液以及石灰水呈碱性,而从表中的颜色变化可知:该花汁遇到酸、碱以及中性溶液均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故可以作指示剂使用;
(2)由于蚁酸呈酸性能导致皮肤红肿、痛痒,故要消除症状应该涂抹碱性物质,所以应在肥皂水、烧碱溶液和石灰水中选择,而烧碱溶液和石灰水均对皮肤具有腐蚀性所以不可选,因此应该涂抹肥皂水;
(3)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胃酸主要是盐酸,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4)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从而导致溶液变质,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8.(1)碱 (2)CO2 2NaOH+CO2=Na2CO3+H2O
(3)Ca(OH)2 Na2CO3 +Ca(OH)2=CaCO3↓+2NaOH(其他答案合理均给分)
(4)Na2CO3+2HCl=2NaCl+H2O+CO2↑ (5)NaCl、HCl
解析:(1)石蕊试液遇到酸性物质变红色,遇到碱性物质变蓝色,故A的水溶液呈碱性;
(2)气体B的化学式是CO2,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 +H2O;
(3)溶液C中的溶质可能是Ca(OH)2;③中产生浑浊现象的原因是:Na2CO3 +Ca(OH)2=CaCO3↓+2NaOH;
(4)溶液D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⑤中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
(5)实验最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HCl。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