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胜哥课程第2节细胞(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要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需要转镜反光镜D物镜转换列镜头的组合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红使用故战使左使5,要把比移到甲0动下方列是关于显微镜的操作,其中属于“对光是AB为物镜镜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使视野咆数目最多,显微镜1、4、6D26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前一项的,这四组的光调节视野的大反光镜一一调节物像的大C.转动转换器一一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的物像更清晰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装片时,如果日镜不变,而物镜换成“10×”,这时视野内细胞大小和数目的变化变大,变多变小,变多变大,变变小,变列是关于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图甲是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要将图甲转换成图列操作顺序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载玻片②③④C.⑤④③④⑤①③③)()“胜哥课程张同学在操作显微镜时,双眼注视镜头,如图其为调节光圈得视野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C.使镜筒缓慢上升以寻找清晰物像D.将观察对象移至视野中央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调节显微镜的-(A.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C.反光镜D.遮光要观察“上”字的装片成了对光、放片两个步骤后,用低倍镜寻找物像时,向后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该进行的一步操作是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看着目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继续寻找物像在使用显微镜过程碎玻片的现象发生,下表是对不同学习小组玻片压碎情况及原因的调查统则通过此表归纳出的玻片压碎原因应为组别操作一组三组四组五组结构低高倍镜高高高镜筒状态下落时反复中,下落时下落时下落时反复中,下落时栏/细准焦螺旋镜头、镜筒下落、粗准低倍镜升、细准焦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D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13连线题: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a稳定显微镜b手握镜的部镜座c接近被观察物体的镜头物每玻片标本放位粗准焦螺e能使镜筒迅速升降的结构载物光线较强时光圈光线较平面镜调节通光孔进光量(共33张PPT)第二课时显微镜的使用(二)细胞学说1.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3.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一、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一)细胞发现史1665年胡克发现细胞1831年布朗发现细胞核施莱登和施旺及魏尔啸“细胞学说”(三)细胞大小与形状不同的细胞,大小差别很大,形态千姿百态。复习:动物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叶绿体:保护、控制物质交换:含有遗传物质;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支持、保护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含有细胞液。:含叶绿素,是光合作用场所。植物细胞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是细胞的基本结构。(四)细胞的结构学习使用显微镜,应先了解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和基本操作方法。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常用工具是。显微镜载物台载玻片压片夹物镜目镜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通光孔遮光器光圈光圈是遮光器上的圆孔,大小不同以控制通过的光线强度。载物台通光孔通光孔是载物台上的圆孔,只有一个。载物台遮光器光圈反光镜物镜一、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目镜镜筒物镜载物台遮光器通光孔反光镜镜座压片夹镜臂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物镜转换器放大物像连接目镜和物镜放大物像放玻片调节通光量光通过的孔反射光线升降镜筒升降镜筒调换物镜握镜部位固定玻片稳定镜身镜柱连接镜座和镜臂二、显微镜的使用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1.取镜:(一)取镜和安放2.安放:镜筒在前,镜臂在后,显微镜放在靠近光源、身体前方略偏左的实验台上。安装好目镜和物镜。(轻拿轻放)仔细观察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上面写着什么?其中10为物镜的放大倍数;0.25为数值孔径;160为镜筒长度单位是mm;0.17为盖玻片的标准厚度(单位mm)3.看形识镜:目镜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短,放大倍数。大放大倍数4.长短知倍数:放大倍数物镜短,放大倍数。小放大率(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当选④①组合时的放大倍数=2.5×10=25左眼对着目镜同时调节反光镜,使视野中出现明亮的圆形。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大光圈对准通光孔;(二)对光(三)放片、调距。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眼睛注视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向外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标本为止,但不要碰到载玻片。调(焦)距:然后用左眼向目镜内注视,右眼也睁开,同时向内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四)观察左眼通过目镜观察标本,右眼同时睁开,负责记录和绘图。先用低倍镜观察到清晰的像,再用高倍镜进行观察。(五)整理(1)拿掉标本,上升镜筒,物镜呈“八”字形朝前,再下降镜筒。(3)取出目镜,用擦镜纸擦拭镜头。(2)关掉遮光器,垂直反光镜。(4)将显微镜装入箱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安放2.对光3.放片4.调焦5.观察6.整理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目标】1.认识显微镜的结构,知道各结构的操作方法。2.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并学习绘制显微图。3.体验工具和技术对科学观察所起的作用。【实验器材】显微镜、“上”字载玻片、铅笔、头发、纸片、线、透明塑料尺。【实验过程】一、认识显微镜结构。目镜镜筒物镜载物台遮光器通光孔反光镜镜座压片夹镜臂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物镜转换台1.取镜2.辨认结构3.观察目镜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目镜短,放大倍数大4.观察物镜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物镜短,放大倍数小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当使用“10×”的目镜和“40×”的物镜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倍。4001.安放:将显微镜放置在接近光源、靠身体前方略偏左的地方,镜筒在前,镜臂在后。2.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用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必须睁开,以便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同时调节反光镜,使视野中出现一个明亮的圆形。二、练习使用低倍显微镜。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等过程。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1)将写有“上”字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上”字正对通光孔。3.放片、调焦(2)眼睛注视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3)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要求右眼睁开,并慢慢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看到“上”字的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继而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按箭头所示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按箭头所示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待左眼看到物像后改用细调。(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____×____=____。4.观察(1)请把观察到“上”的物像用铅笔画在旁边的圆圈内。(3)继续观察:慢慢把玻片向前移,所看到“上”的物像向_____移动。(2)继续观察:慢慢把玻片向左移,所看到“上”的物像向______移动。放大的倒立的像。后右上540200(上下、左右都相反)三、观察一些实物。将准备好的头发、线、纸片、透明小塑料尺等实物分别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上,再把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并用铅笔画出观察到的结果。1.要改变显微镜中视野的亮度,可调节显微镜的什么结构?怎样调节?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显微镜的什么结构?为什么?3.慢慢移动载玻片时,可发现目镜中物像的移动方向跟载玻片的移动方向______(填“相同”或“相反”)。这说明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原物的_______(填“正像”或“倒像”)。相反倒像答:可以调节反光镜。要想让视野变暗,可用平面反光镜或小光圈;要想让视野变亮,可用凹面反光镜或大光圈。答:眼睛看着物镜镜头。防止物镜镜头压到玻片。讨论:小结:1.目镜和物镜:放大作用。它们的放大倍数标在目镜和物镜上,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2.镜座:马蹄形,稳定镜身。3.镜壁:提握镜身。4.反光镜:一面为平面镜,反面为凹面镜,都可采集光线。光线太强用平面镜,光线太弱时用凹面镜。5.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大。6.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小。7.镜筒和物镜转化器:镜筒上可安放目镜,下端有一个可以转动的圆盘,就是物镜转换器。转换器上的圆孔可安放物镜。8.载物台:放玻片的地方,中间有通光孔。9.压片夹:固定玻片。10.遮光器:载物台下面的圆形版,板上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做光圈。11.倾斜关节:可使显微镜略微向后倾,便于观察。12.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1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乘以物镜放大倍数。14.显微镜成的像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15.载玻片的移动方向与像的移动相反。所以,要使像向左移动,则物要向右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及操作步骤.mp4 微课七上第二章第2节 细胞(2).pdf 微课七上第二章第2节 细胞(2).ppt 微课七上第二章第2节 细胞(2)练习.mp4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及原因剖析.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