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湘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此次线上教学和本班学生学习情况,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学科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二、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整体学习兴趣高,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比较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们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三、教材分析及编写特点:本册教材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围绕“声音”、“消化与呼吸”、“影子的变化”、“地球与月球”、“运动与力”、“我们的小车”六个主题单元,设计了多个活动。“声音”:根据发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引导学生辨别声音的强弱高低有什么不同,从而思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通过观察声音的发生特点研究观察声音强弱和振动的关系,组织学生调查噪声的来源与危害。“消化与呼吸”:通过认识消化器官,学习胃,大肠小肠的作用。通过认识呼吸器官,学习呼吸的形成,比较吸进和呼出的不同。引导学生要呵护呼吸,消化器官健康。“影子的变化”:通过观察、描述、游戏、实验、测量、统计分析等活动,引领学生发现影子形成的条件。通过实验活动记录观察一天中阳光下竖直物体的影子的变化。“地球与月球”:通过学习人类对地球形状的猜想与假设,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不断地求证的求证精神,激发学生对学习外太空知识的兴趣。通过学生自主查找相关资料,学习了解月球。“运动与力”:首先在帮助学生建立运动时相对的的概念;然后指导学生认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再通过活动比较快慢,并会用计算速度的方法,比较快慢。最后通过实验学习测量力的大小,了解摩擦力的基本知识。“我们的小车”:组织动手设计制作小车,明确制作小车的要求。制作成功后进行试车及赛车活动。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声音、消化与呼吸教学难点:影子的变化、运动与力五、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六、具体措施: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七、教学进度表:周次教材内容第1-3周第一单元:声音第4-5周第二单元:消化与呼吸第6周国庆放假第7-10周第三单元:影子的变化第11周期中测试第12-14周第四单元:地球与月球第15-17周第五单元:运用与力第18-19周第六单元:我们的小车第20-22周总复习第23周期末测试八、期中期末安排期中:11月中旬期末:1月下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