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2、过程与方法:(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具有初步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2)通过进行简单的测量,具有使用简单测量工具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2)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3)培养学生善于利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勇于探索科学实践的进取精神。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测量时间和长度的多种途径。教学难点: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怎样进行时间和长度的准确测量。教学方法:讨论法、实践法教具准备:计时工具:电子表、停钟、机械表等;测长度工具:直尺、皮卷尺、游标卡尺、课件引入新课:展示卷尺和钟表,这些器材是用来干什么的?问什么要使用它们?新课教学一、单位:阅读15页科学世界了解国际单位制的作用:测量——标准——就是单位——为方便国际交流——国际单位。1、单位定义: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单位。2、国际单位制:国际计量组织制定的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它们选取的自然界中比较稳定的事物作为标准,叫国际单位制。3、我国法定单位用国际单位制。那么,长度和时间测量的仪器和单位是什么呢?阅读课本第一页要知道物体的大小等,凭感觉是不准确的,所以需要用仪器测量。一、长度的单位:(1)长度单位及其符号及单位间进率。国际单位:米(m)国际上对标准“1米”的规定: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内所经路径的长度定义为1米。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大单位化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了解人体身上的米、分米、厘米1km=1000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00μm1μm=1000nm练习:1.3×10-2cm=μm110cm=m28m=mm50mm=dm(2)阅读课文第13页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或物体间的距离。同时把纸的厚度化成毫米、人的头发直径化成微米。补充了解一些常见物体的大约长度:旗杆的高度约7m房间的高度约3m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1m课桌的高度约80cm普通的杯子约1dm我们的拇指甲宽约1cm练习:填出单位:米易到普威的距离约36;初中男生身高约17;一张纸的厚度约0.1。二、长度的测量:引:观察课本图1.1-1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请大家说出你还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有哪些?课件展示:2、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皮尺、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初中生常用测量工具:刻度尺请同学们用你的刻度尺测出你的课本长、宽,你觉得在测量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选尺: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是越精确越好。例如:现有卷尺(分度值1cm)和游标卡尺(分度值0.1mm)根据需要选择测量下述物体所用的工具:测量跳远长度需用卷尺;测量铜丝的直径需用游标卡尺_。(2)会认:认清单位、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指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分度值越小,精确度越高)。(3)会放:刻度尺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注意课件展示的正确放法。但注意同学们用的尺子该怎样放。(4)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课件展示:注意正确的看尺子的方法。(5)会读: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果没有要用“0”占位。课件展示:练习读刻度尺。(5)会记:由数字(准确值和估计值)和单位组成。一个正确的记录的数,倒数第一位是估计值,前面为准确值,是从刻度尺的刻度上读出的,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为刻度尺的分度值。课件展示:练习读数。下列两例共选择:例1、我们测量一个物体长为13.235分米,估计值是,准确值是。使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例2、使用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刻度尺测同一个物体的长度,下列记录正确的是()。A、12.125㎝B、12.12㎝C、12.1㎝想一想:如何测出一张纸的厚度?铁丝的直径,乒乓球的直径,地图上上海到北京铁路线长与同学交流,确定自己的方案:探究: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放在硬币下进行测量,直径的位置难以判断,会使测量不准确。只能用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4、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1)辅助工具法:此方法主要可用来测圆形物体的直接,圆锥体的高等。注意:三角板直角的一条边必须与刻度尺重合。(2)化曲为直法:测较短的曲线,可以用一根细线沿着曲线绕,然后展开即可。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测较长的曲线例如运动场的跑道。可以用已知周长的铁环等滚动来测。(3)累计法:测纸厚,细铜丝直径等。注意课件上的展示。细铜丝直径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捋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d=l/n。三、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及换算:时间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常用时间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单位换算:1h=60min=3600s1min=60s2、时钟的发展:自学科学世界课本13-14页问题、我们现在常用的计时工具主要有那些?现在常用的计时工具有:时钟、表、停钟、秒表等。实验室常用:停钟、秒表3、介绍停表和秒表的使用:请你仔细观察课本中的秒表:(1)大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是分度值是。(2)小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是分度值是。实际上,我们人体自身就有时间表,可以粗略知道时间,请问你们知道是什么吗?4、人体表:脉搏、心跳试一试: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与宽,然后与其他同学对一对,你发现什么?练习:用直尺测出物理课本的长记录:请几位同学写在黑板上。练习:请几位操作停钟比较熟悉的同学,各拿一个停钟,教师喊开始按下它,使它走动,喊停止时让它停止工作,读出这段时间,记录下来。提问:从上述记录数据,你发现了什么?(不同的同学记录结果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这是为什么呢?阅读课本14页。四、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2、产生的原因:(1)估读造成的误差。(2)仪器本身不精确或实验方法及其实验环境温度、湿度等。3、任何测量都有误差,误差不能避免,但可以减小。4、减小误差的方法:(1)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由于估读造成误差。(2)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5、错误与误差的区别: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五、小结:六、课堂练习:图1图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